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治療耳鳴的方法


老中醫治耳鳴的方法

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耳門。如此6次,連做2~3天,治療時要心情淡然清靜,方能奏效。

屏氣法

定息靜坐,咬緊牙關,以兩指捏鼻孔,怒目睜大眼,使氣進入耳竅,至感覺轟轟有聲為止。每日數次,連做2~3天。

咬牙切齒法

耳鳴時咬牙。右邊耳鳴,咬左邊牙;左邊耳鳴,咬右邊牙;兩耳齊鳴,咬兩邊牙。

鳴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將兩手掌搓熱後按緊兩側耳廓,手指併攏貼於頭頂或枕部,食指疊在中指上,然後食指用力滑彈枕部或頭頂,以聽到有鼓鳴音為好,每次彈20~40下。

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後,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後感覺耳部發熱,面部、頭部也會有發熱的感覺。

平常可以按摩按摩耳朵,需服用藥物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

中醫辨證分析耳鳴:

1、脾虛失運:脾虛氣血生化不足,經脈失養,見耳鳴日久,鳴聲或強或弱,伴精神不振,短氣乏力,納差腹脹,大便不實:頭暈目眩,舌淡苔薄白,舌體胖有齒良,脈沉緩或沉弱。治宜健脾益氣,用本草通竅東加白芍、菖蒲、遠志、川芎、葛根、白芷。

2、腎陰不足:腎開竅於耳,腎陰不足,虛火上炎,鳴聲如蟬,入夜尤甚,伴腰膝無力,五心煩熱,或盜汗失眠,咽乾口苦,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補腎,用本草通竅東加女貞子、旱蓮草、桑椹、製首烏。

3、肝血虧虛:多因氣血化源不足,或失血,或久病耗傷陰血,見耳鳴如蟬,神疲乏力,脅脹隱痛,失眠多夢,目澀流淚,視物昏花,頭目眩暈,舌淡苔少,脈沉細。治宜滋肝養血,用本草通竅東加木瓜、酸棗仁、天冬、黃精、甘草。

4、風熱侵襲:多由外感風熱,或風寒鬱久化熱,侵襲肺衛所致,見一側或雙側耳鳴,伴鼻塞流涕,咳嗽,咯痰而黃,頭痛發熱,心煩口渴,耳閉悶脹,舌紅苔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用本草通竅東加知母、生石膏、瓜蔞皮、黃芩。

5、痰火上擾:素體痰濕較多,或嗜食肥甘厚味,痰濁內生,日久化熱,上擾清竅。見耳內轟鳴,聽力下降,耳閉而悶,頭昏而沉,胸脘痞滿,嘔惡少食,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滌痰清火,用本草通竅東加黃芩、黃連、鬱金、瓜蔞皮、桔梗。

6、瘀血內阻:情志不遂,或外傷,或氣滯血瘀,清陽不升,致清竅失養而耳鳴突發,伴頭昏頭痛,乏力氣短,或寒熱交作,舌苔薄白或黃,質暗或有瘀斑,脈沉或澀。治宜行氣活血,方用本草通竅東加鬱金、葛根、秦艽、白芍、桑椹、女貞子。

7、肝陽上亢:多因肝陰不足,陽氣過旺,上阻耳竅所致。見耳鳴時輕時重,伴頭痛頭脹,脅脹口苦,噯氣嘔惡,兩目乾澀,心煩失眠,急躁易怒,大便秘結,舌紅苔白或黃,脈弦。治宜平肝潛陽,用本草通竅東加黃芩、炒梔子、合歡皮、瓜蔞仁、牡丹皮。

8、腎陽虛弱:先天稟賦不足,或操勞過度,或久病遷延。見耳鳴時作,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尿多清長,倦怠乏力,納少便溏,或陽痿遺精,面色白,用本草通竅東加舌磁石、芡實、桑寄生、仙茅。
點擊此處,馬上進行在線專業解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