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燥」不適怎麼辦?各種策略解決「皮膚乾裂」等問題

入秋以後,氣候逐漸轉涼,秋高氣爽的同時,「秋燥」的困擾也隨之而來。由於氣候特點,人體會產生諸多不適。

秋燥帶來5種不適

皮膚、口腔、鼻腔都有明顯的乾燥感,以及眼乾、咽乾腫痛、乾咳等不適,都可能跟秋燥有關。
針對不同的問題,專家分別給出了應對策略。

皮膚乾裂

注意保濕

皮膚在乾燥環境下易瘙癢甚至皸裂,這時首要的是補水。手提包裡建議帶上一瓶保濕噴霧,時常噴一噴皮膚,保持濕潤。

沐浴後,應及時塗抹身體保濕乳液,減少水分丟失。

口乾舌燥

少量多次喝水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丟失水分,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輕體力勞動者女性每天飲水至少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要少量多次,不要「牛飲」或等口渴了再喝。

傷春悲秋

多曬太陽

進入秋天,人們目睹花草枯萎、秋葉飄零的景象,心中常會湧起悲秋之感。悲秋會損傷肺氣,對機體免疫功能造成損害,注重精神調節至關重要。多曬太陽可減少季節對精神的影響。

咽乾咳嗽

少吃蔥薑蒜

秋燥易傷津液,出現口鼻乾燥、便秘、皮膚皸裂等癥狀;且秋燥容易傷肺,出現咽乾、乾咳等問題。飲食應以滋陰潤肺、防燥護陰為主,可多吃梨、百合及綠葉蔬菜,少吃辣椒等辛辣之物。

秋乏

勞逸結合

民間有句老話,「夏過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接之後,人極易倦怠、乏力等,導致脾虛、胃虛、氣虛,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消耗的保護性反應。此時應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爬山。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儘可能保證夜間睡眠充足,並堅持午睡,做到勞逸結合。

小方法可解決乾燥難題

「洗」

用35~38℃左右的溫水洗澡,能夠進行很好的全身潔膚、護膚,洗澡水溫過熱會加重皮膚瘙癢癥狀。

「穿」

皮膚表面毛細血管收縮,缺乏水分滋潤而顯得乾枯,尤其是女性嬌嫩的皮膚一旦受損,需要3~6個月方能恢復,所以,秋風起時要注意穿好長衣長褲,皮膚少暴露在外面。

「塗」

入秋後洗完澡也應進行護膚,油性皮膚的人可趁皮膚濕潤毛孔張開時,在易乾燥的地方塗上水包油型的乳劑等;皮膚乾燥的人可以用滋潤性較強的霜劑、軟膏等塗在手指、手肘部、膝部、後腳跟、臀部等易乾燥的部位,使用時可多按摩一段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