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也談996:努力工作不應該視為代價

編者按上班工作的時候,你會覺得難熬;下班、周末休息的時候,你會想著又要開始漫長的工作時間了。其實你的下班、周末、假期也會過得不開心,你會在心裡想著說,明天又是周幾,還要上多少天班。

當你把人生分為工作和生活時,這種“一分為二”的對立狀態會持續折磨著你。那些說:我希望工作和生活分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感覺?

文|耕叔,原載於耕叔說錢(ID:RichuncleGeng)

前幾天,馬雲和劉強東同時發聲談996。阿里巴巴官方號發布了《馬雲談996》,劉強東在朋友圈發了《地板鬧鐘的故事》。

我們能感受到做老闆的不易,以及即便如此成功,仍然充滿了極大的不安全感。

擔心引起極大的爭議、過於刺耳,馬雲又在微博上補充:我想年輕人應該有機會聽到真話。

不過耕叔這篇文章,既不是維護996、也不是抨擊996的,而是聊聊,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工作?

因為如果不能正確看到工作問題,即便不是996,一天隻工作6小時,你也會覺得痛苦無比。如果能夠正確看待工作,工作多長時間都不會認為是一種負擔。

耕叔想聊的是,如何提升你人生的幸福感,真的。談的都是科學,而不是口號。

1

努力工作不應該視為幸福的代價

馬雲在文章中說:

“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價,有一天才有可能有回報,你不付代價,你是不可能有回報的。

“我們公司很辛苦,我們沒有騙過大家,我們沒有跟大家講過公司很舒服。

耕叔是不讚成從小就聽到長輩絮叨的:回報需要付出代價、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就像小時候教室裡張貼的,學海無涯苦做舟。這種教化,極大的影響了一個人一生的幸福程度。

什麽是代價?泛指為達到某種目的所耗費的物質、精力,或所作出的犧牲。

什麽是辛苦?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艱難困苦,很疲倦的感覺。現多指工作和勞作的感受。不要和我談理想,我的理想是不工作。

反正都不是什麽好的詞匯,偏消極。

犧牲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他的內心是委屈的,他會覺得自己特別不容易。

辛苦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他工作的出發點本身就錯了,從心理和生理層面,他覺得不工作才是輕鬆的、愉悅的。

這本質上都是一種受害者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長期會背負著很大的包袱。即使人生再成功,他也不覺得幸福。所以才有馬雲的:月薪三四萬最幸福,以及悔創阿里。

耕叔這麽斷定,原因是背後是有心理學原理支撐的: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意識的時候,他就將決定你的命運,這是心理學大師榮格的觀點。

如果你的潛意識當中根本不相信:工作是可以很輕鬆,很愉快,幸福不需要付出犧牲的代價,工作也不是艱難困苦,那你就沒辦法做到享受。

當你在潛意識裡認為:996是辛苦的,回報需要付出代價的,這些意識一直影響你時,你可能就會用行動去證明996是辛苦的,用行動去證明回報要用代價去交換,會去自我憐憫。

你真的會驗證自己潛意識裡的不容易,真的會付出各種代價,以及會感覺到很疲倦。

這種意識的產生,深層次原因可能是老一輩人,物質匱乏導致安全感極低,然後不斷的傳遞給下一代人。成功了,甚至都對自己的成功不踏實,不斷的把自己搞得更苦逼。要不怎麽馬雲會提及他昨晚1點睡覺,劉強東會說8116+8呢?有內心安全感的人,從來不會舉自己努力的例子,去號召員工努力,不需要說的。切記,永遠也不要和下屬比努力。

如果工作輕鬆、學習愉悅,而且你又取得了很好的成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你甚至都會自我懷疑,懷疑獲得的真實性,同時又害怕失去。

耕叔早期是有過這種體會的,成績好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麽辛苦,我就會懷疑,下次會不會同樣取得好成績。被學海無涯苦作舟幾乎誤導了整個求學的階段,甚至產生了自我受虐心理,每次考試時故意裝得很苦的樣子,是對自己的罪過啊!

2

重新認識工作的意義

當你把努力工作視為代價,這同時也是一種交換心理,是一種交易性思維。

背後隱含著“不得不”,我不得不工作,我沒得選。事實上,這是一種回避責任的體現,習慣於把自己扮演得非常委屈。

如果只是把工作當作你謀生、維持家庭生活的一種實現手段,你永遠都會覺得不幸福,在沒有實現更高的目標時,你會痛苦;在實現了之後,你會覺得無聊,實現或不實現,都沒有幸福感。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上班工作的時候,你會覺得難熬;下班、周末休息的時候,你會想著又要開始漫長的工作時間了。其實你的下班、周末、假期也會過得不開心,你會在心裡想著說,明天又是周幾,還要上多少天班。

當你把人生分為工作和生活時,這種“一分為二”的對立狀態會持續折磨著你。那些說:我希望工作和生活分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這種感覺?

因為按階段劃分的人生,某個時間段的主要任務是工作,那麽,工作以外的事,你會不會認為是干擾?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主要目標是工作,覺得家庭好煩、孩子好煩?

如果不按階段、時間段劃分,那工作、家庭、交往,這些都應該是重點,這一切都是你的人生,你需要無分別心,同時照顧好他們。遇到什麽問題,要能夠不慌不忙,在禪宗裡,這叫保持正念。做事情的時候專注於做事情本身,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奮鬥並且享受每一片刻,享受人生。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不要把人生分為“工作”和“生活”,不要分為“不停的工作”和“退休後生活”,不要分為“工作日工作”和“周末生活”,或“沒錢時工作”、“有錢時生活”這兩種選擇模式。

應該改變對工作的認識,改變對工作的態度,《第3選擇》一書中說到:每個人都應該過“第3選擇”的人生,“既可以做出貢獻,同時還能享受人生”,工作和享受人生不是涇渭分明的。把工作當作一種使命,選擇奮鬥,同時也選擇了享受。

而不是馬雲說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但卻內心上認為是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努力的代價。

無分別心的對待工作、生活,把每一項都當作人生的一種體驗、當作提升自我的一種修行方式,享受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片刻,就沒有996的區別。加班的時候,保持正念,體驗加班的感覺;上班的時候,把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和挫折都當作修煉自己的機會,把工作當作一種修行,而且是愉悅的修行。

對了,工作是一種修行,是稻盛和夫說的,作為最傑出領導者的稻盛和夫,永遠都是用行動做標杆,話語是循循誘導的,永遠充滿了慈悲心、愛心,用愛去感化,而不是批評人,骨子裡瞧不起你們這群不付出代價,還想收獲更多的人,這就是馬雲、劉強東和稻盛和夫的差距吧。

耕叔常常用稻盛和夫作為自勉、自省,用愛和慈悲感化他人,期待大家把工作當做自己主動的選擇,而不是痛苦的被動的不得已的行為。

工作本身也可以成為幸福的來源,甚至就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對立的去看待,更不是付出的代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