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之家股東疑雲暴露網貸風控先天不足

來源:證券日報

  隨著7月26日晚間上市公司珈偉股份回復深交所問詢,網貸平台“投之家”背後公司主體的股權變動疑雲也終於掀起一角。

  一方面,投之家宣稱獲上市公司母公司灝軒投資的投資;另一方面,灝軒投資疾呼“被股東”,稱此前僅參與簽訂過代持協定,未實際入股,對在工商登記資料中成為投之家股東毫不知情,並呼籲投資者理性維權。

  灝軒投資回應:

  未對投之家實際投資入股

  7月14日,深圳市警察局南山分局以“涉嫌集資詐騙”對投之家進行立案調查。

  根據投之家網站資料,投之家平台公司全稱為深圳投之家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份,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部門,已獲國家資訊安全等保三級證書,並接入銀行存管系統。投之家因與網貸行業內最大的門戶網站網貸之家關係密切,而被認為是“最不會倒掉的平台”。因此,此次投之家平台項目逾期格外受關注。

  但在投之家平台被調查的背景下,其在出事前一個月獲B輪融資的資訊卻因各方說法不一而更受關注。6月15日,投之家宣稱獲得4.09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上市公司珈偉股份母公司。投之家稱後者以2.11 億元收購原股東35.24%的股權,同時通過增資1.98億元,獲得 19.76%股權,直接或間接持有投之家總共 55%的股權,獲得平台控股權。公開資訊來看,珈偉股份母公司為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灝軒投資”),持有珈偉股份10.51%股份。

  《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天眼查及企業工商登記資訊後發現,投之家在6月15日發生多起工商資訊變更,其中在投資人一項中新增“灝軒投資”,出資比例為35.24%。而在投之家風險爆發後,珈偉股份公告稱,股東灝軒投資被變更為投之家股東工商登記之事宜,“整個變更過程灝軒投資毫不知情”。

  7月26日晚間,珈偉股份回復深交所問詢,披露了灝軒投資對“被股東”一事的回應。根據公告的說法,2018年6月初,灝軒投資與上海芯璽通訊設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芯璽”)簽訂合約,由後者對灝軒投資提供借款,同時灝軒投資幫助第三方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代持投之家49%股權。隨後灝軒投資將蓋好章的《借款合約》、《股權代持協定》交給上海芯璽,但未收到蓋好章的《股權代持協定》。珈偉股份稱,在以上商議借款過程中,灝軒投資稱其從未對投之家實際投資入股,雙方亦未明確商討過股權變更登記等具體事宜。

  而在6月底,灝軒投資得知在工商資料中自己變成持股投之家35.24%的股東後,遂要求中間人糾正該資訊,並於7月12日協商歸還借款並結束代持。公告稱,投之家相關人員雖答應灝軒投資7月13日進行股東變更,但因投之家核心管理層失聯或被警察機構控制,導致至今仍無法實施該股東變更事宜。隨後,灝軒投資經辦人前往深圳工商部門調取存檔的變更資料,發現資料上並無灝軒投資法人或者授權人的簽字,只有公章。灝軒投資已請律師核實進行工商股權變更的辦事流程與所需相關檔案,並委託具有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對該等公章予以鑒定。

  轉向資訊中介

  為必由之路

  目前,投之家已被深圳市警察局立案調查,儘管其目前股權變動充滿疑雲,但隨著調查推進,相信會逐步水落石出。

  不過,從目前曝光的資訊來看,在投之家股權疑雲背後,公司業務與股東之間並未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如運營團隊被股東要求大量發行由股東推薦的標的,這被認為是投之家風險暴露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網貸平台多為信用中介,在防範風險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司股東及管理層自律。因此,股東及管理團隊的素質、對金融的理解是平台風險重要影響因素。

  2015年《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頒布,對互聯網金融機構提出了“資訊中介”的頂層設計要求。今年6月份,中國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只有嚴格把自己定義為資訊中介的P2P平台才能“留下來”。“P2P想要生存下來,必須定位於資訊中介撮合的定位,不能把P2P搞成信用中心,不能搞資金池、搞自融。按照這個定位,當前市場上的P2P平台,還需要一段時間來去偽存精。

想獲取更多資訊的朋友可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日熱股”(搜索微信公眾號ID:itougu),針對每日熱點股票進行獨家點評,並分享有潛力的概念板塊給大家。除此之外,後市的研判走勢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