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木耳吃出人命?吃木耳要謹記這些…

黑木耳泡在水裡兩天兩夜,

一家三口食用後中毒入院

圖片來源:青年時報

7月29日,浙江金華一家三口吃久泡的黑木耳後中毒,其中7歲女孩還在浙大兒院的ICU裡住著,還沒有脫離危險。

案例回放

七歲女孩雯雯(化名)家在浙江農村,家中還有一個弟弟。7月28日那天,姐弟倆和媽媽三人,不約而同地出現了腹痛、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等癥狀。

媽媽趕緊帶著雯雯和弟弟,到當地一家醫院就診。到了醫院檢查後發現,三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傷。結合三人的癥狀以及檢查結果,當地醫生初步懷疑是食物中毒引起的不良反應。

浙江省疾控中心給出的檢測結果顯示,雯雯的血液樣本裡發現了米酵菌酸,證實為食用了黑木耳攜帶的椰毒假細胞菌導致食物中毒。

原來,三人由於吃了泡發兩天兩夜的木耳導致急性食物中毒,弟弟因為不喜歡吃木耳所以吃得少,病情不算嚴重目前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而姐姐和媽媽的情況則嚴重得多。(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尤其是姐姐雯雯,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ICU搶救了一個多星期,從7月31日到8月8日,綜合ICU總共為雯雯做了4次血漿置換,每次1500毫升新鮮血漿換入雯雯體內,相當於全身血液換了4遍,依然沒能醒過來,目前生命垂危。

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有4個臟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就接近100%了。雯雯同時伴有5個臟器衰竭,搶救回來的機會非常渺茫。

木耳為什麼會引發中毒?

木耳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一種食材,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更是作為一道清熱佳口的菜品深受多人喜愛,原本清涼解暑的木耳怎麼會突然變成一種奪人性命的毒藥呢?

圖片來源:網路

事實上,正常的木耳,吃了並不會讓人食物中毒。 但是泡發時間過長的黑木耳會變質,產生一種叫做「椰毒假單胞菌」的細菌,這種細菌它會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雖然「椰毒假單胞菌」容易被高溫破壞殺死,但是它所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卻依然停留在人體內,該毒素具有耐熱、蒸煮不易破壞等特點。(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也就是說,一旦形成了「米酵菌酸」毒素,燒不死,煮不滅,人體攝入後,會隨著血液流動,到達人體各個臟器,對各臟器造成損害。

更棘手的是,對於米酵菌酸,目前醫學上沒有特效藥物治療,只能對症治療。如果中毒不嚴重,還有機會搶救,如果毒素已經到達各臟器,已經造成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

據流行病學統計,『米酵菌酸』毒素的死亡率高達50%以上,這是排在細菌性食物中毒、死亡率最高的一種毒素之一。

「米酵菌酸」中毒的癥狀表現

「米酵菌酸」毒素的中毒潛伏期最長為3天,多數是半天至一天。患者初期僅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輕度癥狀,隨後可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躁不安、驚厥、抽搐、休克昏迷等癥狀。患者一般不發燒,輕者1-3天自行康復,重症者2-4天就會死亡。

除了黑木耳,

這些食物也能引發同種中毒

目前已知有3種常見食物在霉變後會產生「椰毒假單胞菌」細菌,並由它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臭米面 :這是北方地區多見的一種食物。臭米面是將玉米、小米等粗糧用水浸泡發酵製成,風乾後製成粉末,作為麵條、烙餅等麵食的材料。

玉米面 :玉米面的原材料是玉米粗糧,不少追求健康飲食的市民,會選用玉米面為材料製成的麵食。玉米面如果儲存不當,受潮發霉後,也會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泡發時間過長的木耳:包括黑木耳和白木耳(銀耳)。尤其是鮮銀耳,據相關資料顯示,在我國,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鮮銀耳,達到4%~8%左右。

圖片來源:網路

從黑木耳中毒患者的經歷來看,木耳一般都泡發了2天以上,容易引起腐敗變質。其次,這種細菌最喜歡37度左右的氣溫,在26度左右毒性最大,因此常發生在5-8月。

所以,正值炎炎夏季之時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在購買、食用這三種食物時一定要慎重,如果食物已經有腐敗跡象,比如發黏、流水、有異味等,千萬不要購買。

避免黑木耳中毒

需要注意這些問題

在從春夏之交到夏秋之交的氣溫較高季節發泡木耳、銀耳、各種蘑菇、各種乾貨、各種乾菜的時候,一定要謹記下面的注意事項。(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首先,每次隻短時間浸泡當餐食用量的乾貨,並且放在冰箱冷藏室裡泡,冰箱可以通過降溫來延緩微生物的增殖速度,抑製致病菌的產毒效率。

如果泡發後24小時吃不完,建議分裝在保鮮袋裡,放冷凍室保存。取出之後再蒸一次或煮一次,保證殺菌。

其次,泡發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食材表面洗乾淨,然後使用乾淨的容器和乾淨的水來泡。不要給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營養來源。

同時,泡發各種乾貨之後,如果發現它們表面黏糊糊的,或者是有異味產生,都意味著微生物已經大舉進駐,一定要毫不可惜地丟掉。

最後,要保持良好的廚房衛生環境,不留剩飯剩菜,及時洗凈餐具,不留食物殘渣。

如果在不適當的吃法後感覺身體不適,應儘快向醫療機構求助或自行就醫,並將就餐史告訴醫生。(旅醫網——您的心腦血管健康服務專家。)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