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瞄準大物流領域新機遇,墨跡氣象建了一所智慧天氣研究院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從toC端走到toB端,再到成立研究院,墨跡氣象正逐步探索著中國天氣商業服務的可能性。

“我點的外賣怎麽還沒到?”

這樣的疑問,對於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人們來說,每天都在發生。霧霾、暴雨、寒潮…每一次氣象的改變,都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對於許多每天點外賣的用戶來說,一種全新的使用體驗正悄然融入了他們的生活:遇到暴雨、大雪等情況,外賣APP會暫停“催單”功能,平常的超時賠付也取消了。

這樣的人性化服務需要平台對氣象有著敏銳的感知。而如何為外賣、物流等行業提供精準的天氣服務,正是不久前落地南京的墨跡氣象智慧天氣研究院未來的研究方向之一。

“我們將服務於大物流領域。“墨跡氣象主營事業部總經理、副總裁張明明表示。墨跡氣象智慧天氣研究院由墨跡氣象與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在南京合作成立。深耕天氣領域8年之久的墨跡氣象此次的“跨界強強聯合”,旨在打造出能夠服務於航空、交通、物流等行業的精細化預報平台、天氣產品三維可視化平台等平台產品,同時建立數據SaaS服務平台,提供異塵餘生航空、物流、交通、新能源、水利等行業的商業天氣服務。

從toC端走到toB端,再到成立研究院,墨跡氣象正逐步探索著中國天氣商業服務的可能性。該研究院天氣研究部張倚晨表示,目前,墨跡氣象已經能夠為外賣平台提供了0到2小時的短時臨近預報服務。

“主要是降水預報,比如比如1公里乘以1公里範圍內,可以提供精準的降水預報服務。”張倚晨說,“外賣平台可以據此做出判斷,要不要暫停催單功能或者怎麽理賠,同時提醒外賣小哥預防雨雪、準備裝備,也針對有可能造成的積水、積雪的區域做出規避,幫助外賣小哥在惡劣氣象挑選最佳路線並為用戶預估外賣配送時間。此前有一外賣平台利用上述預報減少了幾百萬損失。”

站在toB端天氣商業服務浪潮上的墨跡氣象,已是天氣服務領域的資深玩家。隨著2015年6月1日《天氣資訊服務管理辦法》正式施行,中國天氣商業服務市場由此打開,有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天氣服務產業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墨跡氣象看到了天氣服務的巨大市場,8年的成長為其在全球帶來了5.5億用戶,氣象日查詢次數過5億。2017年墨跡氣象在中國氣象應用活躍用戶覆蓋率達69.1%。隨著行業和科技的發展,墨跡氣象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到傳統天氣領域。

如果說為C端提供的服務是墨跡氣象等來的風口,那麽成為toB端天氣商業服務的探索者則是墨跡氣象一次沉穩的轉型。看準南京這座“創新名城”無限可能的墨跡氣象,正在籌建南京子公司,同步擴大在當地的運營規模,逐步打造出自身的天氣生態。

“墨跡氣象將加大對南京智慧研究院的資金、資源、人才招聘等支持,為科技成果提供激勵基金,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張明明表示,墨跡氣象未來計劃建立南京天氣眾創空間,孵化和扶持天氣創新企業。

據墨跡氣象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墨跡氣象已拿下中國國內絕大多數外賣企業的天氣服務訂單。

曾有人問外賣小哥:送外賣如何收入過萬?小哥回答:看氣象。這雖然聽起來有點調侃,但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外賣等行業與氣象的直接關係。除了外賣行業,航空、農業、零售、金融保險等領域都會受到氣象變化的影響。張倚晨說,“未來,研究院將利用南信大(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的研究成果,推出精細化格點預報,比如預報5公里乘以5公里範圍內的溫度、氣壓、濕度、風速、風向等等,更好地服務於末梢物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