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媽的兒子像塊寶,情敵都被媽趕跑

啪啪啪時讓媽媽幫忙“看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對於這個問題,一些雄性倭黑猩猩(bonobo,Pan paniscus)可能很有發言權。最近發表在科研期刊《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的一篇通訊文章指出,在倭黑猩猩群體中,母親的存在能大大提高其雄性後代的繁殖成功率[1]。而在黑猩猩裡卻沒有觀察到類似的狀況。

倭黑猩猩的社會:姐妹結盟,世界和平

就像小熊貓並不是小的大熊貓一樣,倭黑猩猩也不是長得矮的黑猩猩。儘管親緣關係很近,兩者卻是不同的物種:大約90萬年前,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布在非洲中部的剛果河兩岸;由於和人類一樣不善於游泳,大河南北的種群老死不相往來,終於分別演化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2]。

雄性的黑猩猩(左)和雄性的倭黑猩猩(右)| 圖片來源:wikimedia

這兩個物種的體型差別並不明顯,但一南一北的棲息地環境有所不同。在河北岸,大部分黑猩猩的棲息地是相對乾旱的常綠 - 落葉混交林。而倭黑猩猩生活的剛果河南岸是非洲熱帶雨林的核心區域,這裡“物產富饒”,不用走太遠就能吃到大猿們喜愛的水果。

這種棲息地差異,對二者的社會結構造成了什麽影響呢?

無論是黑猩猩還是倭黑猩猩,雌性相對雄性都更不擅長運動,而且常常需要攜帶幼崽,在森林中行動不便,更傾向於呆在同一塊區域覓食。由於棲息地更“貧瘠”,黑猩猩群體的覓食活動需要更多的運動,爭搶食物資源的暴力衝突也更多。與此相應的是,黑猩猩的群體由雄性主導,所有雌性的等級地位都低於雄性。

抱成一團,相親相愛的倭黑猩猩 | 圖片來源:LaggedOnUser

而對於“伸手就是果子”的倭黑猩猩來說,食物問題不大。倭黑猩猩的社會中,雌性更加獨立自主,也更為團結:雌性具有不低於雄性的社會等級地位,而且具有長長的“假發情期”——這樣一來,雄性拿不準雌性懷上的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也就很少有“殺嬰”的行為,對雌性的“性騷擾”也會少很多。

不光如此,佔據主動的雌性倭黑猩猩還會互相結盟,維護彼此對於雄性的主導地位。[3]這種親如姐妹的關係非常神奇——要知道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樣,群體中的雌性都是“嫁過來”的外來個體,而雄性個體則會留在群體內。所以同一個群體內的雌性之間並沒有緊密的血緣關係。

性別地位的差異,進一步成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這兩個物種之間“社會文化”差異的基礎。

動物行為學家們不約而同地用了“和平”來形容由雌性主導的倭黑猩猩社會:兩群倭黑猩猩在領地邊界上相遇時,通常不會像黑猩猩那樣大打出手,而是首先由地位高的雌性出面,作出摩擦生殖器這樣的親昵行為,然後兩個群體開始一起覓食互動。考慮到這些雌性在“遠嫁他群”之前沒準真是親姐妹,就不難理解這種友好舉動了。

社會角色如此重要的雌性倭黑猩猩,是不是也會從行為上幫助後代呢?

倭黑猩猩的婚配:母親出馬,一個頂仨

母親除了為後代貢獻遺傳物質之外,還會對後代進行持續照顧,這是社會性動物的一大特點。至於照顧誰,如何照顧——這些問題的答案,則跟社會結構有關係。

絕經現象的演化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在很多物種中,雌性都會一直保持生育能力,至死方休;但是虎鯨和人卻出現了絕經,雌性壽命很長,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絕經狀態下度過的。為什麽要放棄生命裡最後的生育機會呢?因為照顧已經長大的子女,幫助子女生存繁衍,同樣能很好地傳遞自己的基因。虎鯨的雌雄兩性都會留在出生時的群體中,但雄性會跑出去和其他家庭的雌性交配。因此,虎鯨“老太太”如果自己一直生孩子,新孩子勢必和兒女以及外孫們競爭資源。相比起來,老母親索性放棄生育,專心養著子代與孫代,特別是養著兒子們去別的家庭裡“四處留情”——把基因擴散出去,後續還不必自己養,簡直是穩賺不賠[4]。在現實中,虎鯨老母親會帶領兒子找到最好的覓食地點,這在食物稀缺時是很重要的技能。虎鯨老母親們的存在也的確能顯著地延長其後代,尤其是雄性後代的壽命[5]。

雌性的倭黑猩猩和黑猩猩都沒有明顯的絕經期,但她們對孩子的持續照料並不罕見,比如在雄性之間的爭鬥中幫助自己的孩子。而倭黑猩猩母親們的悉心照料顯然比黑猩猩和虎鯨要更勝一籌——除了讓孩子吃飽和幫孩子打架,行為學觀察表明,倭黑猩猩媽媽們還會操心兒子的“終身大事”

首先,雌性會給兒子“相親”,把雄性後代招呼到正在發情的雌性旁邊。其次,母親們甚至會在兒子啪啪啪時充當守衛,攔住其它想要取而代之的小夥子;而雄性倭黑猩猩是個十足的“媽寶”,從來不在爭權奪利時幫助自己的媽媽。最後,倭黑猩猩還是個“子以母貴”的社會,等級地位高的雌性,也能為兒子們爭取更高的權威。倘若是倭黑猩猩的的“女族長”生下的兒子,更是能得到許多交配機會,為女族長留下大量孫輩。

一個倭黑猩猩媽媽正在給自己的年輕兒子理毛。| 圖片來源:Martin Surbeck

下一個問題是,如何證明“相親”“守門”等行為能促進雄性後代繁殖呢?哪怕沒有母親的“養育之恩”,強悍的媽媽也應該能生下“基因好,吃得開”的兒子。為了排除跟行為無關的遺傳因素,研究者利用了遺傳上非常相似的黑猩猩,來和倭黑猩猩做比較——二者的行為差別就在於雌性是否會輔助雄性後代的繁衍大事。

統計分析表明,倭黑猩猩母親的這種照料頗見成效:如果啪啪啪時有母親“坐鎮”同一個群體,那麽倭黑猩猩兒子的繁殖成功率是沒媽孩子的三倍以上,這是一個顯著的不同。但是黑猩猩群體中,母親的存在與否就不影響兒子的繁殖效率了。[1]可能是因為黑猩猩社會以雄性為主導,雌性的所作所為影響力十分有限。

由此可見,雄性倭黑猩猩的繁殖成功率確實是跟母親的行為有關的。連“造猩”活動都要靠“拚媽”的倭黑猩猩,可以說是實錘媽寶了。但人類社會裡的媽寶不受歡迎,倭黑猩猩社會裡的媽寶倒是名副其實的“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與此相應的是,和黑猩猩相比,雄性倭黑猩猩的母親和祖母也更傾向於和子孫生活在同一群體中。[6]剛果河南北的不同生存環境,成為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各自迥異的文化土壤。倭黑猩猩告訴我們,雌性主導下可以發展出多麽和平的社會,雌性對後代的關照可以多麽地無微不至——當然從人類的角度看,繁衍後代時,媽媽最好還是別守在邊上……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Martin Surbeck

參考文獻:

Surbeck, Martin, et al. "Maleswith a mother living in their group have higher paternity success in bonobosbut not chimpanzees." Current Biology 29.10 (2019):R354-R355.

Prado-Martinez, Javier, et al."Great ape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history." Nature 499.7459(2013): 471.

Furuichi, Takeshi. "Femalecontributions to the peaceful nature of bonobo society." EvolutionaryAnthropology: Issues, News, and Reviews 20.4 (2011): 131-142.

Croft, Darren P., et al."Reproductive conflict and the evolution of menopause in killerwhales." Current Biology 27.2 (2017): 298-304.

Foster, Emma A., et al. "Adaptiveprolonged postreproductive life span in killer whales." Science 337.6100(2012): 1313-1313.

Schubert, Grit, et al."Co–residence between males and their mothers and grandmothers is morefrequent in bonobos than chimpanzees." PLoS One 8.12 (2013):e83870.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果殼”,轉載請聯繫原账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