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打死也不要生孩子」……她們怎麼了?

生育中,那些沒人告訴過你的屎尿屁……

剛剛過去的母親節,你是怎麼表達對媽媽的愛的?雖然平時總在說「生孩子很不容易」、「媽媽們辛苦啦」。可是,我們真的知道生孩子有多辛苦嗎?

前段時間,微博博主@花開富貴老娘發飆 一個帖子引發了網友們一場生育話題的討論。2萬多條評論,一半是已育女性在分享自己生育後的「悲慘經歷」,另一半則是未育女性的「打死也不要生孩子了」……

2.3萬的評論、8.6萬的轉發,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一位朋友表示,自己小時候見到外婆子宮脫垂,一直是心理陰影……

但看到這個帖子才注意到,原來很多人的媽媽和外婆其實生完小孩有很多毛病,但是她們從沒告訴過後代,尤其是女兒。

一、生育,從來就不簡單!

除了我們從各種紙質或電子媒介上了解到的、媽媽們或多或少經歷過的:

孕早期和孕中期,由於激素變化引發的咳嗽漏尿、小便次數增多或小便憋不住、關節疼痛。隨著胎兒的不斷長大還會開始出現下腰痛、輕度腹直肌分離。

到了孕晚期,腹部和腰椎曲度變得更大,腹直肌分離程度、下腰痛加重,骨盆紊亂、盆底功能障礙、恥骨聯合分離等問題相繼出現。

分娩後,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產後機能下降、產後漏尿、脫髮、性功能障礙、子宮脫垂、腹部鬆弛、下腰痛、乳腺炎、骨盆痛等癥狀。

還有各大研究時不時蹦出的「嚇人」發現——

比如,去年《Human Reproduction》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生過孩子的女性遺傳標記發生了改變,端粒縮短。與未生育女性相比,至少生過一個孩子的女性端粒平均短了4.2%,相當於細胞加速老化了11年!

端粒的長度是細胞老化的標誌,並與多種慢性疾病相關。多項研究發現,較短的端粒與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炎症、癌症風險增加相關,甚至社會心理狀態、壓力也會影響端粒長度。

比如克隆羊多利,因為是用成年羊的細胞克隆的,生下來端粒就短,結果壯年就死於肺病(老綿羊的常見病……)

就算是過去認為有好處的事,現在也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

比如,過去人們發現生娃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可是去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卻揭露了一個「殘酷事實」:「養兒防乳腺癌」的效果可能要等20多年後才能顯現出來,在剛生完孩子的那幾年乳腺癌風險反而會蹭蹭往上竄,幾近翻倍!

生育後4.6年乳腺癌風險增長80%!

事實上,生育次數長久以來就被認定與多種慢性病相關:

一方面,未生育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病率升高;而有生育的女性心臟疾病、二型糖尿病、腎癌患病率也發現升高;

另一方面,未生育與女性總體死亡下降相關;而哺乳又降低了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

二、其實,很多痛苦完全可以避免!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700名婦女在懷孕期間死亡,但其中有60%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根據最新統計數據談到。

雖然整體的發病率並不算高,但「最重要的是,太多的婦女死於妊娠相關的可預防的疾病。我們理應查明並消除她們在接受治療方面的差距。雖然不能阻止所有悲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而且應該為她們做更多。」CDC首席副主任 Anne Schuchat 博士談到。

因為某些傳統觀念,醫院裡的一些孕產婦懷孕六七次,卻仍是第一次生產

因為某些傳統觀念,孕產婦在妊娠期被大補特補,就如老舍在《抱孫》中所言「吃得順著枕頭往下流油,被窩的深處能掃出一大碗什錦來」,結果是產婦過肥、胎兒巨大,引發一系列問題。

孕期吃太胖,寶寶媽媽都不好

所謂「多吃多補生個大胖小子」並不一定是好事。孕期體重的增長是有範圍的,吃太胖,對寶寶媽媽都不好。甚至在懷孕前體重超標都會影響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根據近期JAMA上的一項薈萃分析,超過37.2%的女性都經歷了不良反應,而3級肥胖(BMI為40及以上)的女性不良反應出現幾率高達61.1%。

這些「不良反應」包括:先兆子癇、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剖宮產、早產、胎兒出生時胎齡過小或過大。

4名麻醉醫生、4名產科醫生為體重381斤的產婦進行剖宮產 來源:東方網

又是因為某些傳統觀念,很多女性從準備結婚就開始承擔生育壓力,為了生個孩子不停地往醫院跑,而另一邊「豬隊友」卻躺在家哈哈看電視。

但是啊,生孩子可不是一個人的事,夫妻雙方生殖細胞質量都會影響到妊娠結局。甚至,高齡精子還會導致胚胎和胎盤發育異常從而影響產婦安危!

去年,BMJ都直接說了:男性如果想生育,應在45歲之前完成。

總之,對於有生育計劃的育齡男女,無論高齡還是正常妊娠,準備生育之前,最好全方面準備,該做的評估要做、該治的病要治、該做的檢查也不能漏。至於那些不該有的陋習,就丟了吧!

三、當然,情況也並不總是那麼糟糕

雖然我們前面說了生娃路上有各種艱難險阻,但至少目前情況在慢慢改善。

我們的醫療水準在提高,孕產婦的死亡率逐年下降。根據去年柳葉刀的數據,從1996年到2000年,中國的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了約18%,從1996年的每10萬人的108.73減少到2000年的每10萬人的89.4。

註:顏色越紅,死亡率越高;顏色越藍,死亡率越低

其實,這種「孕產婦死亡率下降」本身也是生育危害可控的證明。

隨著過去三十年總體經濟的發展,我們的醫療衛生資料、醫藥衛生服務、醫療保健能力等也在提升,為孕產婦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東西部差異依舊明顯,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所談也許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比較遙遠,但別忘了另一件值得歡呼的事:

今年3月18日,「中國醫師協會分娩鎮痛專家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全國有900多家醫院成為第一批分娩鎮痛試點醫院,萬千媽媽終於可以擺脫「10級分娩疼痛」了!

不過,對於我們媽媽那輩人大多數還是經歷了巨大的分娩痛煎熬才生下了我們。所以——

抱抱身旁的媽媽、

或者給媽媽打個電話吧~

參考資料:

1. Pollack A Z, Rivers K, Ahrens K A. Parity associated with telomere length among US reproductive age women.[J]. Human Reproduction, 2018, 33(4).

2.Nichols HB, Schoemaker MJ, Cai J,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After Recent Childbirth: A Pooled 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Studies. Ann Intern Med. 11 Dec, 2018. doi: 10.7326/M18-1323.

3.Petersen EE, Davis NL, Goodman D, et al. Vital Signs: Pregnancy-Related Deaths, United States, 2011–2015,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13 States, 2013–2017.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9;68:423–429. DOI: http://dx.doi.org/10.15585/mmwr.mm6818e1external icon

4.Association of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With Adverse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JAMA. 2019;321(17):1702-1715. doi:10.1001/jama.2019.3820

5.Dan Shan,et al.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of Advanced Maternal Ag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China.scientific reports.16 August 2018.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8-29889-3

6.Khandwala Y S , Baker V L , Shaw G M , et al. Association of paternal age with perinatal outcomes between 2007 and 2016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 BMJ, 2018.

7.Maternal mortality ratios in 2852 Chinese counties,1996–2015, and achievement of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5 in China: a sub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Lancet 2019; 393: 241–52.December 13, 2018.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712-4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