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以為藝術品只能看?它還能聞、能聽、能摸……

Antoni Tudisco, NikeDrug, 2018, at Hamburg

現在常流行的“沉浸式藝術”多以視、聽、觸、嗅、味“五感”的結合與觀眾進行一場奇妙的感官互動體驗,這證明“視覺語言”不再在藝術世界獨當一面。而下面這些藝術家,又會用自己的作品給人們帶來怎樣獨特的“五感刺激”呢?

生於德國漢堡的數字藝術家Antoni Tudisco,用他熟練的軟體技術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魔法。他創作的作品無一不充斥著飽滿的配色、頗富質感的光澤和極具創意的構圖,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

Antoni Tudisco作品

從小就喜歡塗塗畫畫的Antoni,在17歲那年考入SAE大學學習網站設計。但很快他就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於是畢業後,他創立了自己的網站並開始陸續上傳一些設計作品。

Antoni Tudisco,尼桑汽車

雖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美術,但憑借著天賦和刻苦練習,他很快便能熟練掌握Adobe系統。在一步步突破和進步中,他所創作的那些引爆視覺的3D藝術很快便引來耐吉、寶馬等眾多知名品牌的青睞,並邀請Antoni為它們設計創意廣告,而他始終秉承著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Antoni Tudisco,耐吉

“遵從你的內心,不要理會那些流言蜚語,夢想將由自己創造。”這是Antoni創作作品的態度,也是他做人處事的原則。就像在他的作品中,經常會有一個在各種美食中起舞的胖子,而他本人也詼諧地配文道:已開啟周末模式......或許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不遷就、做自己,才是他最想從作品中傳達的資訊吧。

Antoni Tudisco,關於食物的作品

眾所周知,聲音是肉眼看不見的,所以如何展示“聲音藝術”成為藝術家們去積極探索的話題。所謂“聲音藝術”並非主張創作,這一概念在20世紀末被加拿大聲音藝術家丹·蘭德提出後,“尊重聲音本體,重視主動聆聽”的理念迅速被藝術家們運用在作品中。是否只有可以發聲的裝置才稱得上是聲音藝術呢?

格裡高利·沙通斯基《地平線》,影像,2016年

“聲音被太空化”似乎成為展覽中不可避免的藝術表現,即毫無任何裝飾地任由一件發聲體獨自在展廳播放,但這種表演是缺乏說服力和吸引力的。所以在新興起的這股探索聲音表演的潮流中,以“靜”視“動”,以“畫”感“聲”,逐漸成為聲音與藝術發生互動的最直接方式。

米歇爾·弗朗索瓦《黑色水的懸掛》,裝置藝術,1999年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以聲音為媒介的展覽,2017年在上海開展的《透明的聲音》就展現了聲音的可視性和互動性。其中,藝術家德尼·凡桑帶來的《此時此刻》將200余個金箔製成的音符寫在玻璃上,玻璃隨著震動和相互間的碰撞發出風鈴般清脆的聲音,加之光影的投射,那種視聽交匯的感覺十分詩意。

德尼·凡桑《此時此刻》,聲音裝置,2000年

皮埃爾-阿蘭·雅弗雷努的《天使墜落》同樣具有互動性,每當盆中滴入一點水,盆上方就會亮起一束紅光,而水滴墜落那一瞬的回聲也奏出一段極有節奏的樂章。

皮埃爾-阿蘭·雅弗雷努《天使墜落》,裝置藝術,2003年

不同於他人的互動裝置,中國藝術家蕭昱的影像更多展示了竹子被扭斷的瞬間所迸發出的生命力和張力——所謂以“靜”視“動”,大概就是如此一番震撼的場景吧。

蕭昱《想太多就會...2號》,影像,2015年

“我以冒昧的指尖,感到你肌膚的暖氣。”——李金發《溫柔》

觸感向來帶給裝置藝術一種不一樣的溫情,來自瑞典工作室的兩位藝術家Bigert和Bergstr?m聯手打造出的這個互動太空還帶著一絲“熱度”。這件名為“Solar Egg”的裝置作品也是一款新型桑拿房,它通過振動、發熱、發光、發聲以及可移動的特點與人進行多感官互動。

Mats Bigert and Lars Bergstr?m,Solar Egg,2017, at Kiruna

作品極其光滑的外表由不鏽鋼鏡片組成,當觀眾站在那金色的外殼前時,這些鏡面反射出的周遭景色使人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其中;這樣獨特的設計也是為了紀念這件裝置的所在地:瑞典基律納的市貌改變——由於長期采礦而導致地面下沉,於是政府不得不重新安置整座城市。

Mats Bigert and Lars Bergstr?m

而當一進入“蛋殼”中,全部由松木和楊木組成的牆壁和地板帶著一絲回歸自然的樸質感。室內的觸感略顯粗糙,加上內部中心一塊心形的桑拿石通過燃燒木料來增加室溫,桑拿房內提供了一場溫暖且封閉的太空體驗,與室外帶給人光滑冰冷的感覺形成了鮮明對比。

Solar Egg室內

Bigert和Bergstr?m認為,這件裝置的初衷是給予參觀者一個私密的自我反省太空,以此去探索人與環境的聯繫。“我們認為去探索一場對話太空是很自然的。”同時作為一件可移動裝置,這個項目會繼續探索人類與氣候、科技和能源的關係。所以,這件藝術品代表著一場人與自然的對話。

Mats Bigert and Lars Bergstr?m,Solar Egg,2017, at Kiruna

習慣用視覺和聽覺感知世界的人們對於“嗅覺藝術”顯得有些陌生,甚至除了食物和香水,很少有事物可以勾起藝術家對於“嗅覺”的創作激情。但實際上,嗅覺帶給人體的刺激是微妙及強烈的——針織衫陳舊的氣息勾起的一段回憶;雨後泥土的芳香讓人流連忘返……

藝術家Peter de Cupere

我們每日兩萬多次的呼吸是否能留下什麽記憶?一座城市的氣味又將如何保留?氣味藝術家西塞爾·托拉斯(Sissel Tolaas)希望通過氣味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知。

西塞爾·托拉斯《墨爾本味景》,2018年

自上世紀90年代起,她就開始收集身邊的氣味,從門把手到洗衣機,她自稱藝術界與科學界的“中間人”——通過對氣味的研究,探索人類的語言交流和情感體驗。於是,就有了她在位於柏林的氣味檔案中存放的超過7000種氣味,每種氣味代表著構成這個世界的元素,以及人們每時每刻流露出的情感的寄存。

西塞爾·托拉斯和她收集的城市味道

1998年,西塞爾開啟了“城市味景”項目,包括柏林、巴黎、伊斯坦布爾、上海等。她希望通過搜尋氣味捕捉這個城市的多樣性,並重新開發它被隱藏起來的特質;在西塞爾的世界裡,氣味不分好壞貴賤,因為“所有氣味都隱藏著潛在的樂趣”。

西塞爾·托拉斯《中央公園味景》,2015年

西塞爾·托拉斯《墨西哥味景》

鼻子對於西塞爾就像畫家的畫筆一樣,幫助她記錄下這些奇妙的“味景”。每到一座城市,西塞爾的鼻子靈敏到可以辨別出氣味的來源。回到實驗室後,她再利用儀器將代表這些氣味來源的物品分解成氣味分子並存檔。

西塞爾·托拉斯《嗅覺藝術》,1889-2012年

其實,氣味可以記錄的資訊還隱藏著無數的未知。而藝術家們,只需要一個可以發現美的鼻子。

相信人們對如今活躍於各大社交平台的美食博主都不陌生,他們精心設計後的擺盤加上誘人的濾鏡,總能讓盤中的食物搖身一變,成為秀色可餐的藝術品。

Jan Kornstaedt攝影作品

或許在這些華麗的視覺設計背後,我們的味覺與情感有著天然的聯繫。而德國美食攝影師Jan Kornstaedt也用他的作品再次強調了食物與情緒的聯結:味蕾所感知的喜怒哀樂的變化是微妙的,而食物攝影作為藝術,更像是對社會學的研究,因為它也注重感情的交流。

Jan Kornstaedt攝影作品

Jan鏡頭下的食物總是動態並充滿激情的:炸開的菠蘿、四濺的醬汁......它們看起來更像是增加了互動性的藝術品。尤其當視角定格在運動的瞬間,食物的紋理和光澤在數倍放大的鏡頭下清晰可見,那是一種讓味蕾蠢蠢欲動的感官享受。

Jan Kornstaedt攝影作品

同樣的食材所傳遞的資訊可以是多樣的:血紅色背景下拍攝出的靜態草莓帶著一絲誘惑,讓人饞涎欲滴;裹著糖漿在空中翻滾時又迸發出活力給人無限遐想。這就是Jan想打造出的食物魅力——讓味覺說話,相信它的藝術直覺。

Jan Kornstaedt攝影作品

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認為,我們感知世界常以視覺為切入點,從而引發大腦的聯想並帶來其他感官體驗,比如一杯褐色的茶必伴隨的還有淡淡的茶香和苦澀的味道。

其實,感覺是互相滲透的,它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存在或許也只有在五感相互交融中打造出的藝術世界,才讓人感到從未有過的真實感。

[編輯、文/鞠聞新]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