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知道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有多大嗎?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黃志龍

  今年以來,在金融強監管、社會融資急劇萎縮的大環境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再度提上決策部門的優先議程。那麽,當前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究竟有多大?融資成本貴到何種程度?未來的破解路徑在哪裡?這些問題值得深入分析與探討。

  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有多大?

  小微企業融資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但又是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其原因在於:如果說大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動脈,中型企業是靜脈,那麽小微企業則是毛細血管,代表著經濟的活力。

  這種活力有多重要呢?

  央行行長易綱2018年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披露的一組數據,足以讓你感知:

截至2017年末,小微企業法人約2800萬戶,另外還有個體工商戶約6200萬戶,中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佔全部市場主體的比重超過90%,貢獻了全國80%以上的就業,70%以上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對國民經濟如此重要的經營主體,獲得的金融資源有多少呢?

  截止2018年一季度末,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25.1兆元,佔金融機構貸款總餘額比重從2010年3月末的14.8%上升到20.1%(參見下圖)。這是中央多次定向結構性政策鼓勵的結果。但是,這一貸款規模與前述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極不對等的。

  那麽,小微企業的融資缺口究竟有多大?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當前小微企業貸款需求指數達66.3%,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創2015年二季度以來新高。相比較而言,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長期高於大中型企業的貸款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和結構性去杠杆政策的逐步落地,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明顯下降,銀行貸款審批指數創2015年以來新低44.6%(參見下圖),銀行資金供應難以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資金缺口。

  另外,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發布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缺口:對新興市場微型、小型和中型企業融資不足與機遇的評估》報告,我國中小微企業潛在融資需求達4.4兆美元,融資供給僅2.5兆美元(16.5兆人民幣),潛在融資缺口高達1.9兆美元,缺口比重高達43.18%。

  由於從傳統正規金融機構難以獲得貸款支持,小微企業不得不尋求其他資金來源,其中民間借款成為小微企業重要資金來源。根據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發布的《中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62.9%的小微企業僅有民間借款,14.1%的小微企業既有民間貸款又有銀行貸款,僅有23%的小微企業有銀行貸款。

  小微企業的融資有多貴?

  大規模民間借款,又衍生出小微企業融資的另一大突出問題——融資貴的難題。

  當前,有關部門沒有對民間借貸利率進行調查統計,但全國性民間借貸利率的主要參考指標是“溫州-中國民間融資綜合利率指數”。該指數在全國設有監測點達200多個,涉及22個城市的當地金融辦、溫州商會、溫州金融機構省外開設的村鎮銀行等,每周采集的樣本量平均在300筆左右,采集的樣本經審核後,根據專家確認的綜合權重計算出周價格指數。

  綜合來看,6月末全國和地區性民間借貸利率普遍在15%-20%左右,其中溫州指數-全國綜合利率為17.05%,P2P綜合利率(9.62%)如果加上5%-10%的平台服務費,也在15%-20%之間,溫州典當行、擔保公司利率最高達23.22%(參見下圖),這一利率水準為當前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6.01%)的三倍左右。由此可見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之高。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 

  小微企業之所以有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不外乎兩方面原因:

  其一,從小微企業自身看,相對於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服務有以下劣勢:經營風險大,生存周期短,抗衝擊和抗風險能力弱;金融機構認可的擔保物和抵押物缺失;財務制度不完善,財務數據周期短,信用水準較低,增信能力不足。

  其二,從金融機構和金融體系結構看,當前我國金融體系和傳統金融機構在提供小微金融服務方面有以下幾方面不足:大銀行主導金融體系偏愛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對融資方財務資訊、抵押物、擔保方堅持高安全性貸款審批和風險控制模式;堅持大額貸款業務與小微貸款業務大致一致的審批流程,導致批貸時間較長,單筆貸款審批的人力、時間和行政成本基本相同。在此原因和背景下,傳統金融機構顯然不願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向融資“期限短、頻率高、需求急、金額小”的小微企業發放“零售”貸款,而是扎堆地方政府貸款、房地產企業貸款、央企貸款和信用資質優越的大型民營企業。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路徑何在?

  針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央行不可謂不上心,自2014年以來,央行共進行了11次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準,其中有6次針對小微企業和“三農”等普惠金融領域進行定向或“全面+定向”的降準政策(參見下表)。

  即便如此,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始終未得到根本解決,這也是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五年之後,於2018年6月末再度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的關鍵原因,特別是在商業銀行風險偏好下降的大背景下,融資壓力首先上升的又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從兩個檔案內容看,在定向降準、財稅政策、擔保基金、直接融資、增信和資訊服務等方面的舉措並無太大的差異。但是,今年檔案的第五條舉措“運用現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可得性”則是最大亮點,也可能成為根本上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主要途徑。這是因為金融科技和互聯網金融模式具有以下兩方面獨特優勢:

  第一,金融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資訊技術,創建了基於社交、交易資訊、企業主個人資訊等風控模型,這完全有別於傳統金融機構基於財務數據、抵押物和擔保物的信用風險控制模型。

  第二,金融科技手段構建的風控模型和貸款審批流程,特別適合“期限短、頻率高、需求急、金額小”的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風控模型和審批流程建立後,單筆貸款或融資服務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完全基於金融科技手段的網商銀行,至2017年已累計向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發放貸款4468億元,其中發放給農村客群的貸款為264.5億元。剛剛開業一年的科技驅動的O2O銀行——蘇寧銀行向小微企業提供貸款餘額超過100億元。

  可以預見,未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解決之道可能是:大型銀行向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批發資金,互聯網金融機構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適合小微企業融資的風控和審批模型,在監管部門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下,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巨集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