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信用卡增長轉捩點初顯,狂歡終將結束

信用卡產業,近幾年成為銀行和互聯網機構的主要經營領域之一,商業銀行競相推出各類有競爭力的信用卡優惠活動,信用卡髮夾量和貸款總額都迎來高速增長,然而信用卡這輛高速列車的減速跡象已經顯現,信用卡紅利是否已經消失了呢。

過去四年(2015-2018),銀行業以髮夾量論英雄,信用卡產業迎來增長黃金期,催生整個大生態的繁榮。互聯網機構憑借流量優勢,以聯名信用卡為突破口,盡情變現流量;51信用卡、薩摩耶金服、小贏科技、維信金科等創業公司,圍繞信用卡產業鏈布局,更是在互金紅海競爭中順利上市。

2018年以來,現金貸推介減速,信用卡推介接棒,助力互聯網平台延續營收高增長趨勢,更是澤被整個互金行業。

以簡普科技為例,2018年貸款推介收入負增長,信用卡推介收入則同比增2.28倍(營收佔比提升20個百分點,接近四成),拉動整體營收同比增46%。

回頭看信用卡的雄起,是時勢的必然。

新金融崛起後,銀行零售業務多面受敵,信用卡兼具銀行账戶(髮夾量)、消費信貸(信用卡貸款)、支付收單(刷卡交易)等多重屬性,舉一破三,被不少銀行選做零售轉型的破局點。

以興業銀行為例,過去三年力推借貸兩卡(借記卡與信用卡)聯動策略,並借助“織網工程”推動信用卡與收單業務融合發展,累計髮夾量增長1.76倍(2015VS2018),信用卡貸款餘額增2.49倍,年交易金額增2.36倍。抓住信用卡這個牛鼻子,銀行账戶、支付收單和消費信貸三大零售業務都有了突破式發展。

不過,並非每家銀行都在押注信用卡業務。過去三年裡,有些銀行(如貴陽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信用卡未償貸款年均增速超過40%,也有銀行(如盛京銀行、大連銀行)年均增速低於10%,而諸如工行、中行、農行等國有大行,增速不高不低,沒有刻意發力。

作為足以撐起銀行零售轉型的利器,做好信用卡並不容易。髮夾環節不愁,可與互聯網機構合作獲客,但激活環節(針對新用戶)需要面簽,激活後的日常運營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因此,髮夾容易活卡難,區域性銀行缺乏觸及全國的物理網點,在激活環節受阻,在日常運營上也有心無力,髮夾量和活卡量上不去,達不到盈虧平衡點,對信用卡業務就沒了動力。

大量的區域性銀行,搭不上信用卡的快車,才把零售轉型的希望寄托在“助貸”上。所以,過去幾年的信用卡狂歡,只是全國性銀行的狂歡。

可增長總是有盡頭的。截止2018年末,信用卡累計髮夾量達6.86億張,五家銀行(四大行+招行)髮夾量過億。盤子越來越大,增速也開始放緩,2018年累計髮夾量同比增長16.67%,增速下降近10個百分點。

從上市平台信用卡撮合量中,也能找到佐證。51信用卡,於2018年下半年迎來轉捩點;簡普科技,則於2019年一季度迎來轉捩點。

狂歡之後,信用卡產業迎來休整期。

本文由“洪言微語”原創,作者系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