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魅藍之“死”,魅族之困

關注並標星36氪

每天3次,打卡閱讀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聯網商業

━━━━━━

不管如何,在市場寒冬中,活下去,才有希望。

文 | 歐陽偉康

編輯 | 韓洪剛

魅族Note 8來了,而魅藍消失了。

10月25日晚,在一場名為“魅族 Note8 新品發布會暨魅族 X8 首銷會”的在線發布會上,魅族CMO兼高級副總裁李楠正式發布魅族Note 8。

在發布會過程中,李楠將Note 6稱為Note 8的上一代產品,但不知有意或者無意,李楠略去了兩款產品型號前的品牌名:前者其實還叫魅藍,而後者已經是魅族。

從配置來看,魅族Note 8配備高通驍龍632處理器、6英寸全面屏、1200萬像素+500萬像素後置雙攝影頭……配置符合千元機的表現,卻少了一些魅藍Note系列往年帶來的驚喜。

售價上,4GB+64GB版本的魅族Note 8售價為1298元,位於此前發布的魅族V8和X8之間,同樣是魅藍Note系列的傳統價位。

隨著魅藍首個產品系列Note系列正式劃歸魅族,或許魅藍品牌手機產品線也將迎來自己的終點。

魅族Note 8

魅藍將“死”

魅藍是魅族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在魅族需要擴大出貨量、跟上紅米帶起的高性價比互聯網手機潮流時,魅族推出魅藍品牌。而到了魅族整體都需要調整的時候,魅藍作為子品牌無疑是要服從魅族品牌整體規劃的。

這個規劃,可能是魅藍品牌不再推出手機產品,轉向音頻、IoT等其他產品線,也可能是將原有魅藍產品劃至魅族品牌下,魅藍品牌另有他用。

魅藍品牌發布於2014年12月23日,正處於魅族接受阿里巴巴5.9億美元投資的前夜。魅藍品牌和阿里的5.9億美元投資一起,開啟了魅族從“小而美”正式轉型大眾品牌的大門。

2015年,魅族手機銷量2000萬部,相比2014年同比增速超過300%,貢獻最大的正是兩代魅藍Note和魅藍手機。此後,魅族整體出貨量在2016年達到2200萬部的顛覆後開始回落,GFK數據顯示,2017年魅族整體出貨量已經下滑至1681萬台。

拯救魅族出貨量的措施之一,就是將魅藍、魅族重新合並。

奧維雲網高級研究經理張金陽認為,魅族合並魅藍更多的是為了盈利考慮,“繼續運營兩個品牌從人力與財力投入的角度上看對魅族已並非最優選擇。後續在單品牌運營的情況下魅族可以花費更多的資源在自身品牌形象的重新樹立和多產品線的運營上,單一品牌在內部管理與宣傳上會有更大優勢。”

而魅藍手機的消亡也早有征兆。

李楠在魅藍6T發布會上

在5月29日發布魅藍6T之後,魅族先後發布了魅族16th系列、魅族V8、魅族X8等多款機型,其中魅族V8起售價為799元,與魅藍6T相同,並且在包裝盒一角還有曾經傳聞將作為魅藍獨立logo的“mblu”字樣,而在魅族X8的發布會上,李楠更是口誤將“魅族X8”說成“魅藍X8”。

種種跡象表明,魅藍的產品線已經被魅族吸收,作為獨立手機品牌的“魅藍”很可能將不複存在。

在魅族社區中回應網友關於“魅藍系列被砍”的疑問時,魅族創始人黃章含糊地表示,“未來我隻出兩個系列手機產品:魅族旗艦系列和國民手機系列。”而魅族Note 8最早被提及的一個宣傳點便是“國民拍照手機”,隸屬黃章口中的“國民手機系列”。

這像是魅藍手機的“死亡宣告”。

黃章攻略

魅族終究是黃章的魅族,他可以允許魅族拿到投資後蒙眼狂奔,在2016年一年發布10款魅藍手機,也可以為了將魅族拉回自己想要的賽道而放棄魅藍。

魅藍的“獨立”和“死亡”也都源於黃章對魅族架構的調整。

在黃章2017年2月宣布重新出山打造夢想機後,魅族於當年5月進行了組織架構改革,成立魅族、魅藍、Flyme三大事業部,李楠出任魅藍事業部總裁。

在魅藍事業部成立後,坊間一度有魅藍能否成為下一個榮耀的討論。李楠也透露過一系列關於魅藍獨立發展的規劃,比如尋找獨立品牌、開線下店、突破價格上限進軍2000元市場、與魅族保持不同的設計語言避免套娃等等。

不過黃章顯然不是任正非,李楠治下的魅藍僅僅發布4款新品便被收回設計權。

2018年3月21日發布的魅藍E3是最後一款由李楠主導的魅藍手機,在這之後魅族迎來了長達數個月的震蕩:4月公司內訌、15系列發布,5月再度架構調整、魅藍魅族兩個事業部重新合並,6月人事變動,楊柘轉任CSO,李楠接任CMO,負責市場中心,同時魅族聯合創始人白永祥開始淡出管理層。

而在人事調整的2天前,黃章在魅族社區表示,“這麽多年我沒管公司就是個錯誤。我回歸也是對前幾年公司策略和人事的否定。預計到明年我才能徹底的把公司運行到我想要的軌道上來。”

以往魅藍手機經常在配置層面給用戶驚喜,所付出的代價之一便是成為網友調侃的“魅藍真旗艦”:魅藍手機在保持不錯競爭力的同時卻在一定程度上蓋過了魅族品牌高階產品的風頭。這是魅族不願意看到的。

重新梳理產品線後,魅族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從魅族16th系列發布開始,吸納魅藍之後的魅族各條產品線基本不再有內部打架的情況。

在放棄了魅族、魅藍雙品牌面向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群後,黃章試圖用“追求源於熱愛”的魅族品牌囊括所有目標用戶。這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並不容易。

魅族將往何處去

如今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有兩類廠商活得很好,一是大而全,比如華米OV,產品線足夠豐富,資金實力足夠雄厚,消費者興趣在哪,就可以把產品鋪到哪;二是小而美,比如一加,不亂花錢,隻做旗艦機,國內海外兩手抓,足夠養活自己。

最尷難受的則是魅族這樣夾在中間的第二梯隊成員。

一方面,魅族需要足夠多走量的產品來維持自身的體量,另一方面,在遭遇了Pro 7系列的挫敗後,魅族勢必在創新技術研發投入上更加謹慎。

由原先魅藍產品更名而來的魅族V8、X8、Note 8屬於前一種情況,魅族16th系列則是後者。

只是魅族16th系列、X8在上市後到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量產難題,16th系列發布兩個月後仍未實現量產,X8則是將首銷時間一再延後。這給魅族今年的成績單蒙上了一層陰影。

市場研究機構賽諾的2018年Q3手機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魅族銷量僅為189萬部,同比下降53%,下降幅度在前9名中僅次於金立,甚至要超過三星,與此同時,魅族的市場份額也下滑至1.8%。

如果將時間範圍擴大到1~9月,賽諾數據顯示,魅族前三季度總銷量僅為810萬部,雖然排名第7,但與第6名小米的差距已經擴大到近3000萬部。

張金陽對36氪表示,“頭部集中的根本原因在於全球智能手機近兩年出貨增長大幅降低,在快消電子品這類需要依靠數量降低成本的行業內,頭部集中意味著行業平均成本的下降。”

張金陽稱,目前的六大品牌均在資本、管道、技術、甚至生態鏈進行了大量的積累,尤以技術和生態鏈壁壘對魅族這樣的小品牌非常難以跨越。

向前一步,等待魅族的是華米OV等頭部廠商的殘酷擠壓,這不僅需要魅族花精力研發16th系列這樣的旗艦機,更需要魅族Note 8等走量機型的支撐。

向後一步,魅族可以選擇回到“小而美”的狀態,但體量已經膨脹至千萬級的魅族卻未必願意這樣做,畢竟回到“小而美”,智能手機市場大魚吃小魚的戰爭也不會停歇。

張金陽認為,魅族需要經歷數年寒冬,等待智能機下一個出貨爆發點,依靠市場整體的增長帶動自身出貨數量的增長,從而尋找破局之法。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也認為:魅族需要收縮,學會做減法。他稱,“今天探討魅族的問題已經不是探討發展的問題,而是探討生存的問題。”

如何平衡16th系列所屬的“夢想機”和魅族Note 8所屬的走量機之間的關係,將決定魅族下一階段的方向。

不管如何,在市場寒冬中,活下去,才有希望。

標星36氪,每天獲取圈內最新資訊

成為進階互聯網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