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味葯,清肝火五百年!愛生氣、口中苦、胃反酸的人都要看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今天這篇文章,咱們來談談中醫學裡面的經典方劑,如何用區區兩味葯,化解困擾中國人的肝火問題。

首先,肝鬱化火的狀態,是怎樣的?

第一個,是口乾咽乾,口中發苦。有了火,自然灼傷津液。肝氣不暢,膽氣不降,膽氣上逆口腔,所以就口苦。

第二個,舌紅苔黃。舌紅苔黃是體內有火的典型標誌。

第三個,脅肋部位發脹,或者脅肋部位有灼痛感,或者時不時有一種短暫的刺痛感。這是肝膽二經循行於脅肋,肝氣不舒的表現。

第四個,是最重要的,就是胃不好,胃痛,胃反酸、嘔惡。到醫院檢查,往往有胃炎、胃食管反流的毛病。這怎麼回事啊?肝屬木,脾胃屬土。肝火旺盛以後,木就克土,導致脾胃受傷,胃氣不降,於是出現胃脹、胃痛、嘔吐、反酸等現象。

說這些,此時此刻的您,是不是感覺特別眼熟呢?

沒錯。這樣的一組癥候,在當代人身上是特別多見。一方面,因為家庭、工作等方面的壓力,憋了一肚子火;一方面又無處宣洩,之能強顏和順。結果,就是肝鬱化火,影響胃氣的通降,表現出來就是一邊生悶氣,一邊反酸胃痛,胸腹脹滿,整個人別提多難受了。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啊?

現在,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境,一起來感受中醫方劑學世界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是五百多年前,元代大醫朱丹溪先生為後世創下的,化解肝鬱化火、胃氣不降的妙方。它只有兩味葯,出自《丹溪心法》,叫做左金丸。

別小瞧這兩味葯,實際上說道真不少。君葯,是黃連。黃連在這裡什麼作用啊?第一個,清心火。我們都知道,黃連是苦的。苦,能去火。清心火的作用是什麼啊?心屬火,肝屬木。肝木生心火,肝為母臟,心為子臟。中醫有種說法,叫做「實則瀉其子」。

肝火不是旺嗎?好,我拿你的子臟,也就是心作為突破口。通過泄心火的辦法,來瀉你的肝火。這個做法,好有一比,就是面對再猖狂難對付的人,如果能從他的孩子入手,也能將其降服了。為什麼?誰都牽掛、在意自己的孩子啊。孩子高興,他就高興,孩子愁,他就有困難。孩子就是他的弱點。這就是「實則瀉其子」的道理。

其次,黃連可以清胃火。肝火犯胃,胃火因之而生,所以需要黃連來清散。第三,就是黃連可以去肝火。黃連這味葯,本身去肝火的作用不大。但是,朱丹溪先生在它旁邊配了一個吳茱萸,就不一樣了。吳茱萸入肝經啊,它把黃連的藥性引到肝裡面去了。所以,黃連就有了去肝火的作用。

接下來,看吳茱萸。吳茱萸在這裡扮演的雖然是「捧哏」、「配角」,但是作用很重要。除了幫助黃連藥性入肝之外,它還可以很好降胃逆,令胃氣恢復通降的本色,這樣就不至於總是吐酸、惡嘔。

其次,它入肝經,可以散肝鬱、暢肝氣,化解「肝鬱化火」中,「肝鬱」的這個根本問題。當然,吳茱萸以其溫熱之性,大大緩解了黃連的苦寒之性,使得它的藥性不會傷身,不會讓氣機因黃連之苦寒而愈發鬱滯。

感悟

總而言之,這兩味葯的搭配,可以說是非常精妙的,取長補短、相輔相成,交相輝映。現代醫學語境下的急慢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道炎等患者,都有機會用到它。這些都足以證明這張古方的科學性。

當然了,我在這裡說,是為了讓您了解其中的道理,領略中醫之妙。在實際應中,則要複雜得多。醫家常常需要辯證加減。所以,咱們普通人,萬不能拿來就用,而是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加減應用。這是至關重要的。



我是中醫老劉,如果你也對中醫感興趣,歡迎與我交流,微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