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豬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聯展

六畜豬為寶,四時春最新。時光荏苒,冬去春來,農歷己亥豬年悄然而至。

豬是最早被馴化的家畜之一,也是與人類生活最貼近的自然物種。豬安分守己,憨厚老實,對周邊世界有益無害,尤以其豐厚的體質,給人們帶來物質享用和經濟富足。古往今來,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將豬幻化為驅邪化吉、招財送寶的吉祥形象,並將其列為十二生肖之一,豬也被賦予了不少佳號別稱,有豕、烏金、天蓬等。

值此豬年新春到來之際,中國文物報社聯合20多家文博機構,甄選數百件以豬為題材的文物、藝術品和珍貴標本,推出“金豬拱福——己亥新春生肖文物聯展”。謹以此展覽,祝願人們在中國傳統生肖豬年裡富足美滿、吉祥如意。

有豕於家——從野豬到家豬

犬有守夜之義,豬有庖廚之用。

豬在動物分類學上屬於哺乳綱偶蹄目豬科動物。它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根據飼養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野豬和家豬。野豬是雜食性動物,體格強壯,奔跑迅速。家豬是被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由野豬馴化而來。目前所知的我國最早的家豬出自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 年左右。豬世代陪伴人們的生活,逐步成長為六畜之一。漢字的“家”,意指“宀”下有“豕”。一個“家”字,蘊含了千百年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黎民百姓共同尊崇的習俗與文化。

回望豬的馴化之路,探尋豬與人類相依相伴的歷史足跡,可使人們升華對大千世界、萬物生靈的思緒幽情,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強化敬畏茫茫自然、善待地球物種、愛護生態環境的公益意識。

槐豬 自然標本 北京自然博物館藏

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 豬頜骨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磁山遺址出土 邯鄲博物館藏

豕旁文字(書寫者:郝建文)

富貴烏金——文物藝術品中的豬

豬入門,百福臻。

古人認為:豬一身是寶,用處良多,飼養可以致富,將其稱為“烏金”。在沒有文字之前,古人曾經通過繪畫和雕塑等形式,表現豬的意象。紅山文化遺址出土豬頭龍身的玉豬龍,雕工精細,形象完整,反映當時人們認為豬和龍一樣,都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動物。古人還常用珍貴稀少的青銅、玉石雕琢帶有豬形象的禮器,可見自古以來,在人們的思想世界中,豬一直是為人所祭祀、崇拜的瑞獸,象徵著力量、財富和權力。直至近現代美術作品中,仍有不少豬的造型,作為吉祥形象,受到世人的喜愛。

豬神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野豬和龍、虎一樣是威武、勇猛的象徵,人們對它充滿恐懼、喜愛和崇敬。傳說中上古的豨(xī)韋氏具有開天辟地的本領,根據學者考證,豨韋氏是一種具有神力的豬。紅山文化中發現的標誌性器物玉豬龍也說明了古人對豬的崇拜。《史記·天官書》記載:“奎曰封豕,為溝瀆”。奎星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由十六顆星組成,將它們畫線連接,形狀如一雙頭連體豬。《山海經·海外西經》描述這樣的豬神為:“並封在巫鹹東,其狀如彘,前後皆有首,黑。”歷代筆記小說中更是保留了大量關於豬為水神、雨神、雷神的記載。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豬紋陶缽 浙江省博物館藏

祭祀之豬

豬在古代祭祀活動中充當著重要角色。商周時期,無論“太牢”或“少牢”中,都含有豕。豕是士以下平民祭祀祖先時主要的祭品。所謂“陳豕於室, 合家而祀”,正是“家”字的本意。而墳塚的“塚”也是對葬豬習俗的形象寫照。漢代以至南北朝墓葬中廣為流行的滑石豬,是遠古葬豬習俗的孑遺。唐代中後期以後,很多墓葬裡都出現了鐵豬,均放置在墓室前角上, 這種習俗在中原一直沿襲到元代。至今我國廣東、湖南等地還有用豬祭神靈、祭祖先的習俗。

東晉 炭精豬形握 甘肅省嘉峪關市觀蒲大隊出土 甘肅省博物館藏

六畜之豬

豬作為六畜之一,是農業社會中的主要家畜。我國的養豬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據史書記載,在漢代以前,豬主要以放牧的方式飼養,隨後逐漸演變成放牧與舍飼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漢代是養豬業發展的重要時期,相豬技術已經成熟且出現了以相豬聞名的人物。《史記·日者列傳》記載:“留長孺以相彘立名。”漢墓隨葬明器中常見豬與豬圈構成一個整體,圈又與廁所相連,顯示出那時已經注意養豬的積肥作用。隋唐時期,養豬成為農民維持家計、增加收益的一種重要手段。唐《朝野僉載》中記載,洪州(今江西南昌)“有人畜豬以致富,因號豬為烏金”。

晉 青釉豬圈 故宮博物院藏

生肖亥豬

十二生肖中,豬處於末位,與十二地支中的“亥”相對應。關於“亥”與“豬”相配,有多種說法,一種是根據動物活動時間來確定,亥時對應夜晚21時至23時,正是豬睡得最熟,生長最快的時候。還有一種說法是與星辰崇拜有關,以十二辰對二十八宿,亥的位置在室宿、壁宿,關於二十八宿神,有“室火豬,壁水腧,亥也”之說,所以亥屬豬。

唐 彩繪豬首人身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藝術之豬

豬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連,古人在繪畫、雕塑中常將豬作為一種重要的吉祥形象加以表現,或肥碩溫順,或健壯威猛,其形象也反應了當時的畜牧業發展水準和人民的生活狀況。作為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和表現,近現代藝術家也常將豬作為繪畫內容,徐悲鴻還曾寫有七絕“神靈無術張皇甚,沐浴薰香畫墨豬”。

齊白石 《小豬圖軸》 吉林省博物院藏

天蓬值歲——民俗文化裡的豬

大聖除妖天佛路,天蓬值歲兆豐年。

《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化身的豬八戒廣為人知,是民俗世界裡最著名的豬的形象。此外,在民間美術中,豬的形象和意趣也作為吉祥、富貴的化身被人們廣泛傳播。在剪紙、皮影、年畫、泥塑、面塑以及民間服飾中,豬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俗謂“肥豬拱門來,一定能發財”。民間藝術中“肥豬拱門”的圖畫,長久以來更是表達了尋常家庭對豬送來福祉的美好期盼。

民俗文化世界中形形色色、千姿百態的豬,既融匯了人們對財富、吉祥的願景,也凝結了民間藝術家們的創作智慧和審美意趣。

良豕賀歲

憨厚可愛的豬形象經常出現在民間美術中,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之一。每逢新春佳節,天津、河北等地流行張貼“肥豬拱門”“金豬送財”剪紙,祈求富足美滿。北方有的地區新年蒸面花、藝人捏的面人中也不乏豬的形象。陝西鳳翔、寶雞一帶還有給孩子製作豬形枕、豬頭鞋、豬頭帽的習俗, 寄托著家人對孩子的美好祝福。此外,由豬“撲滿”衍化而來的各種豬形存錢罐至今仍寓有勤儉持家、財源廣進之義。

陝西安塞徐桂花農民畫《豬》 中國美術館藏

淨壇使者

數百年來,豬八戒的形象伴隨著《西遊記》的傳播而家喻戶曉。他本是管轄天河的天蓬元帥,因對嫦娥非禮而被貶,錯投胎變豬後在福陵山雲棧洞為妖,後皈依佛門護唐僧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封為“淨壇使者”。豬八戒身上有著好吃懶做、貪財好色等缺點,時常作為批判的形象出現於民間作品之中,比如四川綿竹年畫《三猴燙豬》、河北武強年畫中豬八戒捉迷藏的畫面等,這些作品構思巧妙,形象生動,情節幽默,在歡愉中令人深思。

曲桂蘭剪紙《豬八戒背媳婦》 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指導部門:

國家文物局

聯展部門:

中國文物報社 河南博物院 遼寧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 河北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 福建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 甘肅省博物館 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 廣西民族博物館 西安博物院 常州博物館 晉江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 長沙博物館 寧波博物館 寧夏固原博物館 桂林博物館 邯鄲市博物館 吉林省博物院 重慶自然博物館 上海大學錢偉長圖書館

圖片支持部門:

故宮博物院 中國美術館 湖南省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浙江省博物館 內蒙古博物院 首都博物館 北京民俗博物館 天津楊柳青年畫社 北京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東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聯盟

編輯:王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