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與自由」不是放任不管:當孩子調皮、不聽話…媽媽怎麼做?

自己的孩子搶別人東西,

兩人產生了衝突或情緒失控怎麼辦?

一位家長朋友說:「如果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別人要拿回來,或者弄得別人孩子大哭,我應該在旁邊靜觀其變?等打起來了再介入?

這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也是很多家長朋友都關心的。畢竟,誰都不想看到場面失控,處理兩個嚎啕大哭、扭作一團的小朋友,大概是天下父母最頭疼的事了。

但其實,小朋友的智慧往往超乎我們想像,很多時候,衝突都是在父母腦海中的,並不會真的發生,小朋友會用自己的辦法在嚴重衝突產生之前就把它製止或化解。

有一次,糰子在遊樂場玩時看到了一個小哥哥手裡拿著剛買來的毛絨玩具,上前就要搶,小哥哥一把抱住自己的玩具,並且瞪著糰子大吼:「It』s mine!(這是我的!)」糰子見搶不到,只好悻悻作罷,轉頭去找其他樂子了。

還有一次,我們去公共圖書館玩樂高,糰子最喜愛的一隻小綿羊當時在另一個小哥哥手裡,糰子看到後就想去拿過來。那個小哥哥大概六七歲的樣子,他看到糰子伸過手來,就一個轉身,讓糰子撲了個空。糰子再上去搶,小哥哥拔腿就跑,兩個人就圍著樂高的桌子追逐起來,你追我趕,哈哈大笑,很快就忘了最初是為什麼追逐了。那個上午,六七歲的小哥哥和一歲半的糰子成了最好的玩伴。

當然,除了這些比較圓滿的結果,肯定也會有時候情況失控,對方孩子或兩個孩子嚎啕大哭,這種時候如果還讓我們不去幹預,臣妾做不到啊!幸運的是,我們不需要袖手旁觀,事實上,我們可以大有作為。

具體怎樣作為呢?我想分享發生在糰子身上的一件事,這件事徹底改變了糰子後來的行為模式。我也要感謝當時遇見的那位爸爸,他的智慧處理方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那天,我帶著糰子在公園的沙坑裡玩。沙坑裡有很多挖沙的玩具,都是公用的。糰子玩了一會兒自己手裡的,覺得沒意思,轉頭看到旁邊小姐姐手裡的大鏟子很有趣的樣子,就起身伸手去拿。姐姐不給,用手擋了一下糰子,糰子一屁股坐在了沙坑裡,又頑強地爬起來,繼續去搶。經過幾個回合,終於,趁姐姐一個不注意,糰子一把把鏟子搶了下來。

小姐姐其實也不過才四五歲,哪裡受得了這委屈,立刻放聲大哭,一邊哭一邊對著沙堆連踢帶打。糰子也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又有些害怕地看著嚎啕大哭的小姐姐。我想,他那一刻一定也是困惑又無助的,就像在上篇文章中我引用的湯普森博士的話,一兩歲的孩子就是雙重標準: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他一定不理解:為什麼我去拿「我的」東西,會把你惹哭了?

當時場面也是相當尷尬了。我受不住壓力,準備上前讓糰子把玩具還給姐姐。這時,一直在旁邊的小姐姐的爸爸微笑著製止了我,讓我看他怎麼做。

小姐姐的爸爸蹲下身,摟住大哭的女兒,先是在她頭髮上親了一下,然後一邊撫摸她的後背,一邊說:「寶貝,那個小朋友搶了你的鏟子,你很傷心是不是,爸爸知道,你非常喜歡那個鏟子,你還沒有準備好分享給其他小朋友玩,爸爸知道。」就這樣,這位爸爸耐心地安撫了一分多鐘,他的女兒從大哭變成啜泣,最後停了下來。

爸爸又問女兒:「爸爸能為你做點什麼呢?如果你需要,爸爸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把玩具要回來。或者,你想自己去要?又或者,這裡還有一個沙車,爸爸記得你也很喜歡,或許你想先玩這一個?你覺得呢?」

小姑娘認真思考了一會兒,說:「算了,那個鏟子我已經玩了好久了,讓給他好了。這個沙車也不錯,爸爸你跟我一起往車上裝沙吧。」

於是,父女倆一起埋頭裝沙去了,留下我和糰子在一旁目瞪口呆。糰子呆的是這個姐姐怎麼剛才還在哭,一轉眼就好了,我呆的是這位爸爸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所以,總結一下,如果孩子衝突升級情緒失控,怎麼辦呢?

第一步:安撫情緒,而不是解決問題。

往往在發生衝突時,我們想做的都是儘快解決糾紛,我們相信,一旦問題解決了,孩子的情緒自然也就好了。但現實是,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糾紛沒有一個絕對公正、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即使有,孩子也不一定願意接受家長的辦法。

而且,孩子也不需要家長替他們解決問題,他們需要的是家長看見並安撫自己的情緒,當他們情緒平靜下來時,往往自己就會形成解決辦法。情緒和問題,這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家長的角色,不是問題解決者,而應該是情緒的支持者。

情緒支持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不論被搶的是自家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假設是自己的孩子搶了另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大哭,我們可以做的是:走到那個孩子身邊,蹲下來,如果可以拉著他的手或輕拍他的肩,共情他的感受,關切且輕柔地對他說話,說話的具體內容可以參照上文的爸爸。

如果對方家長在場,情緒支持同樣適用於對方家長:「孩子哭得這麼傷心,您一定心疼壞了。」視對方家長情緒和能力,可以考慮邀請她一起安撫孩子:「您願意握著孩子的手嗎?」

我非常喜歡的心理諮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葉月幽曾說:「透過事件本身,不做任何評判,而是去看到所有人的感受,這一點難能可貴。」「道理是冷冰冰的,感受卻能連接彼此。」

在孩子搶了別人的東西把別人搞哭這件事上,如果我們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手足無措,看到對方孩子的傷心,看到對方家長的心疼,願意去關注他們的感受並給他們情緒上的支持,那這場衝突就更有和平解決的可能。

第二步:提供選擇,而不是替孩子做決定。

很多時候,當孩子平靜下來時,自己就能想出問題的解決辦法。但如果確實還需要家長的建議,我想可以像那位爸爸一樣,給孩子幾個選擇。但孩子選不選,選哪個,都由孩子自己決定,我們做的僅僅就是提供備選方案,而不是明示或暗示孩子應該怎樣選。這樣,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同時又有了自己處理事情的自主度和力量感。

這就好像秘書與老闆的關係,家長做秘書,給當老闆的孩子提供信息和可以選擇的方案,但老闆最終怎樣決定是老闆的事,秘書就不需要操心了。

同樣,不論被搶的是自家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這點都同樣適用。如果是別人孩子被搶,我們則更需要清醒的理智,盡量避免被「我得給他主持公道」或「我要讓他放我孩子一馬」這兩種想法誘惑。孩子天生都是真善美的,只要我們願意站在他的立場真誠地看到他的感受,尊重他的選擇,他們通常都是很講道理的。

總結一下,自己的孩子搶別人東西,兩人產生了衝突或情緒失控怎麼辦:

1. 在問題解決方面,堅持尹老師的「三不」原則,盡量允許孩子按自己的智慧處理問題;

2. 在情緒疏導方面,給孩子最真誠的支持,看見並共情孩子的感受;

3. 如果確實需要建議,做「秘書」不做「老闆」,隻提供意見參考,不替孩子做決定。

孩子在公共場合的行為已經侵擾到了他人,

或者擾亂了公共秩序,也不管嗎?

一位家長朋友問:「孩子在海洋館拍打企鵝的玻璃窗,怎麼處理?」這也是一類常見的問題。當我們決定要給孩子自由時,往往會困惑:「自由」與「放任」的邊界在哪裡?不論孩子做什麼,我們都聽之任之嗎?哪怕他已經侵犯了別人的利益,擾亂了公共秩序?當然不是。其實,尹建莉老師早已給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尹老師說:「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同意孩子去做一切願意做的事情。」也就是說,自由的底線就是道德和安全。

我的理解,道德就是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安全就是不傷害自己的利益。比如說,許多一兩歲的小朋友都喜歡一個遊戲:玩衛生紙,把一卷衛生紙從頭扯到尾。在自己家裡這當然沒問題,扯下來的衛生紙還可以再收集起來用作其他用途,也不會太浪費。但是如果小朋友想在公共衛生間裡把一卷衛生紙都扯下來,自然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利益,是需要家長引導的。

具體怎樣引導?一個小訣竅就是:淡化不應該做什麼,告訴孩子可以怎樣做。以上文的衛生紙為例,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寶貝,這卷衛生紙其他人還要用,來,我們把它放回來。」之所以要淡化「不應該」做什麼,是因為小年齡的孩子正在發展自己的力量感和獨立人格,一個表現就是:你越是不允許他做的,他越是要去做。所以你告訴他「不能扯衛生紙」,他就更加興緻勃勃地去扯。而當你告訴他「你可以做這個」,那他往往很樂意去試一下,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做到父母說的這件事。

回到家長提問的孩子在海洋館拍打企鵝玻璃窗的問題。我們就可以這樣做:蹲下來握住孩子的手,對他說:寶貝,你想跟企鵝打招呼,想讓它看到你,是不是?來,我們可以一起跟它揮手,輕輕地呼喚它「小企鵝,快到我這裡來!」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自己的心願被父母看到了,並且父母願意支持他,還給他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去實現自己的心願,他自然也就不會執著於用拍打玻璃窗的方式來吸引企鵝注意了。

孩子的行為嚴重失當,

並且已經成為常態,

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怎樣辦?

這一類問題是第二類問題的升級版,孩子由偶爾的不恰當行為發展成持續的行為問題。比如,一位家長朋友問:孩子屢屢擾亂班級紀律,導致課堂教學無法進行,媽媽是否還可以不乾預?類似的,如果一個大孩子依仗自己力氣大,總是搶小朋友的玩具,或者佔據所有玩具不給小孩子玩,怎麼辦?

這些情況下,家長當然要乾預,但不是簡單粗暴的製止孩子,而是要從了解孩子的內心開始。當孩子屢屢擾亂班級紀律時,他是在尋求什麼,或者反抗什麼?如果孩子總是搶佔玩具,他是在守護什麼?

我在多年的教學中也遇到過不少會在課堂上擾亂紀律的學生,當深入了解他們時,會發現這些孩子往往出自兩種家庭:一種是家長疏於關照孩子,孩子沒有從家庭裡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還有一種是家長過於嚴苛,時時事事都要對孩子進行管控。

第一種家庭裡,家長或許是因為工作忙,或許本身就屬於「愛無能」,無法給孩子積極有效的回應,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到其他人那裡尋求愛和關注。在課堂上擾亂紀律,就是他在向老師和同學尋求關注的方式,他希望能有人看到他、回應他,哪怕是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也是一種連接,也比生活在無人回應的孤島上要好。

第二種家庭裡,父母事無巨細的管教、評價,甚至批評、指責,讓孩子厭倦無比。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力在被父母扼殺,而求生的本能讓他反抗父母的權威,以及一切的權威。在學校中,老師就是權威的化身,那麼在課堂上擾亂紀律、反抗老師就是他們捍衛生命尊嚴的方式。

搶佔玩具也是一樣的道理。當孩子用這種激烈的方式捍衛玩具所有權時,就是在提醒我們反思: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物權是否得到了尊重?是否常常被強迫分享?或者,除了玩具,孩子有沒有其他途徑體會到父母的愛?父母會傾聽、陪伴他嗎?父母會常常擁抱、讚賞他嗎?還是只是用買玩具、給錢來打發孩子?當孩子只能從玩具這裡感受到父母稀薄的愛,那玩具就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會被他緊握不放。

所以說,擾亂紀律、搶佔玩具只是一個表象,批評、懲罰或許可以讓當下的行為停止,卻不會有長遠的積極影響。如果我們願意傾聽孩子行為背後的呼喚和渴求,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孩子不跟人爭搶,

害怕別人怎麼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生氣質,有的孩子生來樂天、勇敢,在維護自己的利益時毫不含糊,而有的孩子就更加謹慎、小心,不願意與人發生衝突。這些謹慎的孩子通常思維縝密、做事周全、犯錯少,同時,他們在面臨新的環境時,也會需要更多時間去熟悉,等他們確定環境是安全的之後才能放得開。

如果我們的孩子是這種謹慎型的,那我們會看到,他們很少會跟別的孩子爭搶,甚至,當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打鬧時,他也不會參與,而是會花很長的時間在旁邊觀察。如果我們急不可耐地催促或批評他們:「快去跟小朋友一起玩兒呀」,「他搶了你的東西你怎麼也不知道搶回來,真沒用!」效果只能適得其反,讓謹慎型的孩子更加退縮。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靜待花開」,允許他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選擇參與或不參與小朋友的活動,以及參與的程度和節奏。只要我們有耐心,他們總能發展出自己的社會性。畢竟,是否爭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否在關係中感覺舒適並獲得滋養。

除了天生氣質,家庭養育環境在這方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在外面能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權益,那在家裡我們就需要給他許多機會來鍛煉這項技能。這就好比練武術,如果孩子平常從沒學過、練過武術,怎麼能寄希望於他在外面遇到惡人時用武術防身呢?

在家練習這項技能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比如,孩子不喜歡吃某一樣蔬菜,家長卻以蔬菜有營養為由,威逼利誘孩子吃下去,或者孩子已經吃飽了,家長卻仍然追在後面再喂一口,或要求孩子必須吃完碗裡的飯,不能浪費,那這就是在壓製孩子的自由意志。孩子收到的信號就是:我的身體帶給我的直覺不可信,我的想法、感受不重要,我沒有能力捍衛自己的權利。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無法為自己做主,他就會一次又一次地接收到「我不行、我沒有這個能力」的信號。等他走出家門,需要與他人相處並且捍衛自己的權利時,他自然也就做不到。在家裡孩子是怎樣被父母入侵邊界的,在外面別人就會怎樣長驅直入,在孩子的主權領土上肆意妄為,而孩子並沒有能力反抗,因為他的這項能力從來沒有被允許發展過。

所以,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在遇到不公平、不合理的挑釁時能勇敢地站起來維護自己,那我們就要允許他在家裡也能維護自己。當他說「我不吃!」,就真的可以不吃,當他說「我不要!」,就真的可以不要,當他說「我不做!」,就真的可以不做,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日後他面對別人的入侵,也可以堅定地說出:「不可以!」

作者介紹

宏子,「尹建莉父母學堂」特約作者&主播,高中教師,家庭教育和蒙氏教育愛好者和研習者,家有男娃一枚,現居美國新澤西。堅信育兒即育己,堅持學習最優秀最先進的育兒理念,願意將自己的育兒心得與更多人分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