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對美國股市到底有多少誤解?

來源:堯望後勢

作者:張啟堯,胡思雨

核心觀點

前言:

自2009年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美股已持續上漲近10年,為歷次牛市之最。在世界經濟復甦勢頭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近期美國經濟強勁增長護持投資者信心不減,全球資金蜂擁下,美股仍在刷新著歷史新高。然而,站在這個時點,美股還剩下多少性價比及上行空間,是值得投資者重新考量的問題。

本篇報告,針對市場對美股常見的幾個誤解一一分析,力求以客觀數據和歷史規律為準繩,為投資者還原美股市場當前的真實狀態:

★ 誤解一:美股牛市看不到頭,能長期持續

事實:美股牛長熊短,但最長也未過“十年之癢”。美國股市行情在多數情況下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演,經濟自有其運行周期,美股也一樣。

誤解二:美股仍便宜,是價值投資典範

事實:無論橫向或縱向比較,美股已經不便宜。縱向來看美股估值已從底部抬升較多,橫向來看美股估值較主要市場為高,從行業看美股各行業估值水準也不算低。

★ 誤解三:美股牛市,尤其在加息周期中,主要依賴盈利驅動

事實:本輪美股牛市,估值也是重要驅動力,即使在15-17年的加息周期中,估值依然持續上行。當前,隨著利率的持續抬升,美股的估值頂大概率已經出現。雖然2018年以來驅動力再次輪換至盈利,但內在動能已出現變化,更多在依靠部分行業、公司的拉動以及股票回購的支撐。

風險提示:1、本輪美國經濟向上周期持續時間超出常規;2、美國加息趨勢出現轉變,更極端的情況下甚至轉至再次大幅降息。

報告正文

自2009年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美股已持續上漲近10年,為歷次牛市之最。其中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由前期低點漲超300%,納斯達克指數更漲超500%。在世界經濟復甦勢頭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近期美國經濟強勁增長護持投資者信心不減,全球資金蜂擁下,美股仍在刷新著歷史新高,投資從未變得如此簡單。然而,站在這個時點,美股還剩下多少性價比及上行空間,是值得投資者重新考量的問題。

本篇報告,針對市場對美股常見的幾個誤解一一分析,力求以客觀數據和歷史規律為準繩,為投資者還原美股市場當前的真實狀態:

誤解一、美股牛市看不到頭,能長期持續

以標普500指數為參照,1928年至今90年間,美股共經歷14波牛市,本次牛市自2009年3月開始,至今延續時間已超越此前1990年10月至2000年3月的記錄,漲幅也已超過330%,為歷史第二高。

回顧美國過去所有牛市行情,美股尚未能出現持續時間超過10年的超長牛市,其原因在於美國股市行情在多數情況下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演。從過去70年的經驗來看,經濟學的理論在美國得到了較為完美的實際展現,美股市場整體上成為美國經濟走勢的一個先行指標,而資本主義體制下經濟運行中自然存在的小周期,則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經濟難以保持長期向上趨勢,這也導致美股行情同樣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

結論一:美股牛長熊短,但最長也未過“十年之癢”。美國股市行情在多數情況下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演,經濟自有其運行周期,美股也一樣。

誤解二、美股仍便宜,是價值投資典範

2018年以來,隨著EPS的再度走高,美股上漲持續,收益在主要市場中排名靠前,美股仍是股票資產配置中的絕佳選擇。然而鑒於當前美股估值已處於較高水準,往後看其配置價值整體是在下降的。

縱向對比來看,當前美股PE估值正處在1954年以來,平均PE向上一倍標準差附近,較前期底部已抬升2倍標準差,根據歷史經驗,歷次牛熊期間PE估值變動基本不超過3倍標準差,美股估值抬升空間可能已經有限;

橫向對比來看,全球主要市場PE估值大多處在2005年以來的較低位置,僅美國、印度等市場仍保持較高估值水準,市場輪動之下,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的性價比將愈加凸顯;

分行業來看,美股能源、可選消費、公用事業、醫療保健等行業相對估值均處在2000年以來的75%分位線以上,估值水準已經較高。同時,剩餘的各行業除電信行業以外,也已處在中位線之上,估值水準也不算低。

結論二:無論橫向或縱向比較,美股已經不便宜。縱向來看美股估值已從底部抬升較多,橫向來看美股估值較主要市場為高,從行業看美股各行業估值水準也不算低。

誤解三、美股牛市,尤其在加息周期中,主要依賴盈利驅動

過去10年美股牛市的驅動力經歷了幾次輪換。通過對美股上漲的動力的拆解,可以發現截至目前,本輪美股牛市上漲可以大致分為3個階段:

1)09年內危機衝擊下的估值拉動時期。2009年年內,儘管企業盈利狀況在金融危機衝擊下繼續惡化,但市場已逐漸走出危機後的陰霾,估值拉動下指數開始底部抬升;

2)10-13年危機影響漸消的盈利推動時期。2010年至2013年期間,隨著經濟逐漸走出衰退開始回暖,企業盈利快速上升,推動市場繼續上漲並實現估值切換,奠定了此輪牛市漲幅近;

3)14-17年,儘管美國逐漸進入加息周期,全球利率轉捩點也隨之出現,但美股估值反而仍在持續擴張。2013年後美國經濟強勢復甦,帶動全球資金持續湧入。期間EPS穩步上升,但增長率變化不大,市場上漲的主要動能為估值的提升。

18年後上漲動能再次轉為EPS拉動,但內在動能出現了變化:

1)由全行業推動轉為個別行業推動。從各行業對於市場上漲的貢獻來看,2017年後市場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資訊技術、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行業,合計貢獻了8成以上的漲幅;

2)由普漲變為依靠少數企業拉動,比較典型的就是FAANGs企業對於標普500指數上漲的貢獻在2017年後再次出現較大幅度的上升;

股票回購對EPS提升貢獻較大。201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了“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下調企業海外盈收轉入美國時的稅率,帶來海外利潤回流,推動美股回購升溫。

結論三:本輪美股牛市,估值也是重要驅動力,即使在15-17年的加息周期中,估值依然持續上行。當前,隨著利率的持續抬升,美股的估值頂大概率已經出現。雖然2018年以來驅動力再次輪換至盈利,但內在動能已出現變化,更多在依靠部分行業、公司的拉動以及股票回購的支撐。

注1:FAANGs即以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等為代表的高增長的高科技公司,此處為可比性故,取用Apple、Amazon、Nvidia、Alphabet、Netflix和Facebook這6隻標普500成分股進行計算。

注2:根據美聯儲的測算,持有海外現金最多的15家公司所持海外現金總計約佔標普500成分企業所持的80%,同時也佔它們所有現金(國內+國外)的80%左右。詳見Michael Smolyansky, Gustavo Suarez, and Alexandra Tabova , U.S. Corporations' Repatriation of Offshore Profits, 2018

總結

1)美股牛長熊短,但最長也未過“十年之癢”。美國股市行情在多數情況下是對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演,經濟自有其運行周期,美股也一樣;

2)無論橫向或縱向比較,美股已經不便宜。縱向來看美股估值已從底部抬升較多,橫向來看美股估值較主要市場為高,從行業看美股各行業估值水準也不算低;

3)本輪美股牛市,估值也是重要驅動力,即使在15-17年的加息周期中,估值依然持續上行。當前,隨著利率的持續抬升,美股的估值頂大概率已經出現。雖然2018年以來驅動力再次輪換至盈利,但內在動能已出現變化,更多在依靠部分行業、公司的拉動以及股票回購的支撐。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