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觸目驚心的校園霸凌,拿什麽來保護孩子?

看點校園霸凌案件頻發,放心校園如何打造?德威國際教育集團,在預防霸凌和校園安全上,一直走在前面。今天,德威國際兒童權益安全保護總監John Todd先生,和我們分享學生、學校與家長,應當如何面對校園霸凌。同時,我們也能借鑒美國與芬蘭的相關措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

前兩天,深圳一所學校爆出,30多名小學生排隊被班長毆打,男生被扇耳光,女生被腳踢。

孩子們反映說,這樣的毆打已經不止一次了,一直被威脅不準告訴家長。

令人吃驚的是,面對這樣的惡劣事件,班主任居然表示自己毫不知情,並且認為班長的這些行為很正常。

如果搜索霸凌相關的新聞,我們會發現,更多觸目驚心的案例。

2016年兒童節這一天,青海省海東市一名初中學生,因為受不了同學的欺凌,喝下一整瓶劇毒農藥,結束了自己年僅15歲的生命。

溫嶺一名女學生,被同學整整“言語霸凌”了十年,導致她學業被毀、重度抑鬱,不得不退學。多次自殺被救後,她絕望地表示,自己的一生已經被毀。

面對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這些孩子,在一開始沒有得到有效的幫助?為什麽學校和家庭,都沒有及時發現這樣的霸凌行為?

當然,也有很多家長存有僥幸心理,認為霸凌事件,只會發生在落後的學校裡,也只有那些“壞孩子”才會有霸凌行為。

可是真的如此嗎?

德威國際教育集團兒童權益安全保護總監John Todd先生,作為這所老牌國際學校“安全問題掌門人”,他斬釘截鐵地表示:

“校園傷害,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所學校,任何一位普通學生身上。要知道,每個孩子都可能不夠友好地對待彼此,這不分種族、身份和經濟地位。”

在反霸凌和校園安全問題上,德威,一直以來堪稱“典範”。

它將《校園安全保護政策》(Safeguarding Policy)作為重中之重,發起了“說出來,遠離危險”(Speak out and Stay Safe)的全方位兒童保護,並將安全培訓覆蓋到每一位教職工。

官網截圖

儘管目前對“霸凌”的定義是:“一段時間內重複進行的身體或心理上的攻擊性行為”。

但是Todd堅持認為:只要一個孩子強迫另一個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稱為霸凌。

“霸凌不分程度、不管是否屬於持續傷害,哪怕只有一次欺負性行為,也要引起重視”。

他將現有的校園霸凌,分為四種類型:身體虐待、心理傷害、性侵、以及忽視。

其中,除了拳腳相加的身體虐待,最容易忽視的是冷嘲熱諷、謠言、被集體孤立等更為“微妙”的攻擊方式,而這種“心理傷害”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

John Todd

“孩子的安全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兩方面努力”。

我們採訪了John Todd,和這位著名國際學校的“安全問題掌管人”,聊一聊“德威有哪些經驗”,以及作為父母可以做些什麽。

對霸凌大膽Say No

梳理很多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我們會發現,所有問題都是循序漸進、愈演愈烈的,所以防微杜漸很重要,在一開始遇到不合理的對待時,就要鼓勵孩子說出來。

很多霸凌的受害者,他們都曾錯過至少兩次的求助機會:

第一次是霸凌行為發生時,他們沒有擺出強硬的態度,大膽地對霸凌者Say No;

第二次是霸凌事件發生後,他們可能因為害怕、恐懼等各種原因,悶著不說,不敢尋求學校甚至家長的幫助。

這樣一來,就會讓霸凌者更加有機可乘,變相地鼓勵和容忍了霸凌的行為。

為此,Todd提出,校園安全保護最重要的是,從以下兩方面出發,讓孩子有應對霸凌的能力。

1. 培養批判性思維,大膽Say No

Todd表示,如果一個學生,他在面對霸凌問題,或者一切不合理的要求時,不敢反抗,甚至不敢拒絕say no,這可能和他一直以來受到的文化、教育有關。

一般來說,強調“集體”“服從”等價值觀念的亞洲孩子,往往更難於say no,他們更傾向於聽從於老師、父母的權威指令,這也使得他們在面對強者的霸凌時,從心理上就已經屈服。

Todd舉例說,在香港的一所學校裡,研究人員觀察孩子們會如何對待教室的規定。

最後一節課,老師讓每個孩子都站在自己的桌子上。“這顯然會有危險性,但是所有的孩子都照做了,爬上了桌子,居然沒有一個孩子對這個不合理的要求,提出反對和質疑。”

雖然文化觀念的影響,不可避免,但是,對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卻是抵製這一影響的有力武器。

無論是IB國際課程,還是“兒童哲學課”,都在提倡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這種辯證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在面對不合理的對待和要求時,擁有思考和質疑的習慣。

“他的行為合理嗎?我需要照做嗎?為什麽他可以這樣對待我?”當學生停下來,多一些思考,會避免很多潛在的危險,也能增強他們作為監視者,抵製霸凌的勇氣。

Todd還提出了“理性拒絕”的概念

“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你覺得不安全,完全可以對包括父母在內的成年人Say No!對那些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對待,都能大聲說,Stop!”

2. 提倡一種“Speak Out”的校園文化

無論是學生之間的霸凌,還是任何形式的校園傷害事件,都只能在暗處滋生,一旦被發現,暴露在“陽光下”,就會變得不堪一擊。

在德威學校,正在提倡一種“Speak Out and Stay Safe”的校園文化,鼓勵孩子們遇到任何問題,或者看到任何欺凌事件,都要大聲說出來。

只要有需要,孩子們可以和任何人交談。他們可能是輔導員、班主任、學校顧問,也可能是保安、保潔員等後勤人員。

當然,我們還提供了一種在線渠道,學生可以很方便地通過學校官網上的紅色按鈕,匿名留言。”

為了提醒孩子們“Speak Out”,德威校園裡到處都有這樣的標誌,上面寫著“如果你需要,請告訴別人”;很多角落裡,會貼有一張讓學生去放心交談的名單,上面有工作人員的照片、名字、電話號碼、電子郵件……

“我們希望提供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和渠道,讓孩子可以聯繫到我們。”

Todd笑著說,曾經一段時間,學校洗手間裡甚至直接貼了自己的照片,上面寫著:如果你不想和其他人交談,可以直接打電話給John Todd。

作為負責校園安全的“掌門人”,Todd提供的“綠色通道”,更表明了學校鼓勵發聲,對霸凌問題零容忍的態度。

“當孩子找到了我們任何一個人,信任孩子所說的話,並及時匯報,也是我們的首要職責”,Todd強調。

如何將安全問題,融入校園日常?

每當發生一起安全事件,學校就開始高度重視,召開討論會議,緊接著做一周“反霸凌宣傳”……這似乎是很多學校的處理風格。

但是,這真的能解決問題嗎?Todd對此表示懷疑。

“安全問題,如果不能融入校園日常,成為每個人頭腦中的意識,那麽就只能陷入‘發生,治理,再發生’的往複循環,收效甚微。”

那麽,德威是怎樣反霸凌等校園安全問題,變成時時刻刻的警鍾?

首先,不得不提它強大的安全培訓。

每一位校園工作者,當學生找到自己,或者發現學生有什麽異常,都應該知道第一時間該怎麽處理,該去向誰匯報。

因此在德威,需要接受安全培訓的,絕不僅僅是老師,還有保安、司機、保潔阿姨,每個人都是Safeguard(安全保護)系統的一份子。

在這裡,Todd還特別強調了保潔阿姨等後勤人員的重要性,稱他們為守護校園安全的“隱形力量”。

他們可能出現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因而更容易發現一些問題,也是孩子們最容易尋求幫助的對象。

而與此相對應的安全培訓,也必須要接地氣,保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明確知道,自己該怎麽做,而非空喊口號

Todd表示,安全培訓會議上,我們會直接討論校園裡可能會發生的場景。

比如,你看到一個孩子在走廊裡哭,可能發生了什麽?你會做什麽? 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向誰報告?

這需要每一位校園工作者保持警醒和思考。“如果員工這次回答錯了,經過大家討論,他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此外,對教職工提出“不能有的行為”清單。

儘管霸凌常常發生在學生之間,但是老師等工作人員,同樣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

德威有一份“不能有的行為”清單,確保教職工明白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一旦違反其中任何一條,將被毫不留情地開除。

外灘君發現,這份清單規定地非常細致,比如,“老師不能和學生發生不必要的肢體接觸。

Todd解釋說,除了鋼琴課、舞蹈課等教學需要,其他任何形式的肢體接觸,包括擁抱、搭學生肩膀,都是不被允許的。

還有比如,“不能擅自對孩子們進行拍照,上傳到網絡。

這一點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社交網絡上隨手發布的學生照片,都是一種肖像權的侵犯,甚至會有安全隱患。

Todd強調,遵守這樣一份“教師行為清單”,也可以保護老師免受無端的指責和控告,對教師而言,同樣是一種保護。

最重要的是,將安全問題,上升到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出乎意料的是,對安全如此重視的德威,並沒有像外灘君想象的那樣,會開設有一門如何應對霸凌的“具體課程”。

在Todd看來,對霸凌的預防和應對,應該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必須從價值觀出發,營造一種理解、尊重和包容的校園文化,而不是將它作為單獨學習的“課程或任務”。

為了打造更開放的校園文化,從根源上做好安全問題的防範,德威推出了PSHE教育—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個人、社會與健康教育)。

這一教育理念,鼓勵老師和孩子們建立真正積極、信賴的關係,暢所欲言,和孩子們討論欺凌、毒品、酒精、性等各種安全問題,和可能面臨的挑戰。

此外,當孩子犯了錯,不僅要讓家長參與進來,商討對策,也需要深入了解孩子。

“為什麽他會這麽做? 在他看來,這是正常的行為嗎? 因為有人對他們做了這種事嗎?還是因為不開心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

如果能從內在層面,改變孩子的錯誤觀念和認知,這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抵禦霸凌,父母可以做些什麽?

有一句諺語,“撫養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

同樣,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也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Todd提醒父母,如果家庭教育做得好,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應對和避免霸凌問題。

1. 加強和學校的聯繫

孩子在家庭裡的表現,不等於他在學校的表現。

很多有欺凌傾向的學生,在家裡卻表現出另一番樣子,因此事發之後,家長完全想象不到,孩子居然會對別人有身體、言語等方面的霸凌。

同樣,孩子在學校怯懦自卑的一面,家長可能也不知道。

“很多安全問題,就來自家庭和學校的分離,它給了危險乘虛而入的機會。”

Todd提醒家長,與學校保持聯繫很重要,經常走進學校,向老師了解在校表現,可以幫助家長認識更完整的孩子。

同樣,如果學生向學校反映,在家庭受到了傷害或虐待,校園安全保護委員會也有責任打電話提醒父母,和他們討論這件事。

如果家庭問題比較嚴重,親子關係很差,學校可以為父母尋求心理谘詢師,或者兒童行為心理專家的專業幫助。

“總之,支持孩子,意味著學校和家庭必須相互配合,更好地解決問題。

2. 減少對孩子的情感忽視

在校園裡,Todd常問學生這樣的問題,“如果發生了不好的事情,你會去和誰傾訴 ? ”

很遺憾,很多時候,自以為和孩子最親密的父母,往往不在名單上。

這是為什麽?

Todd表示,很多父母雖然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卻很少和孩子敞開心扉的交談,也不能捕捉到孩子的心理變化。

這樣的情感忽視,在家庭中很常見。導致的結果是,哪怕孩子遇到了問題,也不願告訴家長。

“作為父母,你能給孩子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花時間和他們交談吧,和孩子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親密連接。”

在交談中,當孩子傾訴遇到了霸凌,或任何不公正的對待,父母不妨舉一些自己曾經遭遇類似情況,如何表現的例子,幫助他們降低恐懼感,讓孩子意識到霸凌問題,並非只有自己會遇到。

3. 冷靜地處理問題

當霸凌發生在孩子身上,歇斯底裡的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變得更糟,也會加深孩子的恐懼感。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冷靜下來,了解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看看可以采取什麽樣的措施,從中吸取什麽教訓。

“如果一聽到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什麽麻煩,就迅速爆發,走進教室對老師大喊大叫,這只會讓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尊重。”

Todd提醒家長,遇到問題,不妨先和孩子好好聊一聊,再找學校了解情況。

另外,對於低齡兒童來說,父母無疑是生命中最有影響力的人,你的舉手投足,可能都被孩子看在眼裡,為他們的行為方式提供參考。

而對於青少年來說,如果遇到的問題不嚴重,不妨讓他們自主解決,提升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

國際上的反霸凌經驗與思考

校園霸凌問題,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一定的普遍性。美國和芬蘭的反霸凌經驗,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考。

1. 美國在校園霸凌方面的處理

美國全國犯罪預防委員會表示,有多達四分之三的美國兒童曾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

為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加強立法,逐漸降低對“霸凌”的容忍度,並將反霸凌的觸角,延伸到網絡霸凌領域,比如在社交媒體上辱罵、攻擊或披露同學隱私的行為,都被稱為“網絡霸凌”

各州都明確規定了學校在反霸凌上的責任,並將懲罰權交給學校。

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召集家長、老師、學區領導一起開會,制定處理方案;如果情節嚴重,學校可以直接開除學生,甚至要求司法部門介入。

很多美國學校都成立了“學校安全委員會”,充分接觸家長和學生,負責提出計劃、實施計劃及評估學校反霸凌工作是否執行到位等。

這些舉措在美國學校形成一種強烈的氛圍:校園霸凌,零容忍!

為防患未然,美國政府部門甚至開設了一個“反校園霸凌”的網站,學校可以根據網站提供的調查表評估自己學校的校園霸凌情況。

2. 芬蘭學校Kiva全面反欺凌項目

在芬蘭,有為預防校園霸凌而專門研發的Kiva全面反欺凌項目。Kiva一詞,正是芬蘭語Kiusaamista Vastaan(反對欺凌)的縮寫。

芬蘭學校認為,預防校園霸凌,培養同理心至關重要。因此,將焦點從施虐者或受虐者,轉移到校園霸凌行為中最廣泛的群體——監視者,告訴他們該如何表現。

在具體項目中,可能通過角色扮演練習和線上模擬遊戲,讓學生目睹霸凌行為,甚至在課堂上模擬霸凌場景,讓學生對霸凌行為做出自己的選擇。

當然,僅僅選擇與受害同伴站在一邊,是不夠的,芬蘭還會為學生提供安全的策略,教授學生具體如何做。

截至2018年,芬蘭90%的學校(約1500所學校)都已經使用了Kiva反欺凌項目。通過對監視者群體的引導和關注,芬蘭學校的霸凌行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自2009年反霸凌項目大規模推廣以來,芬蘭學校的霸凌事件已經下降了一半左右。

研究人員還發現,連學生的自尊水準和學業成績都有所提高。

如何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校園霸凌?這個全世界都存在的難題,還需要更多學校、家長,乃至政府部門,提高重視,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並將傷害降到最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