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交所頻出辣招嚴打,數千“殼股”命運何去何從?

7月26日,港交所(00388.HK)宣布,將正式修訂《上市規則》關於借殼上市等的規定。本次修訂將於201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本次修訂主要內容包括:發行人不得在控制權變動之時或其後36個月內建議將其全部或大部分原有業務出售或作實物配發。港交所亦可限制發行人不得在實際控制權轉手之時或其後36 個月內進行有關出售或作實物配發。同時,港交所禁止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借殼上市,包括大規模發行證券換取現金,當中牽涉到又或會導致發行人控制權或實際控制權轉變,而所得資金將用作收購及 / 或開展規模預計遠較發行人現有主營業務龐大的新業務等。

(圖源:港交所)

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戴林瀚表示,本次修訂進一步加強《上市規則》有關反收購行動的規定及持續上市準則,有助交易所應對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借殼上市手法,提升對殼股活動的監管。因此,修訂對整個市場是一大進步,而又不會限制上市發行人進行正當的業務活動、業務擴充或多元發展。

將有千股或受影響

在香港市場中,尤其是創業板存在著一大批神奇的股票,人稱“三低股”,它們通常業績、市值、成交都偏低。截止目前,共有1181家公司市值低於10億港元,佔全港股公司數量的48.8%,839家市值低於5億港元的上市公司,佔全港股約34.67%的比重,其中包括377家市值小於2億港元的公司,佔比超過了15%。

除此以外,截至發稿,有487隻股票沒有成交額,佔比約20%左右。成交額介乎0到50萬港元之間的有1429隻,佔比約60%。港股的流動性溢價低,是港股殼公司市值低的主要原因。

而這些小盤股,一方面是鮮有業績支撐,股價長期無人關注,另一方面,當股價步入仙股行列後,股價越低越是無人關注,從而陷入了惡性循環。對於這些市值小、缺乏基本面支撐且不受資金關注的港股尾部公司,市場人士預期未來很可能逐漸遭受淘汰,成為港股市場的棄兒。

有意思的是,在港股行業板塊中建築工程服務類的股票成為了造殼的重災區。格隆匯APP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港股中按港交所行業分類的建築股(非地產)共有185家,其中竟然有88家市值低於5億港元。從這批上市公司的業績經營情況和股價狀況看,絕大部分已經是無人問津,可見奔著“造殼炒殼”目的登陸港股的垃圾公司何其之多。

打掃屋子再請客

自2018年4月港交所上市新政開始實施,在這一年中,香港IPO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小米集團、美團點評、藥明康德等知名企業先後赴港上市。2018年香港IPO市場的繁榮,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港交所銳意進取的改革,以及與內地資本市場不斷的接軌交融。

因此,在這個趨勢下,港股市場的諸多資本亂象注定要被出拳重擊,這是兩地市場的共識。

事實上,港交所近年來針對“老千股”、“殼股”的打擊行動一直未曾停止過,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6月。彼時,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提出,在現有的上市委員會基礎上,新增上市政策委員會和上市監管委員會,這意味著對上市過程的監管更加嚴格謹慎。

在這之後,不斷有新規的消息傳出。2018年6月聯交所發布了《借殼上市+持續上市規則及其他上市條文谘詢文件》。港交所建議對業務不足公司擬進行的反收購活動增加額外要求。另外,港證監官員在去年亦提到“將提高借殼上市以及使用名義股東隱藏實控人行為的審查標準”的舉措。

早年港股市場“炒殼”蔚然成風,甚至“一殼難求”卻是時來已久的歷史遺留問題,其根源還是出在之前香港上市和退市機制的寬鬆和“別有用心之人”鑽空子。

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港股的退市規則不設置成交量、股價等反應市場認可度的量化指標,不設置營收、淨利潤、現金流等反應公司業務質量的量化指標。在港股,被認定成是“現金資產公司”的上市公司會被退市。但是,關於“現金資產公司”的定義模糊,這也導致了港股市場同樣也存在“退市難”的問題,也是一大批“僵屍股”僵而不死的主要因素。

由港交所的諸多動作來看,港股的炒殼之風已經嚴重影響到市場的健康程度,希望是次新規能夠給港股市場帶來更加健康的新天氣。

如何規避踩雷殼股?

目前,港交所對於炒殼的嚴打趨勢已經確定,而於新規實施的10月1日只有2個月的時間,手中握有大把殼的玩家或將在這個時段集中出手,這或將給不幸踩雷的中小投資者帶來損失,由此,如何識別和規避“殼股”也就尤為重要了。

事實上,收據股淪為被內地或者國外資本借殼的案例時有發生,甚至有一些公司在港上市是專為造殼而來的。一般而言,這些殼股的特點是:市值較低,成交不活躍;業務結構簡單,股權集中,在公眾持股等方面僅勉強符合上市資格規定等。

在公司通過IPO獲取上市地位後,控股股東有幾種退出方式:

一是通過抬拉股價後,高位出貨獲取收益同時逐漸散貨退出;

二是通過低價配股供股等方式向下炒的方式來回收割散貨;

三是上市後按殼資源的市場價轉讓控股權,賣殼獲利離場。

近2年來,這三種方式的操控股價行為在港股一度泛濫,成收購散戶們的三大利器,尤其是隨著A股港股互聯互通渠道的開放,一些控股莊家把收割場轉移到了受到內地資本關注的港股通領域,以便收割不明真相的內地投資者。

“炒殼”往往會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表面上看,伴隨“殼”股票股價的飆升,潛伏者皆大歡喜。然而,中小投資者作為無法獲知重組“底牌”的群體,能夠從中分杯羹的是極少數。在借殼過程中,真正確定獲利的,還是那些擬注入資產的持有者們,他們不僅享受到極高的溢價,也獲得了以後自由退出的渠道。而且,“借殼”也為各種內幕交易提供了土壤,在股價的大起大落中,信息滯後的中小投資者更容易受傷。

另一方面,“炒殼”的風行,對於市場發展也是弊大於利。長期以來,不止港股市場,A股市場同樣也存在“炒新、炒小、炒差”的投資文化,垃圾股之所以能成為香餑餑,就是因為各種暴富神話的不斷上演。一些績差股由於存在被重組的“潛力”,價格甚至高過績優股,而市場價值的扭曲,必然會影響市場功能的發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