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個神秘的檔案

  01.兩個神秘檔案,利好低資質城投

  近期中央頒布了兩個化解政府隱性債務的檔案27號文和46號文,應該就是《中共中央關於關於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意見》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辦法》,這兩個檔案目前均未公開,屬於保密檔案,傳聞傳達時不能拍照,只能借閱。

  最早是8月15日,第一財經提及,多個地級/縣級專門召開會議,集中學習兩個檔案精神,不過早在上半年,多個地方已經開始摸底隱性債務,以中央檔案的形式明確是8月才開始的。

  目前各個賣方報告也僅對檔案內容做了簡要推測,摘抄幾個如下:

  中信明明團隊認為,本次摸底隱性債務,一方面是政府可能意識到,目前的城投改革框架對遏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擴張存在一定紕漏,實質性的隱性債務並未減少而是增加了,有必要進行一次摸底;另一方面是為了應對外部環境與經濟下行壓力,債務與杠杆問題的約束的解決可能有所滯後,目前要先穩住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明老師認為未來城投債的格局恐將不是分化,會逆轉過去市場認為的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而是很有可能走向低資質平台逐步改善與收斂。意思是利好低資質城投?

  申萬孟祥娟團隊認為,考慮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龐大,一旦該數據公布,證明隱性債務得到當局承認,屆時將會極大影響我國主權評級,也容易造成城投債、地方政府債估值波動,影響國內企業海外發債,因而摸底後的各地數據大概率不會公布。孟老師認為,對於城投債而言,各地有意願對隱性債務進行償付,實質上相當於擴大政府承認債務的範疇,頒布的一系列措施也有利於實質緩解地方城投償付風險,短期而言算是利好。

  這兩個檔案從傳聞開始到現在已經有近一月時間,到目前為止市場尚未看到任何關於檔案的照片、截圖、筆記等,看來保密工作做的確實到位。

  各地更多是傳達會議精神、學習檔案內容,從網傳的各地會議學習內容看,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摸底隱性債務,看看地方政府及其下屬各類投融資平台、事業部門等中,包括合規和非合規的到底有多少需要財政承擔償還/代償/擔保/兜底等責任,目前並未有明確的認定標準,以及隱性債務認定的截止日期,很可能前述檔案中有相關描述;

  另一方面是各地表態,堅決遏製隱性債務增長,同時妥善化解存量債務,處理手段以地方政府為主導,通過控制項目規模、壓縮三公經費、統籌政府收入、盤活存量資產、引入社會資本、市場化轉型等多種方式解決,有些地方還設立了五到十年的壓減計劃。

  至於說摸底完之後,要不要再來一輪置換,上級兜不兜底,如果兜底錢從哪裡來等問題,估計檔案也不會明說,但為什麽這兩個檔案就是不公開,難道正如二毛所YY的:

  擔心傳達“錯誤”資訊,讓市場以為政府摸底之後會兜底,或者有二次置換的期望,導致各金融機構對城投風險偏好大為上升,容易引發道德風險和金融機構非理性行為?

  02.揭開隱性債務的面紗,利息每年4兆

  市場一致認為,隱性債務規模過大、增長過快、底數不清、風險不可測。地方政府性債務就像冰山,小部分浮在水面(顯性債務),大部分隱藏水底(隱性債務)。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8月底,地方政府債券餘額17.3兆,城投債餘額7.3兆,廣義地方顯性債務合計存量接近25兆。

  囿於數據可得性等問題,採用基建資金來源、基建投資金額、融資平台有息負債等不同方法估算,隱性債務規模或在25-35兆之間(粗略定為30兆),據此估計地方政府廣義債務存量或在55兆左右。

  根據WIND數據統計,25兆地方顯性債務對應著每年應付利息超過1兆元。

地方債票面利率平均為3.5%,地方債利息:17.3*3.5%=6100億

城投債票面利率平均為5.5%,城投債利息:7.3*5.5%=7.3兆

  隱性債務融資的管道較多,涉及銀行貸款、融資租賃、信託貸款、企業借款、集資等,從審計署和地方審計部門公布的部分違規舉債案例來看,融資成本明顯高於標準債權融資。

  市場傳言:“3家融資平台公司以10%至12%的利率向全縣行政事業部門職工及部分部門集資6.68億元”;“有1個縣在我省政府性債務‘七嚴禁’管理規定頒布後,仍違規通過平台公司以8.80%的年利率向信託公司融資2年期資金3740萬元”等,中性估計隱性債務融資成本9%左右。所以,30兆地方隱性債務對應著每年應付利息約2.7兆。

  估算下來,地方政府債務(顯性+隱性)每年應付利息或接近4兆。

  因此,即便債務本金可以通過發債再融資,後續非融資性財政收入結餘能否足以覆蓋利息也成問題,尤其是對於部分財政壓力較大的地區。

  03.新一輪債務置換

  人們在猜測,隱性債務審計後後是否會再次開展一輪置換。

  債務置換就是“以時間換太空”,好處在於第一可以顯著降低償債付息壓力,如果30兆成本9%的隱性債務置換為成本3%-4%的地方債券,年付息可減少1.5-1.8兆;第二可以將短期債務長期化,財政部在今年5月下發的檔案中,為地方債券新增了15年、20年期限(之前最長為10年)。

  問題在於,如果開啟新一輪債務置換,需要將其確認為政府債務。如果認定為政府債務,地方債債務率將突破100%,這將嚴重影響主權信用。但也不排除政府采取組合拳的形式,隻將部分隱性債務進行置換。

  地方亦開始著手準備隱性債務化解方案。

  根據前述浙江某縣財政局的通知,摸清底數後還要形成隱性債務消化計劃,消化時間大約五年。消化的方式包括融資平台轉型、實施規範的PPP運作、項目自身收益、盤活存量資產、盤活存量資金、財政性資金等方式。

  如山東煙台市某區最終統計隱形債務共計91.36億元,其中,需財政性資金償還的89.36億元,政府或其部門未承諾償還或未提供擔保的債務2億元。化解方案主要依賴土地出讓收入。

  但2017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約5兆來自土地財政(即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佔全年財政收入的22%,未來房地產政策如果持續高壓,此項收入來源將面臨不確定性。

  四處漏風的地方財政少了賣地收入這一大助力,未來只會更加難熬,不依靠外力的去靠自身化解地方隱性債務危機根本不可能成立。

來源:談天說債 中國債券

責任編輯:牛鵬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