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艾灸養生丨佟話人生提示血瘀體質與艾灸調理很搭

血淤是指中醫辨證中的一種證型。血淤即血液運行不暢,有瘀血。血淤證可見於很多種疾病。一般而論, 凡離開經脈之血不能及時消散和瘀滯於某一處,或血流不暢,運行受阻,鬱積於經脈或器官之內呈凝滯狀態,都叫血瘀。

血瘀的類型

1氣虛血瘀

是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滯而表現的癥候。常由病久氣虛,漸致瘀血內停而引起。臨床表現面色淡白或晦滯,身倦乏力,氣少懶言,疼痛如刺,常見於胸脅,痛處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脈沉澀。

2氣滯血瘀

氣滯血瘀,是指氣滯和血瘀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其病變機理是:一般多先由氣的運行不暢,然後引起血液的運行瘀滯,是先有氣滯,由氣滯而導致血瘀,也可由離經之血等瘀血阻滯,影響氣的運行,這就先有瘀血,由瘀血導致氣滯,也可因閃挫等損傷而氣滯與血瘀同時形成。

3血瘀不孕

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凈,因情志內傷而氣血運行不暢,或感受寒邪,血受寒凝,血瘀氣滯,內阻沖任胞脈,經水失調,精難納入,難於受孕成胎。症見經期錯後,經行不暢,血塊較多,腹痛拒按,情志所傷者,兼見胸脅脹滿,煩躁易怒,乳房脹痛,宜行氣理血;因感受寒邪者,兼見手足不溫,小腹涼痛,治宜溫經散寒。

4血瘀痛經

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盡,繼受寒涼,或情志所傷,致使血寒而凝,或氣滯血瘀,瘀血內阻沖任胞脈,不通則痛。症見經前或經行之時,小腹刺痛拒按,經血量少、有塊,血塊下後痛減,治宜活血祛瘀。

佟話人生提醒

艾灸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艾灸時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影響效果。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灸後勿食用冷飲冷食,可適當溫飲,艾灸後的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灸後要注意休息,不可勞累妄動,以致陽氣耗損。

●艾灸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注意量,先少量或艾灸時間短一點,以後在加大劑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