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肢型、下肢型、咽喉部,運動神經元其臨床發病的三種類型

肌萎縮側索硬化這一疾病又稱為漸凍人症。曾看到有的患者在漸漸被「凍住」。這一疾病和其它疾病最大的不同點是,患者的腦子非常清楚,有的患者是慢慢的看著自己的肌肉一點一點的萎縮,失去知覺,看著自己死亡。而醫生,也是這樣看著患者,胳膊逐漸的再抬不起來,逐漸的像被凍住一樣

關於漸凍人這一概念,台灣一位患者提出,好萊塢一部電影叫《極凍人》,把人凍住了,而正好和這一疾病的發病類似,跟隨這部電影的感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後來被俗稱為漸凍人症。

漸凍人症發病牽涉的因素非常多,有可能和遺傳因素有關,有可能和後天生活以及環境有關。而患病後,大部分病人表現都差不多,逐漸發生肌肉萎縮,這個病是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不管你用什麼治療,病人感知不到他的肌力會改善,只是它進展的速度可能會延緩一點。這個病能不能阻斷?當然我們都非常希望任何一個病發現的時候,都能想辦法阻斷。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也非常期待會有那麼一天。

我國 ALS 患者平均年齡約為 53 歲,低於國外患者。國外研究表明ALS患者平均生存期為 3.5 年,而我國實際平均生存期(30.5 ± 20)個月,預計平均生存期 89.4 個月,明顯優於國外患者。

運動神經元又稱「漸凍人」,其臨床發病的三種類型:上肢型、下肢型、咽喉部,其中以上肢型多見。

漸凍人的癥狀

上肢型主要表現為開始是手沒有勁,活動不靈活,例如開門的時候手擰不動鑰匙,手指不靈活,擰不開瓶蓋,手部肌肉萎縮,特別是從手指開始發展到前臂,再發展到上臂,慢慢地拿不了筷子,梳不了頭,手動不了時,胳膊也不能抬起來,有「被凍住」的感覺,並逐漸由上肢發展到下肢到全身。

下肢型主要表現是感覺腳抬不起來,走不了路,漸漸地由腳到小腿發展到大腿,下肢沒勁,蹲下時就起不來,然後向上肢轉移,產生「被凍住」的感覺。

咽喉部開始時說不出話,讓人感覺是患了咽炎,檢查時一切正常,漸漸的聲音嘶啞,突然發不出一點聲音,說不了話,渾身沒勁,喘不上來氣,憋得慌。這種類型發展得較快,至全身「被凍住」時,一般為3~5年的時間。

這三種類型最後都會有同一癥狀,上肢、下肢疾病發展到最後也會影響到咽喉部,表現為第一吃不下東西,吞咽困難,喝水很容易被嗆著。第二渾身沒勁,最致命的是不能呼吸,直至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特點,由於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因此這種病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死亡率患病3年後50%,5年後則達90%。

漸凍人的特點

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害是「漸凍人」最重要的特點,也是讓「漸凍人」患者感到最殘酷的一點。也就是說雖然不能吃、不能動,但頭腦還很清楚,像人們熟知的一代理論物理學大師、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就是位「漸凍人」。此時患者的精神世界相對會更「豐富」,例如台灣有一記者,患有此病,到最後全身都不能動時,只有眼睛可以動,但思想不受影響,並寫出了一本書《假如我能行走三天》。

讓「漸凍人」感到非常殘酷的另一方面表現是,當感覺到這種疾病時,就說明患者的神經細胞至少已經丟掉了一半。因為人出生的時候,神經細胞的數目是固定的,此後神經細胞會一年比一年減少,同時神經細胞不能再生,「漸凍人」病是當神經細胞只剩下20%時,人就被「凍」住了。

目前使用的藥物,只能是對現有的神經細胞起到保護作用,不讓其丟失。病人親眼看著自己不能動,因此非常的壓抑,100%的表現為悲觀、失望,患有抑鬱症,從某種程度上,比癌症還要痛苦。

例如癌症有的是發生在胃部、肝部或其他部位,會感到局部疼痛,如果發現得早,完全可以治癒康復,但「漸凍人」這種疾病,發病後四肢不疼、不癢、不麻,沒有任何痛苦的感覺,大小便也正常,發病年齡一般在中年,40~50歲前後為多發,該病沒有可逆性,一旦發現就很難以挽回。

漸凍人發病原因

「漸凍人」並不是一種很罕見的疾病,但目前發病的原因尚不清楚,最早是覺得與戰爭有關,如美國參加海灣戰爭中的大兵,有很多人得了這種病;對二戰的軍人作調查,發現軍人的患病率也較老百姓要高得多;最近發現在義大利的足球運動員中也有「漸凍人」患者。

因發病原因的不確定,目前仍處在調查階段,這些只是現象,並沒有定論,其中的10%有遺傳病史,跟基因突變有關係,但不是有這種基因的就一定會發病。還有一發現:「漸凍人」患者身體中的谷氨酸含量較高,一個可能的發病機制是谷氨酸的毒性作用,而味精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因而得了這種病最好不要再吃味精。但這並不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只能說是危險因素。

「漸凍人」的發病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沒有肉體上的疼痛,但帶給病人更多的是一種巨大的恐懼,隨著疾病的進程,肌肉萎縮,四肢越來越細,這種漸進的過程,是病人可以感覺得到的,一天一天的越來越不能動,一個月比一個月嚴重,非常明顯,從第一次有感覺到完全動不了,大概為3~5年的時間。

有許多「漸凍人」往往沒有求生的願望,相反的是想求死,最後想以自殺結束生命時,但自己卻沒有「實施的能力」。2002年在英國,有一「漸凍人」患者想以「安樂死」了結自己的一生,但卻沒有得到批準,真可謂「好死不如賴活著」

運動神經元病案一則:

弓xx ,女,40歲。(微信:fst11818)

右腿酸困六七年,右膝抽筋,肌肉萎縮3年多。醫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以針灸、按摩、西藥、中藥等久治不效。細審其證,右腿酸困,右側膝後肌腱時而突然抽動而從自行車上摔到地下,小腿肌肉稍見萎縮,精神、食慾正常,舌苔白,脈弦緩。綜合脈證,思之:筋者、肝之所主,宜柔忌剛;弦緩脈者,肝陰不足,濕邪復傷。治宜養肝陰,除濕舒筋。王世龍主任予以五龍榮肌湯處方:的10克,郝10克,加皮9克,晚蠶砂9克,木瓜15克,甘草9

服藥12劑,下肢酸困明顯好轉,且1月來沒有出現抽筋現象,繼服上坊30劑,追訪半年,規任何癥狀出現,愈。

五龍榮肌湯:

第一步:疏經健脾,補充氣血,改善患者脾胃基礎:增強患者本身的免疫,舒經健脾。

第二步:養血活絡,清熱化痰,改善眼瞼下垂、眼球轉動不靈活,使患者體質能夠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第三步:鎮肝養肌,濡養筋經,修復受損肌神經,疏通脈絡,增強乙醯膽鹼的分泌。

第四步:健脾益氣,激活麻痹和休眠的細胞,改善肌肉豐滿,使患者強健有力,從根本上治療患者的眼瞼下垂、四肢無力、吞咽困難等癥狀


第五步:潤燥舒筋,布精起痿,強腎固元,改善主動肌、吞咽肌、呼吸肌的功能,使患者真正的不再依靠藥物維持病情,從而達到真正的治癒效果!

而目前,因為發病原因還不清楚,所以,希望患者儘早診斷和有身體不適積極就醫。如果能儘早明確診斷,對患者的生存將十分有利。通過合理的營養和用藥、積極治療,可延緩患者的病程,提高生存品質。

中醫講辯證施治,以上藥方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如擅自抓藥出現的任何問題,概不承擔後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