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意外被否後10個月,南京銀行再啟140億元定增

上一輪定增意外被否後十個月,南京銀行再次啟動140億元定增。

21日晚間南京銀行公告稱,該行董事會決議通過非公開發行方案,擬向江蘇交通控股、江蘇煙草、南京紫金投資、法國巴黎銀行等4家發行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95億股,擬募資總額不超過140億元。目前該定增預案尚待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與去年7月底未獲證監會發審委核準通過的定增預案相比,此次定增規模、數量均保持不變,但發行對象從5家減少至4家,名單也有所調整。

事實上,在本月初南京銀行舉行的2018年度暨2019年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該行高管就透露今年將“適時啟動新的資本補充方案”。話音剛落,140億元定增方案再度出場。

再啟140億元定增

早在2017年7月底,南京就啟動了該行上市以來募資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與本次定增相同的是,當時該行同樣計劃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6.96億股,募資總額也不超過140億元。

在此之後,該行140億元定增方案於同年8月通過股東大會決議,並在11月初獲江蘇銀監局核準。證監會官網顯示,南京銀行此次定增在11月7日報證監會審批,證監會於11月14日受理,並在12月中旬給出第一次書面反饋。

但令人意外的是,農業銀行千億定增、張家港行可轉債、貴陽銀行及寧波銀行優先股等銀行再融資陸續過會之後,南京銀行140億元定增在2018年7月意外被證監會否決。

“可以說,前面的路都走得很順,結果在最後的關口倒下,我們也是一頭霧水。”該行內部人士當時無奈地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不過,該內部人士對定增未獲通過也並不完全悲觀,“沒能通過定增補充資本確實是出乎我們的意料,但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每年的內生性資本增長已經足以支撐我行每年兩位數的增幅。”

事實也是如此。在大零售、交易銀行等輕資本業務轉型的基礎上,去年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降反升,截至2018年末,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8.55%,較年初上升0.56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南京銀行再度謀劃新一輪定增。南京銀行行長束行農就在本月初該行2018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透露,今年將適時啟動新的資本補充方案,一旦啟動會盡快實施。

“煙草系”再度參與上市銀行定增

根據非公開發行預案,南京銀行本次非公開發行的對象共4家,包括江蘇交通控股、江蘇煙草、南京紫金投資、法國巴黎銀行。

與此前被否決的定增方案相比,發行對象數量及名單均有所變化:太平人壽、鳳凰集團、南京高科均退出原定增方案,取而代之的是法巴銀行、江蘇煙草。

由於此次發行規模較大,相當於發行前總股本的19.99%,發行後總股本由84.82億股增至101.78億股,且此次發行對象中包括重要股東,這也不可避免地對該行現有股東持股比例產生影響。

其中,原本持股15.01%的法國巴黎銀行(含QFII)也參與此次定增,擬認購此次定增計劃中的約1.21億股。但法巴銀行的持股比例仍將有所下降,由15.01%將至13.7%,繼續位列第一大股東。

南京市國資集團則通過旗下的紫金投資參與定增,增持規模約1.94億股,但持股比例同樣下降至12.25%,仍居該行第二大股東。另一家南京市國資集團旗下企業——南京高科此次並未參與定增,持股比例將降至7.86%。

與此同時,江蘇省國資委100%持股的江蘇交通控股通過此次定增,將持有10.18億股南京銀行股份,佔該行總股本的10%,成功躋身南京銀行第三大股東。

此外,江蘇煙草也出現在南京銀行此次定增發行對象名單中,將通過此次定增持有該行約3.63億股,佔該行發行後總股本的3.57%,成為南京銀行第五大股東。

在這之前,“煙草系”還參與了包括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多家上市銀行定增,並進入前十大股東。此外,在江西銀行、長城華西銀行、雲南紅塔銀行等地方銀行股東名單中,“煙草系”也佔據重要位置。

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據發行預案,南京銀行此次定增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而對該行來說,補充核心資本存在必要性。

財務數據顯示,該行今年一季度末合並口徑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為8.52%,位列A股上市銀行較低水準。隨著該行各項業務的穩健快速發展和資產規模的不斷提升,該行預計未來資本充足水準仍將有所下降。

而根據該行資本規劃要求,資本管理的最低目標為: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 8.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9.5%,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5%。基於此,該行有必要及時補充資本金,保持適度的信貸投放增長,提高風險抵禦能力。

據南京銀行測算,以3月31日為測算基準日,假設本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為140億元,在不考慮發行費用的前提下,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均將較發行前提升1.66個百分點,分別達10.18%、11.36%和14.44%。

“對銀行的發展而言,資本製約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儘管我們的資本充足水準不降反升,但還是相對較低。”南京銀行董事長胡昇榮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他進一步指出,“這是我們的一塊心病,必須要下決心解決資本補充的問題,否則對全行現在和未來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銀行資本補充繼續火熱

對於商業銀行而言,資本補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即便是銀行業不約而同地提出“輕資本”轉型,資本也仍然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製約因素。

近期,評級機構穆迪表示,2018年中以來中資銀行的資本募集步伐加快,2019年將保持這一旺盛勢頭。據穆迪測算,2019-2020年國內銀行每年的資本補充再融資需求大約5000億元。

穆迪認為,促使銀行在今後數年加快發行資本證券的因素包括:銀行大量存量資本工具將在2019年-2020年進入可贖回的狀態;大型銀行需要更多的資本來滿足即將實施的附加資本要求;銀行可能會面臨貸款增長加速,因而資本消耗加快。

穆迪預計,新引入的永續債可能會成為未來發行的主力,並吸引更多投資者。事實也是如此,總體來看,在上市銀行股價大多仍處於“破淨”狀態的情況下,去年底推出的永續債成為上市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第一選擇。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1家銀行披露永續債發行計劃,合計發行規模接近6000億元。其中中行已於1月成功發行首單400億元永續債,民生銀行也在本月獲銀保監會批準發行不超過400億元永續債。此外,溫州銀行、萊商銀行等一批未上市銀行也希望發行永續債。

考慮到永續債的發行便利等因素,部分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對商業銀行通過優先股補充資本的動力造成衝擊。

“一是永續債的審批效率高,只要銀保監會、央行審批通過即可發行,二是永續債的損失吸收減計和優先股不一樣,不會攤薄股東權益,三是永續債無需循環發行,沒有到期日,還可以提高全行長期淨穩定資金比例。”一位上市股份行副行長這樣總結永續債的優勢。

不過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在該行業績說明會上回答證券時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對於商業銀行而言,並不是說有了永續債,優先股就成了“雞肋”。“不同銀行的資本補充需求、策略和偏好並不一致,還不能說到底誰替代誰。”

除永續債外,二級資本債作為商業銀行補充二級資本的常規手段,今年愈加受到青睞。據Wind統計,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已累計發行二級資本債券3640億元,目前發行規模已接近去年全年。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