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定增三次生變 南京銀行“心病”何解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王涵 金璐

140億元定增方案再度生變,南京銀行補充資本之路頗為坎坷。

作為首家資產破兆的城商行,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相對較低,最新的上半年業績快報上顯示,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7%。

在今年的業績說明會上,該行董事長胡升榮曾坦言:“儘管我們(南京銀行)的資本充足水準不降反升,但還是相對較低。這是我們的一塊心病,必須要下決心解決資本補充的問題,否則對全行現在和未來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不過,兩年多來,定增一直“未果”,如何解決資本“心病”仍將考驗著南京銀行。

定增波折

南京銀行定增方案要追溯到兩年前。2017年7月31日,南京銀行董事會首次通過了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共5名,分別為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紫金投資”)、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高科”)、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太平人壽”)、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鳳凰集團”)和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交通控股”),合計擬認購不超過16.9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0億元。

該預案隨後通過股東大會審議,獲原江蘇銀監局核準,但遭到證監會否決。

2018年7月30日,南京銀行公告稱,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未獲得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同年9月28日南京銀行收到證監會《關於不予核準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的決定》,根據規定,在決定作出之日起6個月後方可再次向證監會提交申請文件。

遂至2019年5月21日,南京銀行再次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發行對象由5家改為4家,分別是法國巴黎銀行、紫金投資、交通控股和中國煙草總公司江蘇省公司(下稱“江蘇省煙草公司”)。可以發現,此次定增方案中,原來擬參與認購的太平人壽、鳳凰集團、南京高科紛紛退出,法國巴黎銀行、江蘇省煙草公司則是新面孔。發行數量和募集金額仍保持與上一方案相同。

約兩個月後,該行定增方案再度生變。8月1日公布的《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修訂稿)》對5月通過的定增方案進行了進一步修改。最顯著的變化是紫金投資棄購,發行對象因此降為3家——法國巴黎銀行、交通控股和江蘇省煙草公司,分別擬認購不超過1.31億股、9.99億股、3.94億股;發行數量由不超過16.96億股調整為不超過15.2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由不超過140億元調整為不超過116.19億元。

此次定增若能按計劃實施,法國巴黎銀行(含QFII)持股比例將為14.04%,交通控股持股比例將為9.99%,江蘇省煙草公司持股比例將為3.93%。

關於紫金投資退出定增計劃的原因,南京銀行方面回復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紫金投資因個別財務指標未達要求,未獲監管部門批準,不再參與本行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計劃。”

一位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分析認為:“紫金投資在選擇認購南京證券的3億元股份後,可能其權益投資比例已接近其淨資產的50%,所以才選擇退出南京銀行的定增。”

值得一提的是,修改後的定增方案公布後不久,曾退出南京銀行定向增發的南京高科轉向二級市場,通過集中競價增持南京銀行股份。公告稱,南京銀行大股東南京高科於8月6日、7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公司股份1520.7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的0.18%。

此次增持計劃至2020年4月30日止,通過包括但不限於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累計增持不高於8億元的公司股份。在2017年公布的定增方案中,南京高科曾擬認購不超過7268.57萬股。

為何南京高科會棄定增而在二級市場增持南京銀行股份?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分析了一種可能性:“定增減持規則導致風險收益下降,如果想增加持股,定增沒太大價格優勢,但卻減持麻煩,且鎖定期太長,不如二級市場增持。”

此外,王驥躍稱,定增不順不止南京銀行一家,也存在政策性因素導致很多公司定增批文到期失效。

內部管理“陣痛”

伴隨定增籌劃之路的兩年同樣是南京銀行內部管理的“陣痛期”。

在140億元定增重啟的第三天,南京銀行行長束行農因工作調動辭職,於今年5月24日向董事會提交辭職報告,辭去南京銀行董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行長、財務負責人以及公司授權代表職務。後赴南京新農集團就職。隨後,南京銀行行長職責暫由董事長胡升榮代為履行。

束行農親歷了南京銀行借力銀行間市場發展壯大的歷程,他是金融市場的老兵,債券行業的第一批交易員,自1994年告別軍旅生涯到金融行業後,長期在該行工作,見證了南京銀行“債券之王”的美稱和培養一批債券業務的先行者。

在束行農辭職之前,南京銀行發生了一件震動市場的大事,即“戴娟案”,戴娟今年2月份被帶走調查,其曾是束行農得力乾將之一。今年2月20日中午,南京銀行官網發布公告稱,南京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戴娟、資金運營中心副總經理董文昭及該行投資機構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雁三人,因個人原因,不能正常履職。

自2012年開始,南京銀行債券投資餘額的增速超過總資產增速,2015年債券投資餘額的增速達到最高點,同比增長高達69.7%,此後開始回落。另外在開展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行動,同業業務首當其衝。

南京銀行今年上半年業績快報上披露,其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7%,同比上升0.43個百分點,較今年初上升0.36個百分點,但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靠後。

事實上,南京銀行在2007年上市後,曾多次發行二級資本債券、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和優先股等方式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集中於2014-2016年間。譬如,2014年、2016年該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累計150億元補充二級資本;2015年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79.22億元,用於補充核心資本;2015年、2016年,兩次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共募集資金淨額98.49億元,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上述五次募資活動共募集資金327.71億元。

面臨資本充足率承壓,南京銀行方面對記者表示:“我行通過結構調整、加快戰略轉型、增加內部積累作為提高資本的首要途徑,適時通過非公開發行等方式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記者了解到南京銀行方面的態度是,關於可轉債、永續債等可以補充資本充足率的手段正在做研究,“但首先要把定增做完,再研究進行其他補充資本的工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