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話柏林影后詠梅、坎城影后艾米麗·比查姆

作者:黑白娛樂

編輯:藍二

版式、設計:飛翔

詠梅,憑借《地久天長》獲得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是中國內地首位獲得柏林影后的女演員。

艾米麗·比查姆,憑借《小小喬》獲得第72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是近20年來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英國女演員。

可以說是兩位具代表性、非常優秀,也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歷史性突破的女演員,近日她們兩人出席上海電影節《自我與鏡像》金爵電影論壇,來分享表演的主題。

一位優秀演員的職業生涯,似乎總是脫不開在實現自我與丟掉自我之間平衡。

詮釋人物,是帶入自我實現更走心的表演,還是丟掉自我塑造另一個可信的生命?

靈感來襲,是服從導演的嚴格設計,還是實現自己的創意發揮?

角色塑造得深刻,帶來熱度美譽同時,自己又如何應對隨之可能產生的職業類型束縛甚至角色困擾?

演技的錘煉:天賦與習得,體驗與方法

Q:好演員需不需要科班出身?兩位是怎樣開始表演之路的?

艾米麗·比查姆:我在倫敦戲劇學院學的是戲劇表演的課程,實際上關於電影表演沒有學到很多。對於電影還是需要一些正式培訓的,能夠了解更多的電影表演技巧,所以我在之後的職業過程中也會尋求一些專業導師的培訓。包括在遇到一些特定的、有較高難度的角色時,會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輔導。另一方面來講,生活就是很好的老師,更好地了解原型、了解生活、了解人性,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表演的方式。

詠梅:我是沒有經過科班培訓的,我的第一部劇演的是女主角,當時還什麽都不懂,但我具備一個基本素質,不怯場,狀態比較松馳,我覺得這是讓我能夠走入這個行業的重要因素。培訓當然是很重要的,同時更少不了的是對生活的體驗和觀察;我是從對生活的體驗中走來的,但我的整個過程其實又都是在實踐的環境中被培訓的,每一部戲都是跟導演和其他的優秀演員學習來的。但無論哪種方式,保持一個職業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Q:兩位怎麽看關於表演天賦這件事情?

艾米麗·比查姆:好的演員是需要同理心的,需要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這也能夠幫助我們對周邊的人和故事感興趣。如果我們擁有了這一能力,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一個劇本,能將自己放到不同的情境當中,能夠更好地演繹不同的角色。如果說這個角色是有豐富的人生經歷,我們也能彌補自己和他/她之間的差距,通過我們對他人的研究或者追尋自己內心的體驗。非常出色、非常受人尊敬的演員都是非常感性的,理解力非常強,觀察力非常強勁,而且他們也善於傾聽他人。傾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特質,能夠去讀取你的內心或者能夠觀察到你的感受。這是非常有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經驗。就我本人來說,其實也是慢慢成長起來的。這個行業還是充滿著挑戰的,有很多方面可能也是受金錢利益所驅使,但關鍵還是要保持初心,能夠集中於你的工作,你的故事和人物,因為歸根結底這一行還是關於人性的,幫助人們去理解這個角色當中的人性。

詠梅:我認為如果想做一個很優秀的演員,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天分的高低。當然有一種類型的演員是喜歡表演,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不斷地積累,也可以達到一個優秀演員的水準。這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過很多人熱愛表演,花了很多的時間,而差距確實還是很大。我覺得這方面一定要有自知,多去反思自己,保持清醒。如果你熱愛這個行業,卻無論怎樣努力在表演上都還是有距離的話,我覺得也可以去選擇嘗試跟這個行業有關的其他工作,看看是否合適。

Q:由這個話題延展,很多天賦型演員可能前期不會做太多設計,但實拍時會有很多靈感,利用現場的各種調度、道具實現很多表演;一些技術派演員則會預先進行很多方法設計。這兩者之間您怎麽平衡?

詠梅:因為我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可能沒有學習到一種方法,最開始的時候還是比較感性地進入表演和角色,但是對表演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積累之後,慢慢開始使用方法。所謂的方法就是能夠更加理性地詮釋角色,這是我覺得特別吸引人的一件事。我發現當你能夠很好地去理解劇本要表達的故事,能夠更深入、更深刻地理解講的這些人物的時候,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其實我更希望的是能夠有更好的、更深刻的關於人性的一種表達,會有我自己比較理性的理解,這是我比較感興趣的。

先精準完成導演要求,再做“能加分”的自我發揮

Q:在完成一個角色時,怎麽平衡導演編劇等創作者的精準要求與自己技術發揮之間的關係?兩位在《地久天長》和《小小喬》的創作過程中各自有什麽經驗可以與我們分享?

詠梅:《地久天長》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饋贈,因為它太適合我了。《地久天長》這個電影完全講的是生活,從我的年齡上來講,生活閱歷、經驗等方方面面已經能夠駕輕就熟了。那個故事,那個年代,包括那個人的那種情感都是我能夠感同身受的。所以我覺得我碰到這個角色太幸運了。這個過程我完成得還蠻享受的,一切都是很好的。我前兩天跟艾米麗聊天時問她拍《小小喬》的感受,她說導演不太給她空間,完全要按照導演腦子裡的設計很精準地完成。對我來說我不太能夠享受這種方式,比較怕被要求,所以我覺得艾米麗非常厲害,她要把自己對這個人物的想法全部放棄掉,再去非常優秀地呈現這些設計,對我來說這個是非常難的。我覺得艾米麗是一直可以演下去的演員,而且會越來越好。因為你會感覺到她內心是有力量的,有積蓄的力量,也有釋放的力量。

艾米麗·比查姆:如果你非常幸運可以和傑茜卡·豪絲娜(《小小喬》導演)這樣過去作品都非常優秀的導演合作,你就要完全信任你的導演,哪怕有時會超出你的舒適帶。當然我們還是要嘗試著將自己特有的一些東西帶進去,如果說導演給我一些富有挑戰的任務,我自己就沒有太多技術上的表達了,我要盡可能想辦法用更自然、貼切的方式將導演的要求表達出來。當然每一次拍之前我會和傑茜卡坐在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角色應該是怎麽樣的。我可能會問她為什麽在這裡這個角色會這麽做,為什麽會那麽說,為什麽這個角色有這樣的行為。等到真正拍的時候就會比較順利,因為我們兩個人的意見是一致的。

詠梅:我特別同意在拍之前要充分溝通。我也拍過很多電視劇,通常好劇本的問題會比較少,但如果碰到劇本有很多問題,電視劇又趕著要拍的時候,就不太會有充足的時間將每場戲都調得很如意。有時你不得已就會放棄自己的想法,而有時你覺得有些地方實在沒法過的時候,就會跟導演產生爭執。我跟導演的爭執雖然不多,但是在早期我也是必須要按照自己想法的,後來慢慢的我就知道,尤其是對於導演自己的作品,你一定要尊重導演的意思,要盡量去實現他的意圖,你自己的想法只是輔助,如果能讓作品完成得更好你可以提,但如果你的方法並不能給作品加分那就要聽導演的。我特別喜歡拍攝前圍讀的方式,電影有圍讀,有意見大家都會在拍之前溝通好。

Q:電影一般籌備期非常早,二位一般會針對劇本做哪些功課,怎樣跟編劇和導演溝通?

艾米麗·比查姆:真正拍戲之前會對劇本進行溝通和修改,如果說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還是要提出來,因為有些導演會拒絕,會堅持按原本的劇本走。所以你自己要考慮清楚是否能很好地演繹出這個角色,是否要接受這個工作。其實我上兩部電影的劇本我都很喜歡,覺得很有深度,所以我自己也不想做什麽修改,可以說很幸運。

詠梅:我跟艾米麗是一樣的,拿到劇本以後首先是喜歡,覺得它非常好,我才會接。如果劇本問題很大,考慮到拍攝當中可能會牽扯到大量精力去進行現場的溝通、修改、臨時調整,很多時候這都不是一個加分的情況。我接到的電影劇本一般是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基本上都是圍讀的時候大家溝通,以導演的意見為主,你提出的想法導演如果覺得比他的好就會用。但是電視劇修改劇本的情況其實是比較普遍的,可能是目前這個階段行業比較激進,我在不久前還接到過一個劇本還沒有完全完成,所以到了後期要參與到創作裡。

自我與人物:會融合,更要會抽離

Q:自我與角色融合得太好,有時拍攝之後難以抽離,演員很長時間都會在角色中,不知兩位在自己的創作中分別有怎樣的體驗?

艾米麗·比查姆:我也經常聽到專業的演員會談論,拍電影之前很難走進去,拍之後很難走出來。我自己其實是通過冥想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就像你訓練自己的肌肉一樣,你需要這一塊變得更強勁。之前大家討論這個話題不太多,我和一些非常出色的演員合作過,也了解他們確實非常焦慮,精神上非常掙扎。我覺得這其實是和敏感與否相關,有些好的演員是非常脆弱、非常敏感的,很容易受到這些角色的情緒影響。我覺得我們真的要開誠布公地談論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需要更好地關注自己的精神健康。我有一個朋友曾經拍一部電視劇三年的時間,進食都會有一定的紊亂,我努力幫助他走出這個困境。他表演的時候帶入太深了,有的時候你真的要有一種幽默感,意識到你並不是在拯救生命,你只是在表演,所以不能太認真對待了。當然對這個角色關心是重要的,但是表演之後你要離開,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你還是要成為幸福的人。大腦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工具,我們要學會正確地訓練使用大腦。

詠梅:特別感謝艾米麗的分享,我之前跟國內很多演員溝通這個問題的時候,發現很多演員對自己精神的意識還沒有那麽強。那天我跟艾米麗聊的時候我就想我們一定要分享一下,一定要重視精神和心理層面,怎麽盡可能早一點地從角色對你的干擾裡跳出來。當然它也是需要方法的。拍《地久天長》時,的確我看劇本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傷感的,幾次都看不下去。我當時就在想現場表演這場戲時我一定會哭得一塌糊塗,那怎麽還能表演好。那個時候我就在很有意識地讓自己明白,你一定要跳出來演。所以我基本上就是在看劇本的時候完全沉浸其中,跟這個人物融在一起,而在拍攝過程中我刻意要保持一個距離,我的理性是在控制我的感性。我覺得我這次完成得還挺好的,等我拍完了最後一個鏡頭,基本上角色跟我本人就脫離了。我覺得這一次的方法讓我更加篤定就是你理性地去完成角色,這也是我今後會更多選擇的,這樣走出來會更快。

艾米麗·比查姆:還有一種認知性行為治愈療法,這也是一個演員介紹給我的:寫下來你認為自己的問題是什麽,把它劃掉,你的頭腦中就真的會改變。你需要意識到你到底有怎樣的思想,這些思想是怎樣影響到你的一些動作、行為的。我覺得這對表演也是很重要的,作為演員我們一定要跟進我們的衝動,要很好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情感,這一切都是關於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只有理解了自己我們才能夠更好地表演,才能夠更好地宣泄我們的情感。認知性行為治愈療法對我很有用。

詠梅:再次感謝艾米麗,你又提供了一個方法。心理健康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在之前有的演員三四年在角色中出不來,演抑鬱症的人最終還是患上了抑鬱症,那時候完全沒有這個意識。這個方法對某一類特別敏感的演員還是很有作用的。

封後之後:耐心等待好角色,嘗試發掘其他能力

Q:獲得國際大獎後有什麽樣的感受,覺得對自己會有什麽影響?

艾米麗·比查姆:我認為每一次表演都是不同的,但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對的電影。很多觀眾都很喜歡《小小喬》導演,我是很幸運,能在她的電影中扮演了這個角色。過去我有一些天真,因為我從來沒有關注過獎項的問題,我覺得獎項會帶給我困惑,我總是認為獎項是不重要的。這次得獎以後我得到了那麽多的關注,得到了這麽多觀眾朋友的關注,我自己也很吃驚。其實真的不能讓這些獎項影響我們太多,因為我現在還是因為熱愛電影才去演戲,獎項只是錦上添花,我希望這個獎能夠幫助我有機會和更多優秀的導演合作。

詠梅:我跟艾米麗的想法差不多,覺得自己很幸運拿到這個獎,但是不希望這個獎影響我今後對電影的創作,所以還是要保持一個清醒的態度。年輕時有一些劇熱播帶來一些關注後,我感到了很大的壓力,但現在這個年齡很多事情我已經是可以比較自如地應對了,心態上也有很好的控制。我會想我這麽幸運,有了一點影響力甚至一點話語權,那麽就要有更多的責任,做更多的能夠幫助到、影響到別人的事。

Q:未來兩位會向什麽樣的創作方向努力?獲過獎的角色會不會對未來有一些束縛,比如不會再演同一類型的角色,或者是相反,會繼續尋求這一類型的表演?

詠梅:我如果能夠將一類角色演得很好,深入人心,我自己就很滿足。而且我覺得故事和人物,即便是同一種類型,也會有常演常新的感覺,所以不會刻意地挑選什麽,避開什麽,或者挑戰什麽。比如前幾天我看了艾米麗的《小小喬》之後,腦中突然有了一個小小的願望,我可不可以也嘗試下這類的角色。我看的時候很認真,跟著戲裡的感覺去體會,覺得也是很有意思的,可以嘗試一下。

艾米麗·比查姆:(演《小小喬》的時候)其實我也是非常沉浸在《閃靈》那種情感當中的,那部電影也是關於心理的,我很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我們可以去控制觀眾的情緒。這就是電影的力量,能夠觸達人心。我想要和我喜歡的導演合作,因為每個人的風格是不一樣的,拍電影的時候也是如此,個性也會帶到這部電影的指導當中。尤其是獨立電影,能夠更好地表達導演的感受,給予導演自由。所以我也在等待,尋找合適的作品、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人,然後再決定這是不是我的下一部電影。

詠梅:我們聊天的時候艾米麗說她最終想成為一個能夠做獨立電影的人,想做導演嗎?

艾米麗·比查姆:我是想嘗試一下做導演的,我也在尋找一些短片的本子,但是找到一個好的編劇是蠻困難的。當然我也可能和我喜歡的導演共同指導一部電影,向他們充分學習。當然成為導演還需要很長時間。詠梅女士,您接下來會嘗試一下做導演嗎?

詠梅:我非常想有自己的作品,但是我也是一個特別自省的人。我在年輕時剛進入這一行業我也有很多創意和想法,但那時我對結果看得太重,總希望做得完美、做得一鳴驚人。所以我特別希望艾米麗有這個想法要大膽去實現,不要太去計較結果。現在我比較認清自己,導演是一個總司令,指揮千軍萬馬,我覺得我做不到。我有可能會自己完成一個劇本。

Q:最後也再次請二位將自己關於表演的建議和想法分享給我們今天的年輕演員們,給他們一些指導和鼓勵。

艾米麗·比查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享受其中,我們應該熱愛演藝事業,不然的話也沒有必要去演了,因為整個行業其實是很艱難的。你要熱愛,才能夠使你的生活更有亮點。

詠梅:特別同意艾米麗說的,首先你要愛,你要給點耐心,可能在最初的時候表演是難的,你想提高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所以還是要給自己耐心,給自己時間不斷地積累,去感受。我覺得感受生活是最容易的,你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感受你的生活,它會反哺你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艾米麗·比查姆:很多演員在不知道下一部電影什麽時候能拍的時候都會很緊張,我過去也是這樣。現在我就想要更好地利用這些生活空白期,去閱讀、旅遊,去實現更多生活經驗,因為你自身的生活是可以給你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的最終源泉。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