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9歲詠梅:遲到的柏林影后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文 | 牙谷牙狗

沒有人能夠想到,詠梅可以拿下柏林電影節影后大獎。

早在主辦方公布紅毯入圍名單之時,詠梅所在的經紀公司就查好了回程的機票。沒有入圍紅毯,基本宣告了詠梅將在這個國際知名電影節一無所獲。

意外第一次出現。頒獎典禮前一天,詠梅被緊急通知走紅毯。同時頒獎現場,詠梅在電影《地久天長》中的搭檔王景春獲得柏林影帝獎項。

“原來這就是走紅毯的原因,應該不會再有奇跡了吧。”蹲守在國內看直播的詠梅團隊失望地說。

意外第二次出現。柏林時間2019年2月16日晚,在頒發最佳女主角獎時,詠梅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她成為繼張曼玉和蕭芳芳之後,中國第三位華人柏林影后。

消息傳回國內,所有人都在問:詠梅是誰?她有什麽故事?

網絡搜索後人們得知,她曾參演過熱播劇《中國式離婚》,也曾出演過現象級電影《青春派》,同時她還是搖滾歌手、原黑豹樂隊主唱欒樹的妻子。

頗為搞笑的是,圖片搜索關鍵詞“詠梅”,得到的大多數結果都是梅花。

實際上,在人們為小鮮肉的流量狂歡喝彩時,詠梅已經在演戲這條路上艱難地走過了24年。

回顧她的故事就會發現,詠梅的得獎遠非意外,而是在逆境中坎坷向前,在名利圈執著做自己並取得成功的必然。

像玄奘西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阿姆斯特朗登月,抵達的那一刻只是故事的尾聲,精彩的篇章其實是詠梅在路上的時刻。

在成為影后前的24年演藝生涯裡,詠梅出演過近40部影視作品,其中超過30次都是配角。

她是電影《手機》裡與徐帆對戲的小蘇老師;

是電視劇《中國式離婚》中陳道明與蔣雯麗的鄰居;

是《懸崖》裡張嘉譯的妻子,是《青春派》裡的董子健媽媽;

也是《刺客聶隱娘》中舒淇的母親......

資料中她所有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清一色的全是配角。

在別人眼裡,“配角”是詠梅演藝事業的敗筆。詠梅卻對此並無過多感受,她說自己不在乎主角配角,在乎的是作為配角的尊嚴。

做客《捨得智慧講堂》時,詠梅說到:“這個行業是一個巨大的名利場,尤其是從配角走上來的,會和主角有很大的差別和區別對待。”

詠梅曾接到一部配角戲,在到達劇組時,她發現,劇組並沒有給女配角創造一個私密的更衣室,連簡單到拉一個簾子,遮擋出一片空間都不願意。

甚至做配角時,劇組明明可以做到給所有配角演員找一個桌子和小板凳吃飯,但他們偏不。

24年配角生涯裡,讓詠梅最為憤怒的就是這些不被尊重的過往。

好在詠梅及時調整,在內心裡不斷反問自己:“你最重要的是來幹嘛呢?你把自己的戲演好,就能夠獲得尊嚴。”

很多人都會被情緒帶著走,詠梅不是。在人人不甘的時候,她深信戲比天大,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都會好。

詠梅對於配角尊嚴的執念,探其根本,來自於她的成長環境。從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她便以配角的身份登場。

詠梅1970年出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自出生以來,哥哥一直扮演著家庭生活中的“主角”。

即便詠梅跟哥哥只差一歲,但在重男輕女的思想下,無論自己取得怎樣的成績,在母親她眼裡始終不及哥哥優秀。

在家庭中被輕視,個人尊嚴感的喪失,是詠梅永遠的痛。

人生配角,演藝配角,一個又一個的配角,讓詠梅養成了倔強、敢闖、不服輸的氣質。她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的優異。

要強的性格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的間隙裡,她會不安地問:“我得了影后,我還不酷嗎?49歲,這不酷嗎難道?”

從自卑中長到20歲,詠梅第一次用成績證明了自己。她從偏僻的內蒙古,考到了對外經貿大學讀書。

1980年代末,中國工商業開始崛起,對外經貿大學成為熱門學校,甚至會在高考錄取分數線比清華北大更高。

詠梅從學校畢業後,順利成為了一名出入高檔辦公大樓的外貿業務員。拿著頗高的薪水,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令人豔羨的工作。但詠梅不這麽認為。

二十幾歲的年紀風華正茂,她受不了單調的生活,同時渴望在首都北京打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成為演員同樣是詠梅的必然。

從小到大,遇到詠梅的人都說她長得漂亮,加上年輕時朝氣蓬勃的氣質,每當經過人群,總有人會多看她一眼。

天然的優勢讓她在娛樂圈獲得了頗為不錯的開局。她成為黑豹樂隊《Don’t Break My Heart》MV裡的女主角,一時風光無兩。

那時詠梅心氣高,拚命往上走,想要爭。擁有義無反顧,誰也攔不住的那種衝勁,接到劇本時,非女一號不演。

幸運的是,在那段有些急功近利的日子裡,她遇見了自己的丈夫欒樹。一場美麗的邂逅,讓她靜了下來。

欒樹回憶第一次遇見詠梅,是在成都開往北京的臥鋪車廂裡。他形容詠梅“長頭髮,安靜,漂亮”。

而對於詠梅來說,欒樹身上對於搖滾樂執著堅定的追求和自身出眾的才華,深深打動了她。也讓她開始意識到,浮躁中求一份真的珍貴。

她說:“我很喜歡搖滾樂那種純粹有力量的東西,哪兒都不假,沒有一點虛偽的東西。”

這種真誠的搖滾精神延伸到工作中,為詠梅省去了很多假客套和寒暄。劇組拍戲結束,她很少去深交朋友。

更為難得的是,她從不主動找戲,也不輕易接戲,始終堅守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同時相信,只要自己演技不斷精進,終究有屬於自己成功的機遇。

詠梅的這種真實是她在娛樂圈中崛起的關鍵。知名編劇史航曾評價她說:

“有的女演員是有光芒的、刺眼的鑽石,有的女演員是珍珠或者玉的,是有光澤的,詠梅屬於有光澤的演員。

這樣的演員,你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片花、預告片裡不一定會特別被她吸引,但在正片中,你會特別清晰地意識到她的存在。”

忘掉浮華和名利,專心做自己,在當下的浮華的娛樂圈中,詠梅顯得格外珍稀。

在2004年,詠梅等到了自己的機會。在自己34歲的年紀裡,她接到了《中國式離婚》的劇本。

導演最開始想要詠梅出演女主角,後來覺得不合適,於是小心翼翼地問:“女二號你還願不願意演?”

詠梅立馬回到:“我當然願意演,肖莉這個角色那麽好,我為什麽不演?”

那時她已經退去了剛入行時的輕狂,她知道作為演員最重要的是演戲,而不把精力放在爭奪一二號上。“現在很多人說,你一直在演配角,我特別不喜歡這種口氣,這就是放大了那種功利。”

沒有急功近利,名利反而自己找上門來。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詠梅憑借精湛的演技火了。她的電話從此幾乎沒有停過,各種金錢上的,名譽上的誘惑再次找上門來。

詠梅細微地觀察到自己的欲望在極速增長,她開始警惕,問自己:“我怎麽會對這個東西那麽關注?這會吞沒我。”

成名之後的那段時光是詠梅最不願意回憶的片段。這份別人眼中的成就,她卻畏之如虎。毫無真情實意的社交奉承,突然躥紅之後的自我認知的搖擺成了她走紅之後最大的焦慮。

多年以後,她說:“我覺得太過赤裸裸的欲望挺醜陋的,我已經生理反應不舒服了。”

詠梅強迫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去判斷,像年輕時不顧家人反對去深圳時那樣,她必須要把人生的舵掌在自己手裡。

她給了自己足夠的緩衝時間。她決定不再接電話,將電話呼叫轉移至運營商秘書台,有短信就看一眼。

不接電話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今天,“我覺得沒有必要去花精力去應付一些事,所以就變得更純粹,特別純粹,一直純粹到現在”。

遠離聲色犬馬,她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演這件事本身上。她對找過來的劇組和投資人說:“我就是一個手藝人,塑造女性人物就是我的手藝,我不是什麽大明星。”

那之後,她將家搬到了位於北京西部的石景山馬廠裡,刻意與名利圈保持著距離。

那段時間是詠梅印象中最幸福的時光。隔絕喧囂,她每天睡到自然醒,看電影聽歌,玩玩狗,騎騎馬曬太陽發呆,約朋友出去玩兒,隨心所欲,無憂無慮,

這種生活上灑脫的態度,反哺了詠梅對於藝術和電影的理解。遠離娛樂圈是非,住進自己內心世界,堅守自我,她活得灑脫又性情。

隨性的生活打造了詠梅的藝術素養。從那以後,詠梅每年都會塑造一個深入人心的配角形象,開始了自己作為黃金配角的實業穩定期。

但2014年前後,詠梅卻從大眾視野裡徹底消失了。原因是一直視自己為掌上明珠的父親因病去世。

那是詠梅一生中最為灰暗的一段時光,她形容每天都沉浸在無休止的悲傷當中。

在《捨得智慧講堂》的採訪中,詠梅說到:“父親離開的時候特別特別痛苦,想到沒能在走之前讓他的生命質量更高一些,特別痛苦,這也是我停下來4年不拍戲的原因。”

長達4年的煎熬,讓詠梅受盡了折磨。後續從悲痛中走出來的日子,也讓詠梅完成了自己的突破。

2017年,詠梅接到了導演王小帥送來的劇本《地久天長》。讀劇本時她數次停下來拭淚。讀完劇本的第一時間,她告訴王小帥說:“我非常希望出演。”

那是詠梅第一次在電影中擔任女主角。為了能夠塑造好形象,她在拍攝前找到一位失獨母親進行了一場7個小時的談話。

憑借在這部電影中精彩的表現,詠梅拿下了柏林電影節影后大獎。

結果公布的那一刻,呼喊與掌聲在瞬間響起,《地久天長》劇組成員都站起身來和詠梅擁抱。

詠梅在聽到自己名字的時候,濕潤了一點眼角,然後起身與左右相擁之後,款款走上舞台。

詠梅拿下國際重量級獎項的消息傳回國內,行業一片歡騰。但她卻像14年走紅一樣,對名利有著天然的排斥。

她仍舊會按照課程安排去上瑜伽課,有人認出她後前來道賀,她快速作出“噓”的反應,告訴別人不要張揚。

即便躋身中國最頂級的女演員行列,詠梅仍舊堅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對於獎項,她並不看重,但她很期待這次得獎能為她帶來更多的好劇本,讓她可以更好的享受工作帶給自己的驚喜。

網絡上有很多人說,像詠梅這樣的演員就活該不紅。她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在當下的娛樂圈顯得異常清新。不爭不搶,即便拿到舉世矚目的大獎,仍舊淡然處之。

然而,詠梅的這種清新才是她身上最大的魅力。即便這樣的性格在當下娛樂市場中常常難以出頭,但正如詠梅自己所說:

“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通過這條路,可以讓我的心靈陪伴我達到彼岸,我走的是這樣的一條路,只是走上這條路的人不多。”

要知道,人生苦難重重,想要實現對自己和命運的超越,必須走上那條少有人走的路。

詠梅在自己選擇的路上走得不疾不徐,鏗鏘有力。

入行25年,詠梅從配角走向主角,從爭走到了不爭,從憤怒走向了諒解。她說影后桂冠是上天的饋贈,自己是個幸運兒。

實際上,正是前半段的配角人生成就了她人生後半段的涅槃。

詠梅曾總結自己的演藝生涯:“沒有波瀾壯闊的傳奇故事,沒有一鳴驚人的轟動效應”。但不用傳奇,平凡的日子同樣能夠撐起精彩的一生。不用一鳴驚人,像梅花一樣在寒冬傲然綻放,也能散發出奇異的香。

娛樂圈始終是一個千姿百態的圈子,在當下唯流量論的複雜境遇下,我們早已看慣了小鮮肉爭奇鬥豔。相反那些真正沉下心,充滿熱愛地全身心投入到表演行業中的人卻越來越少。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詠梅。遺憾的是,我們不應該只有一個詠梅。

很多人都曾在與名利場的衝突碰撞中遺憾退場,詠梅的出現仿佛在告訴我們。即便從來沒有歲月靜好的日子,但那些堅持死磕同時保持自我的人,仍舊能突破重圍,走向成功。

努力最壞的結局,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