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譚浩俊:國資“抄底”民營上市公司是市場行為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譚浩俊

  市場經濟下,無論是國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可以依據市場規律,發揮各自優勢,實行雙向流動,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

  “有媒體反映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造成‘國進民退’現象,事實上,這只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對“國進民退”的說法予以了反駁。

  確實沒有想到,因為股市的連續下跌,20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因為股權質押比例過高,面臨被爆倉風險,被地方國資企業接盤收購,就引出了“國進民退”的話題。我們不禁要問,“國進民退”的問題,就真的如此好下結論嗎?

  事實上,“國進民退”並不是想進就進、想退就退的,特別是上市公司,並購也好,收購股權也罷,都需要履行相關程式,披露相關資訊的,需要符合證券市場的相關規定。否則,會受到監管機構的嚴厲監管。地方國資接盤民資上市公司,完全是上市公司遇到了困難,國資是為了幫助民資上市公司渡過難關,民資上市公司也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不讓上市公司因為平倉等出現風險,才同意讓國資公司收購。可以肯定,一旦市場行情好轉,仍有可能通過收購方式將國資公司持有的股權回購。

  眼下,由於國際環境變化的原因,一些民資上市公司確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原本就經營狀況不佳,且股權質押比例過高的公司,遇到了爆倉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國資通過收購股權或提供資金的方式,按照市場化原則對民資公司股權實施收購,不僅不是“國進民退”,而是對民資上市公司的保護,是承擔社會責任。把這樣的行為稱作“國進民退”,完全是顛倒了黑白,損害了國資公司的名譽。

  必須厘清的是,如果真的出現“國進民退”,至少必須出現這樣兩種現象:一是趨勢性的,二是行業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國資收購民資、國企收購民企已經成為趨勢,那麽,就可能是出現了“國進民退”。同時,如果出現行業性國資大量收購民資,也可以認為是“國進民退”。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幾家地方國資公司收購了民資上市公司之外,並沒有其他類似現象,更沒有形成行業性和趨勢性。那麽,何來“國進民退”呢?“國進民退”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呢?

  相反,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民資參與國企改革的力度越來越大,很多民營資本都通過參股、控股的方式成為國企股東。按照國資委提供的數據,近年來中央企業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減少11651戶企業法人,其中2618戶將控股權讓渡給民營企業;中國寶武旗下的寶鋼氣體,雖然盈利情況好,每年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0%,已成為行業主要競爭者之一,但是由於不符合集團發展戰略,也轉讓給了民營資本控股。也就是說,民資入股國資的範圍和規模,都要遠大於國資對民資的收購,從而形成了國資民資的共贏格局。

  我們說,市場經濟下,無論是國資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可以依據市場規律,發揮各自優勢,實行雙向流動,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特別是建立混合所有製結構,是下一步國企改革和民營企業二次創業、三次創業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譬如民營企業利用國有企業的技術、工藝等方面的優勢,國有企業利用民營企業體制機制方面的活力,都是合作的良好條件。國資與民資,決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為促進、共同發展的。國資可以在戰略性行業、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居於主要地位,民資也可以在競爭性行業、一般領域居於主要地位,發揮各自優勢,激發更多活力。如果只看到國資參與民資發展、收購民資股權,就認為“國進民退”了,而看不到民資參與國企改革、國企發展,豈不是一葉障目。這樣的觀點和想法,不利於國資和民資的有效合作、共同發展。

  在國資與民資問題上,必須堅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原則,必須客觀、理性、公正地看待國資與民資之間的合作,用實現雙贏的目標對待雙方的合作。

  如果說國資接盤民資上市公司有什麽教訓的話,倒是應當通過這次20多家民資上市公司被國資接盤,好好地反思一下民資上市公司應當如何利用好股權質押,如何才能避免股權質押爆倉問題。同時,一些民資上市公司在如何避免盲目擴張方面,也要吸取教訓,不要一味地求大求洋,而要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