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和平年代的兵——留住膠片時代的軍隊影像

馮建新

馮建新,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為中國攝影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攝影工作者” 稱號。

現任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多所大學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藝術基金複評委員。

中國攝影藝術成就最高獎項“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中國攝影藝術展覽作品最高獎“國展”金牌獎獲得者。

HPA/馮建新出身軍人世家,傳承著軍人精神。

1970年,他從重慶建設中學入伍,直到1994年年底轉業回重慶,25年的軍旅生涯讓馮建新對部隊有獨特的感情。1980年,馮建新成為部隊的一名新聞乾事,至此,他開始用抓拍的紀實攝影手法,把普通軍人的平凡小事呈現出來。

軍隊和老百姓

第十屆中國攝影金像獎,馮建新選送參評了50幅照片,分為《和平年代的兵》《老紅軍的願望》《在丈夫肩上“行走”的鄉村醫生》。這三組照片拍攝時間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2014年9月,時間跨度30多年,給人們講述了關於“奉獻”“銘記”和“感動”的中國故事。而他也憑借這三組作品獲得第十屆中國攝影個人成就最高獎“金像獎”創作獎。

新兵連裡的女兵們

訓練間隙

還記得當時攝影金像獎評委、著名女攝影家、世界新聞攝影最高獎“荷賽”的評委黃文這樣評價馮建新的作品:“馮建新自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對軍旅生活的影像記錄,那些樸素、真實的影像在中國新聞紀實攝影探索過程中難能可貴。而今,作者的鏡頭對準已屆耄耋之年的老紅軍戰士,是其為歷史留影的一種可貴努力。”

訓練間隙的“迪斯科”

兵是這樣練出來的

歲月的指針在不停的轉動,值此八一之際,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馮建新的作品——《和平年代的兵》。照片拍攝於馮建新所在部隊的駐地——河北省豐寧縣和圍場縣,在他的鏡頭裡,有新兵訓練、間隙的迪斯科舞步,有士兵野外拉練時的晨間洗漱,也有男兵們如何解決“如廁”難題……

透過畫面,讓我們一起感受馮建新老師鏡頭下的奉獻精神……

衝出戰壕的瞬間

簡易帳篷裡計程車兵

清晨,一個士兵在戰車旁漱口

偵察兵在練硬功

熬豬食

代替藍軍坦克計程車兵

小雪後的野營拉練

野外訓練中的 炊事兵

緊急集合

一個連長和他的兵

“不方便”時的方便

雷鋒式好戰士喬文清婚禮

雪天——送病號飯計程車兵

義務勞動小憩

十環之外無彈孔

衛生兵

女電話員光榮退伍

穿軍裝比賽

擊斃演習手術用小狗

拉練途中

和平年代——兵的故事

文/馮建新

夜已很深了。

城市街道上計程車的“呼呼”聲不絕於耳,似乎永不知疲憊,沒完沒了。放下手中的書,看一眼窗外的彎月這才覺得有了一些倦意——

回想起了49年前的這會兒,一個17歲“新兵蛋子”的我,第一次拿著一支半自動步槍,在遠離連隊一裡半地的彈藥庫站崗。天也像今天的天,月也像今天的月,只是當時的心情是那樣的緊張。緊捏步槍的手都在隱隱做疼,兩隻眼睛一眨都不敢多眨一下,死死地盯著彈藥庫前面的一片密密的包谷地——風——呼呼地響(就好像沒完沒了的計程車駛過我的樓下),比人還高的包谷地裡被風吹的“嘩啦嘩啦”響聲一片,雞皮疙瘩一個個立了起來,全身的汗毛似乎也都立了起來,右小腿不由自主地顫個不停……用右手狠狠地捶了幾下大腿根,小腿這才停止了顫動。我在心裡默默地念叨著班長交代的:“站在月光的陰影下,背靠著牆,眼觀三面,發現情況朝天鳴槍……”

是呵,有幾十年中國沒打仗了,中國人民是多麽的幸福,一片祥和之景,一抹寧靜之情,無處不體現在這彎彎的月光下面……白色的寧靜。

似乎,人們都已經把他們忘記了——一群兵們,和我49年前一樣,在為我們站崗,在為我們的祥和站崗,在為我們的寧靜站崗。是啊!和平年代的兵們是幸福的,他們沒有付出鮮血和生命,但是他們付出了青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為了讓共和國能記住他們,為了讓全國的人民都能了解他們,我用相機,用我的意識流按動著快門,抓拍著那些看似平常卻又偉大的“決定性瞬間”。

今天,我從中精選出一組片子獻給大家,希望能帶給大家的是——在和平年代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還有那些兵在為我們站崗。

來源|數位世界雜誌

編輯|夏雪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