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兩百年後的未來,最大的哺乳動物是牛?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自更新世晚期(late Pleistocene)以來,地球上大部分地區的大型哺乳動物逐漸走向滅絕境地。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Smith等人通過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將會長期和持續影響生態系統;在第四紀晚期(late Quaternary),哺乳動物體型的縮小可能是因為人類的全球擴張。

研究員們預測說,200年後,哺乳動物會變得更小。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目前瀕危的哺乳動物將會滅絕,200年後地球最大的哺乳動物將會成為牛。

牛能生存下去,也是因為人類為了食用而繁殖。如果不是這樣,200年後的未來,最大的哺乳動物也許就是人類。

由於狩獵、引入掠食者及人類活動導致的棲息地環境改變等因素,導致全球範圍內野生哺乳動物數量越來越少;其中大型哺乳動物瀕臨滅絕的風險更為嚴重,這可能緣於其與人類發生衝突更為頻繁。然而,大型動物對植被結構(vegetation structure)、生物地球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ing)、生態相互作用(ecological interactions)和氣候有著極其重要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因此,保護大型哺乳動物變得尤為重要,它們的減少或滅絕會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

更新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巨型哺乳動物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所有可居住的大陸上都有大量大型哺乳動物,如:猛獁象(mammoth)、巨型地懶(giant ground sloth)、披毛犀(wooly rhinoceros)和劍齒虎(sabretooth tiger)。一直以來,關於更新世晚期大型動物種群滅絕原因的爭論很激烈,尤其是對人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爭議更為激烈。生物多樣性的持續減少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已有的報導將全新世(Holocene)、更新世晚期和更新世末期(end-Pleistocene)的物種滅絕風險與人類活動聯繫在一起;但是早期的影響仍然缺少相關證據。

Smith等使用了兩個數據集來測試人類活動對物種滅絕的選擇性、哺乳動物體型分布以及生物多樣性隨時間推移變化的潛在作用。首先,Smith等更新了一個太空明確的全球記錄,記錄了晚第四紀的非飛行陸棲哺乳動物的體型和營養模式。其次,該團隊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新生代(Cenozoic)哺乳動物的全球數據集,包括地層持續時間、體重和營養模式。Smith等將第四紀晚期物種滅絕分為五個時間段:更新世晚期(125~70 ka前)(ka:時間部門,千年,即1000年,常用於科技文獻中),與人類最初從非洲遷出的浪潮一致;更新世末期(70~20 ka前),代表了人類繼續向歐亞大陸擴張,以及澳大利亞的殖民化;更新世終期(terminal Pleistocene)(20~10 ka前),包括人類向美洲遷移;全新世(10~0 ka前前),代表了人類在全球範圍的進一步擴張;未來(~+0.2 ka),假設當前所有受到威脅的哺乳動物都將滅絕。

Smith等將新生代的化石數據以100萬年的間隔作為參考標準,並計算出每個時間間隔的溫度指標。對於每一個時間間隔,使用logistic回歸對滅絕物種的體型大小選擇性進行表徵,並驗證了整體的體型分布和營養模式結構。對於晚期第四紀,採用大陸和營養水準(trophic level)分層來表徵體型大小選擇性。

該研究表明,在第四紀晚期哺乳動物物種滅絕概率與體型大小顯著相關;且發現在第四紀晚期物種滅絕的受害者和倖存者之間的品質有二到三個數量級的間隔。Smith等稱,在全新世,人類對生態系統內的能量流動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與全球擴張相伴而來的是人類密度增加和一些動物被馴化。

該研究強調了人類對陸地生態系統的長期和持續影響。與過去相比,預計未來的物種滅絕規模更大,但體型大小選擇性更小,即小型動物滅絕風險增加。生態系統的同質化極大地影響了野生哺乳動物在陸地生物圈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作用。該研究警示人類,要約束自己,減少狩獵和濫捕濫殺,保護瀕臨滅絕的野生哺乳動物以及它們的棲息環境,從而更好地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

參考文獻:Science 2018;360:310-313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