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壽者的十大習慣,其實並不難!可惜難堅持……

長壽是很多人都嚮往的事情,他代表著一個人更加健康,生活狀態更加幸福,古代帝王也為之不停追求。前不久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去世,享年113歲,他向世人分享了他的長壽秘訣,聽完之後你就會覺得,其實並不難。

世界最長壽的男人

野中正造,此前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高齡的在世男性。當地世界1月20日凌晨,他在家中去世,享年113歲。對於這位最長壽的男人,大家對他的去世表示遺憾,當然也有不少人關注,他是怎麼保持自己的身體,有著什麼樣的健康秘笈?

他有簡單的長壽秘笈

野中先生在日本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一生經營一家溫泉旅館。前不久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時,記者採訪他,他的長壽秘笈是什麼,他笑道他喜歡泡溫泉。當然在家裡人眼裡,野中先生能長壽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心態保持平和,儘管偶爾也會和家人有過矛盾,野中先生一家人的關係還是十分的融洽和諧。

而且,野中先生在平時的生活非常地獨立自主,雖然年紀大了,但很多時候都會自己做事情。需要藉助輪椅的野中先生,並不過度依賴自己的家人,會自己勞動,自己運動。當然,野中先生也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野中先生的女兒說,在她眼中,她的父親過得十分自在,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這是她最大的感受。

總結:長壽者大多有十大習慣

其實不只是野中先生,從很多新聞報導中不難總結,長壽者的生活,大多離不開以下十個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1. 每天都要吃到綠色蔬菜

這一點看起來特別容易做到,但有很多人並沒有做到!

吃水果蔬菜,不僅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身體必需的營養素,預防腸癌等,還能改善心理狀態,預防疾病。

2. 每天堅持睡午覺

哈佛公共健康學院對2.4萬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與不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的人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會降低40%。人體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

日間午睡一刻鐘左右為宜,最好別超過半小時。

3. 一周至少走7小時

美國《自然》雜誌曾報導稱,60歲以上的人,一周3天,每次步行45分鐘以上,可預防老年癡呆。

一周步行7小時以上,可降低20%乳腺癌罹患率。

穿一雙輕便運動鞋,每天早晚出門走幾圈,雙腿穩步前行,雙臂擺動起來,對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都有好處。

4. 每周保證一條魚

吃魚有什麼好處?

魚肉中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改善大腦健康,提高記憶力。

對65歲以上老年人來說,吃魚還可降低發生老年癡呆的危險性。

注意,是非油炸魚,清蒸最好。

5. 少吃點紅肉

《英國醫學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紅肉吃得越多,8種疾病的死亡風險就越大。

包括:癌症、心臟病、呼吸道疾病、中風、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病、腎病、肝病。

記住:肉類一天的量就是80-150克,是肉類的生重,即烹調前的重量。而且要多切絲、片,多燉和蒸。

6. 做遊戲挑戰記憶力

腦子越用越聰明!

經常做些挑戰記憶力的遊戲和活動可延緩大腦衰老。

比如做做字謎遊戲、偶爾打打麻將、學一門外語、跳一種新的舞蹈,甚至嚼口香糖的動作。

都可以讓腦部得到更多的血液和營養供應,這可能會提升記憶能力,延緩大腦衰老。

7. 多做家務

做家務的好處,你可能想不到!

一篇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論文指出:多做家務可降低死亡風險!

而且家務事做得好,說明大腦的規劃統籌能力好,把東西收拾還原,也能減緩記憶力衰退,對放鬆和鍛煉大腦都有好處。

8. 把堅果當零食

與不經常吃(或根本不吃)堅果的人相比,每周食用幾次堅果的人死亡風險會降低。

這是因為,堅果富含抗氧化劑、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有助於降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9. 多跟別人聊天

聊天簡單嗎?簡單,也不簡單。

看似閑聊,其實對體力和腦力都是種鍛煉。聊天是一個動腦過程,老年人與人交流過程也是鍛煉反應和語言能力的腦部訓練。

而且,「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藥更能除去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聊天還能消除憂愁,解除煩悶,這對健康十分重要。

10. 曬曬太陽

曬曬太陽,伸伸懶腰,呼吸下新鮮空氣,想想都美。

建議大家在上午10時前、下午3時後,每天曬30~60分鐘。

十大長壽習慣,說起來不難,你能全部做到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