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蔚華給金融畢業生一大投資機會:影響力投資

在投資界,機會可能比資金更重要。6日,面對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碩士項目擴招後最大規模一屆近400名畢業生,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以聯合國新身份,告訴這些金融界新生力量一個投資大機會:影響力投資。

近日,馬蔚華赴紐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總部加入一個新的指導委員會。為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達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設立了這一“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 由聯合國副秘書長、開發計劃署署長阿希姆·施泰納擔任主席,聘請了全球十位來自金融界和企業界領袖擔任委員。作為現任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理事長、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是十人之一。

【富可敵國仍須反貧困】

在投資市場上,富可敵國的企業真實存在。比如最高估值達到1兆美元的蘋果、亞馬遜,其價值相當於“亞洲四小虎”這樣的東南亞國家一國GDP。對於中國互聯網“BAT”,比如騰訊,其最高估值也已增長約700倍,達5000億美元水準。但馬蔚華話鋒一轉,至今世界上仍有20億人口每天生活費只有3.1美元,仍有20%多人口無法獲得基本衛生保障。

為此,聯合國制定《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17項指標,第一項就是反貧困,第二項就是無饑餓……等等。為實現這一系列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新興市場國家每年需要3.9兆美元資金支持。“到目前為止,政府投入只有1.4兆美元,還有2.5兆美元的缺口。”馬蔚華發問,這個缺口怎麽辦,單靠政府投入,單靠慈善捐贈,差距還太懸殊……

他頗有意味地援引了“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名言:“只有把社會問題的解決,變成有利可圖的商機,社會問題才最終能夠得到解決”,並認為公益理念+商業手段並不矛盾,“公益金融”概念方興未艾。

【經濟回報好社會效益也好】

眾所周知,通過“扶貧攻堅戰”,中國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達到75%,貧困的發生率從過去超過12%降到1.7%,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巨大貢獻。

對此,身為銀行家的馬蔚華舉了“中和農信”的現實案例。目前,這家金融機構的在貸客戶達到40萬人,其中農戶佔91.6%,女性佔52.7%,覆蓋20個省份,累計貸款已達470億元。其背後的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螞蟻金服等。在他看來,這就是真正的“影響力投資”,通過普惠金融的市場規則,“授人以漁”幫助更多人脫貧致富。

不難發現,這樣的“影響力投資”作為一種投資行為,追求正面財務回報,同時追求顯著可量化、積極的社會或環境影響。

事實上,在國際金融危機中唯利是圖、形象受損的華爾街,最先接受“影響力投資”理念。比如高盛斥資百億美元收購從事影響力投資的企業,彌補這一板塊缺失;還有華爾街的高管放棄高薪,加盟這一類型的影響力投資公司。“我前天到史丹佛商學院,他們學生強烈要求商學院開設‘金融+科技+人文+公益’課程,一定要加公益課。”

目前,按照影響力投資的標準,美國資本市場選擇了400支經濟回報好、社會效益也好的股票,形成KLD-400社會指數。經過測算,這400支股票在過去十年的平均收益率達20.8%,超過了同期“標普500”指數的18.7%水準。

【義利並舉與公益金融】

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4月1日的最新數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的水準已從5年前的106億美元,以每年超過100%的增速,增長至去年的5020億美元。“這個統計數額可能還遠遠低於實際數額。”馬蔚華估算。

從綠色債券到綠色金融,中國的影響力投資也與日俱增。從2017年到2018年,中國綠色貸款增長16%,超過8兆元;綠色債券更是增長33%,達到312億美元水準。馬蔚華認為,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透露,自己也在與合作夥伴研發跟蹤影響力投資的ETF指數型基金,並正組建相關影響力投資基金,“應該在中國、在全球都是首創。”在深滬300成分股中,他們按照影響力投資的標準選了99支股票,實驗“義利99”指數。從過去五年到今年6月28日,義利99指數報收2239.95點,累計漲幅超過123%,近五年年化收益率19.2%,跑贏了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等主流指數。

這說明中國資本市場也是資本向善的,完全可以義利兼顧。馬蔚華指出,影響力投資的義利並舉行為是公益與金融結合的產物,符合可持續發展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種新型投資方式,成為全球金融發展趨勢。對於來自金融碩士MF、金融MBA、金融EMBA、全球商業領袖學者項目GES和金融博士PhD等項目的高金2019屆畢業生,截至6月中旬,中國學生就業率已達100%。而馬蔚華希望他們未來更多關注甚至從事影響力投資行業,為推動中國可持續目標達成、影響力投資發展共同努力,服務於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