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穿越古代看消防!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 。

當地時間15日傍晚,

法國巴黎聖母院突發火災,火情迅速蔓延。

據法國媒體報導,

塔尖坍塌,玫瑰花窗損毀,

巴黎聖母院的所有木製框架都在燃燒,

800年歷史灰飛煙滅。

火災無情,丁點星火就可能使人類文明消失殆盡,建築防火顯得尤其重要。而在我國古代,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卻沒有自來水管、高壓水槍和消防車,又是如何預防和應對火情的呢?

古代建築多為木質結構

早期相對成熟的防火理論

為了對付火這個不可或缺又十分危險的生活夥伴,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相當成熟的防火理論,認為對付火災必須「防患於未然」。到了東漢時期,防火理論進一步完善,荀悅在《申鑒·雜言》中說:「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

在各種古裝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打更人邊走邊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燭。」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想像,正是有據可依。《周禮·天官》中記載,到了每年春秋兩季,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國人信奉神明,因此會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之物,祈求神明保佑人們不受火災的 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紫禁城裡的大殿就會發現,在每座大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組對稱的龍形裝飾,在建築學上稱為「正吻」或「大吻」。這實際上是一種叫「蚩尾」的神獸,「水之精,能辟火災」。

古代房頂屋脊上少不了蚩尾的身影,古人相信這種神獸可以辟火

古代的消防科學技術

即使做了很多預防,有些火災也無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滅火實踐中,我們的祖先逐漸總結和創造出了消防科學技術,其中很多在世界範圍內都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

建築中的分割技術

在古代歷史上,中國建築多採用木質結構,就是一旦發生火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蔓延到其他建築,導致整個地區都陷入熊熊烈火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聰明的古人想出了分隔技術。

所謂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間做技術處理,塗上濕潤的泥土,形成一個不可燃的保護層。春秋時期,為了應對軍事進攻和火的侵襲,墨子首先總結了建築防火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鬥、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在後來的發展中,在建築中加入防火牆逐漸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防火方法。北宗的《營造法式》被稱為古代消防標準的專著,其中對建築的防火牆有專門的尺寸標準。

紫禁城內鑾儀衛倉庫,主要用途是保存皇帝、皇后的鑾駕儀仗,防火設施尤為嚴密。每隔七間房屋就空出一間,用三合土填實,直至房頂,形成一堵5米厚的隔火牆;從外部看,是一間無門無窗的房屋;從內部看,卻是一堵5米厚的防火牆。這些防火牆所起的主要作用是當建築著火時,飛散的火星不會隨著氣流進入其他房間,引發更大的火災。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特色,但其最初是作為封火牆使用,是防火用的建築分隔設施

有代表性的消防工具

儲水是救火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從商代起宮廷裡就開始設置水缸。明朝時,在宮廷裡鑄造金屬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到了清朝,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監往缸裡挑水,冬天為了防凍,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

古代滅火工具:鑾金水缸

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稱為「太平缸」。太平缸貯水的消防設計思想,與今天的消防水池、市政消火栓實同一源。太平缸一般在宮廷中實用,雖然能儲存大量用水,但機動性不高。唐代時,人們開始使用皮袋、濺筒滅火器滅火。到了北宋,有了水袋、水囊、唧筒、麻搭等方便攜帶的工具,當有火情時,眾人拿著這些工具滅火,作用類似於今天的滅火器。

古代滅火工具:黃銅水槍

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置了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首都汴京不僅設立瞭望火樓,樓下還有房屋數間,駐紮著百餘名士兵,還準備了大量滅火用的工具,一旦發現火情立刻去滅火。汴京在當時是國際性大都市,其繁華程度從《清明上河圖》中就可以看出。但是根據史料記載,發生的火災並不多,這與望火樓和駐紮軍隊的設置是分不開的。

南宋靜江府城(今桂林市)也設有望火樓。現在桂林市城北的鸚鵡山石壁上仍然保存著南宋鹹淳七、八年(公元1271年、1272年)鐫刻的當時全城總平面圖。從圖上可以看出,望火樓位於該城寶賢門和鎮鈴門之間的山上,與城牆連接,它是一座建造在立柱上的方形二層樓,士兵站在樓的平頂上可以瞭望全城火警。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明代實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隊伍和義務消防組織「火灶」。設置水缸、麻搭、火鉤,組織人員,往來巡視,遇火則擊拆報警並配斧、甕、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較嚴密的滅火制度,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鴉片戰爭後,西方先進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1年)後,清政府購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裝備——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雇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洋車式水龍

回過頭看,我國古代的消防是寓意和實施並舉,建築上有寄託美好願望的防火神獸,建築內有預防火災的防火牆和儲水工具,再到後期城市的消防系統也初步形成,這些都為現如今的消防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撰文/嬋玉 《知識就是力量》微平台編輯整理

本文轉載合作:地震三點通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