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娃生出了痔瘡!怎麼才能治好?

周末小棒米去參加朋友的滿月酒,談到生孩子之後最讓她痛苦的事情就是痔瘡痛!

剛生外孩子後,就開始痔瘡痛,想著要哺乳就沒有做手術。開了孕婦專用的痔瘡洗液,早晚一次,每次坐到盆裡泡十分鐘,大便後也可增加一次浸泡。

還可以塗抹孕婦痔瘡膏,將肉球推回肛門後用化妝棉和醫用膠帶等材料稍微固定一下防止肉球再次脫出,幫助肉球充分吸收藥物。

另外注意日常合理飲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按照醫生的建議做一周左右,痔瘡很快就好了。雖然好了,但是說到當時的痛她還是心有餘悸!

不少麻麻表示自己也曾飽受痔瘡之苦:

@小愛媽:我是順產的,生完寶寶後下面就冒出來一個「肉球」,我連著三天沒大便!還不敢用開塞露,因為肛門周圍都水腫的厲害,不敢塞,怕給塞破了!

@大寶媽:我是剖腹產,雖然生孩子的時候沒有遇到,但是產後五天的樣子半夜痔瘡自己出來了,又硬又痛,太受罪了。

@橙橙媽:順產後痔瘡出來了,現在寶寶都3個多月了,每次大便都很痛還有血,每天都有吃水果,還喝很多開水還是這樣,哎,可遭罪了。

說到這兒,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痔瘡!

痔瘡簡介

痔是直腸下端的肛墊出現了病理性肥大。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發病時最典型的臨床表現有:肛門局部的墜脹、腫脹、疼痛、排便出血等,如果痔瘡中形成了血栓,孕媽媽還會感到煩躁、坐臥不安等。

為什麼會有痔瘡的出現?

痔的具體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目前主要有以下學說。

一種是靜脈曲張學說:

靜脈叢是形成肛墊的主要結構,痔的形成與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血栓形成有必然的聯繫。從解剖學上來看,門靜脈系統及其分支直腸靜脈都無靜脈瓣;直腸上下靜脈叢管壁薄、位置淺;末端直腸黏膜下組織鬆弛,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血液淤滯和靜脈擴張。此外,由於直腸肛管位於腹腔最下部,多種因素,如長期的坐立、便秘、妊娠、攝護腺肥大、盆腔巨大腫瘤等,均可引起直腸靜脈迴流受阻。目前頗有爭議。

另一種是肛墊下移學說:

肛墊起閉合肛管、節製排便作用。正常情況下,肛墊疏鬆地附著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時受到向下的壓力被推向下,排便後藉助自身的收縮作用,縮回到肛管內。彈性回縮能力減弱後,肛墊則充血、下移形成痔。西醫主流支持肛墊下移學說。

播放GIF

3 孕期痔瘡常見的發病原因

①子宮隨孕周增加逐漸增大,壓迫下腔及盆腔靜脈,使得靜脈迴流不暢,會引起或加重痔瘡;

②孕期的孕激素明顯升高,使得腸蠕動減少,引起便秘,誘發或加重痔瘡;

③孕期孕激素水準升高,使靜脈管壁鬆弛,靜脈發生擴張,間接的引起或加重痔瘡。

④孕媽媽活動或者運動較少,久坐或者久站,不利於靜脈循環和迴流。

妊娠什麼時期易發生痔瘡?

一般來講,孕中晚期是孕媽媽們發生痔瘡的高發期。因為這個時期子宮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會對下腔及盆腔靜脈產生壓迫現象,並隨著孕周增加壓迫逐漸加重,影響肛周靜脈迴流;同時影響腸蠕動,易發生便秘。孕中晚期孕激素水準也發生改變,產生相應的影響。此外,孕中晚期孕媽媽腹部負擔加重,活動相對減少,也會誘發痔瘡的發生。

4 治療痔瘡方法

除了上述建議,這些方法媽媽可以試一下。

緩解疼痛

患有血栓性痔瘡的孕媽痔瘡疼痛劇烈,可以在冰箱中冰一瓶水,然後用毛巾包裹(毛巾需要消毒),敷在患處,大概1-2天疼痛即可緩解。

合理用藥

早中晚分三次外塗孕婦痔瘡膏,外塗前用溫水熱敷或坐浴熏洗5-10分鐘。如是便血情況嚴重的孕媽,建議將熱敷改為涼開水冷敷,幫助收縮血管,減少傷口出血,待冷敷幾天之後便血情況好轉,再改為熱敷。

播放GIF

提肛運動

每日早晚作兩次提肛運動,每次30-40次。提肛運動就是有規律地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一提一松。

保持衛生

保持肛門處衛生、便後應及時清洗肛門,勤洗澡,勤更換內褲,可有效地防止感染。

熱敷坐浴

堅持熱敷或者坐浴。對痔瘡進行熱敷的毛巾要每天消毒,並且和日常使用的毛巾分開放置。熱敷水溫在40度左右即可。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