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雞肉「滑」進了1歲小寶的肺裡 危急關頭醫生祭出「吸功大法」

揚子晚報網9月5日訊(通訊員 孫軍 江榮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張凌飛)一歲大幼童在吃雞時,雞肉嗆進了氣管,最後醫生運用「吸功大法」吸出肉末,救了孩子一命。5日一大早,幼童的父母把一面紅彤彤的錦旗送給連一醫兒童呼吸內科,並且一定要和醫生合個影,說:「要讓小寶記住救命恩人」。

要命:雞肉卡住氣管,滑到了肺裡

「王醫生,急診來了一個氣管異物的患兒,氣道三維重建結果已經證實,考慮右肺下葉異物,怎麼辦?」9月2日晚9:26分,連雲港市兒童醫院呼吸科王娟醫生接到了來自急診霍醫生的電話。王醫生快速回復了兒科急診,「把病人收住兒內呼吸科,準備氣管鏡下取異物」。

這是一個1歲大小患者,體重只有11kg,中午在和奶奶在家,進食雞肉過程中突然出現劇烈嗆咳,當時患兒即出現了面色青紫,經過緊急拍背等處理後患兒咳出一塊較大的雞肉,隨後面色青紫得以改善。晚間,媽媽回家後發現患兒睡覺時氣管內有明顯的「吱吱」聲,問了奶奶,媽媽懷疑患兒氣道內仍有異物沒排出,隨即驅車趕到我院急診。

氣管鏡深入肺葉內,竟沒發現雞肉!

9月3日上午10:20分,各項準備工作就緒,手術準時開始。擺體位、鎮靜、麻醉、吸氧、心電監護、鼻腔護理、潤滑氣管鏡,一項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PICU的專科護士很流暢地配合醫生的各項操作,過鼻腔、會厭、聲門、氣管、氣管、隆突,氣管鏡順利地一級一級往下走,很快順利到達了右肺中下葉的位置,全場的醫務人員用滿懷期待的眼神盯著王醫生,希望聽到那句「找到了」。

經過仔細的查看,王醫生並沒有看到大家想像中的「大雞肉」。這時,作為主操作醫生的王醫生也不免心生疑惑,因為患兒年齡較小,氣道太細,即使外徑3.7mm的支氣管鏡也很難到達一些亞段支氣管,在沒有明確看到異物的情況下,這該怎麼辦呢?

迅速調整戰略,於肺底完整吸出肉末

回想患兒入院時肺部聽診右下肺底呼吸音還是明顯減弱的,王醫生判定異物的位置應該很深,深就說明異物較小,趕緊改變策略,採用「灌洗+負壓吸引」。5ml,5ml,5ml…,隨著灌洗量的增多,意料之中的「異物」現身了:一片片類似絮狀物的東西出現在了吸引管道裡,所有在場的醫務人員都長舒了一口氣,終於出來了。在確保患兒安全的前提下,王娟醫生又反覆查看了患兒其它部位的各級支氣管,確保異物無殘留。歷時40分鐘左右,手術圓滿結束。孩子的呼吸順暢了,再聽診,右下肺的呼吸音較前明顯增強了,手術成功!

提醒:家長學會6招避免氣道異物

王娟醫生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做好支氣管異物預防工作:1.首先應教育兒童不要養成口內含物的習慣。當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時候,不要引逗他們哭笑、說話或驚嚇,以防將食物吸入氣管。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2.孩子嘔吐時,應該把他的頭偏向一側,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氣管。3.如咽部有異物,絕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塊食物的方法將異物壓下去,應設法誘其吐出。4.3歲以下小兒應盡量少吃乾果、豆類,家長及保育員平時對小兒應注意,不要給予瓜子、花生米一類食物給小兒。5.嬰兒哺乳用奶瓶餵奶時要注意橡皮奶嘴孔眼不要過大,防止吸奶過急;餵奶前不要讓寶寶過於哭鬧;不要吸吮帶眼的安撫奶嘴;餵奶時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滿奶嘴;餵奶後不要過早地翻動寶寶,最好把寶寶豎起來,輕輕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幾個「飽嗝」後,再放回床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