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收藏】數十種常用中藥材採收加工流程,夠齊全!

播放GIF

1.綿馬貫眾

【採收】夏、秋兩季採挖根莖。

【加工】削去葉柄(可見殘基)、鬚根,除去泥土,整個或剖成兩半,曬乾。

2. 細辛

【採收】夏季果熟期或初秋採挖根和根莖。

【加工】除凈地上部分和泥沙,陰乾。(不宜日曬及水洗)。

3.大黃

【採收】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根和根莖。

傳統採收方法:通常選擇栽植3年以上者。挖時先將地上部分割去,刨開根莖四周泥土,然後深挖根部,力求全根。

【加工】除去細根,颳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

傳統加工方法:將挖出的大黃根系抖去泥土,去除腐爛大黃和殘葉,切除大黃根莖頂端的生長點,打去粗皮,切去水根整形。整形後乾製。

(1)整形根據大黃個體形狀確定加工蛋片吉或蘇吉的原材料,個體較大而長者加工蛋片吉,個體較小者加工蘇吉,其餘鮮加工通貨。將符合蛋片吉規格的鮮貨用大黃刀縱向切成兩瓣,將符合蘇吉規格的鮮貨用大黃刀橫向切成段,每段厚9~11cm。鮮大黃在加工前切勿堆放、雨淋、火燒、碰撞,以免毒爛、變質。切製時忌用鐵器以免變黑影響品質;分檔時應戴手套,以免手中汗水沾染大黃,使顏色變暗。

(2)乾製當晾曬至大黃切口處收縮並出現油狀黃白色小珠顆粒時,立即上棚或進烘房烘乾。①陰乾:將整形的大黃用麻繩串起,掛在室內或屋簷下通風陰乾,切忌淋雨,100~150天即成乾品。優點在於不用熏烤,藥材無煙熏味,成本低。缺點是藥材乾製時間長,對氣象的依賴較大,無檳榔茬或檳榔茬色度很差、易蟲蛀、易霉變,難以長期貯存。②烘乾:將曬整形的大黃放入烘箱,單層擺放,厚約10cm,加溫烘乾整體受熱均勻,每天翻動一次,溫度保持在4℃~50℃,保持7~10天,直到大黃切口不再滲出油狀物,再升溫至55℃~58℃,烘到20~30天。優點是不用熏烤,藥材無煙熏味,乾製快,成本低,缺點是檳榔茬色度較差。

4.何首烏

【採收】秋、冬二季葉枯萎時採挖塊根。

【加工】削去兩端,洗凈,個大的切成塊,乾燥

5.牛膝

【採收】冬季莖葉枯萎時採挖

傳統採收方法:10月中、下旬經霜後莖葉枯萎,挖取根部。採挖時先從畦的一端開始挖溝,一般溝寬60cm、深60~80cm,將牛膝整株連根全部挖出,注意不要挖斷根條。

【加工】除去鬚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曬至乾皺後,將頂端切齊,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將收穫的牛膝剪去根頭、鬚根,捆把晾曬後,每100kg鮮牛膝,用硫黃1.5kg熏4~5小時,再曬或烘至七八成乾時,理直並按粗細等級分別捆成小把堆放於室內悶放3~4天,再曬至全乾。曬後要涼收藏,熱藏易走油變色。亦可趁鮮切段

6.太子參

【採收】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採挖塊根

傳統採收方法: 在種植後的翌年夏至前後,當地上部50%以上的莖葉枯萎時就應採收,此時參根成品率最高。但綜合近幾年栽培太子參的產量和品質,9月份採收為宜。而且應選擇晴天收穫,大小參根應採收齊全

【加工】洗凈,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略燙後曬乾或直接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

(1)生曬參:將收穫的參條洗凈,曬乾即可。

(2)燙參將收穫的參根攤晾1~2天,待根部失水後洗凈,用100℃開水燙1~3分鐘,以指甲順利掐入參體為度,然後曬乾裝入籮筐內輕搖撞擊,去掉鬚根即成燙參。產品表面光滑,淡黃白色,質地柔軟。

7.附子

【採收】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子根。

傳統採收方法: 栽種至第二年的6月下旬到8月上旬採收。採收時,挖出全株,摘下烏頭旁的子根。

【加工】除去母根、鬚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規格。

(1)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麵、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3)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傳統加工方法:

(1)鹽附子每100kg附子用膽巴40kg、清水30kg、食鹽20~30kg(新開始加工用鹽30kg,次年利用原有部分鹽膽水加鹽20kg)。余同上。

(2)黑順片每100kg泥附子,用膽巴45g,加清水25kg。余同上。

(3)白附片每100kg泥附子,用膽巴45kg,加清水25kg。余同上

(4)熟附片用較大的附子作原料。將泥附子除去鬚根,洗凈,每100kg附子用膽巴40kg、清水25kg混合,將附子浸泡7日。然後將附子取出,在鍋中煮1小時以上然後放入清水中浸一夜,剝皮後再浸一夜,橫切成3~5mm厚片,放入清水中浸4~8晝夜,取出,蒸12h後,用木炭火烘至半乾,再曬乾即成「熟附片」

(5)黃附片用較大的附子作原料。泡膽同熟附片。將泡膽後的附子取出,在清水中浸一晝夜後剝皮,橫切成3~5mm厚片,放入清水中浸4~6晝夜。然後再經葯汁炙,即用甘草12kg、紅花15kg、豬牙皂2k、老薑5kg熬水,再加入黃色染料250g,製成染色劑。切片放於染色液中浸一夜,染成黃色,然後烘至半乾,再曬乾。即得「黃附片。

8.白芍

【採收】夏、秋二季採挖根

傳統採收方法: 白芍宜在栽種後3~4年采。一般8月間進行,過早會影響產量和品質,最遲不能超過9月底。採收時應選擇晴天,割去莖葉,把根刨出,抖盡泥土運回室內加工。

【加工】洗凈,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傳統加工方法:將芍根從芍頭著生處切下,然將粗根上的側根剪去,修平凸面切去頭尾,按大、中、小分成三檔。在室內2~3天,每天翻堆2次,促使芍根水分蒸發,質地變柔軟,便於加工。芍藥加工分煮芍、去皮和乾燥

(1)煮芍先將鍋水燒至80℃~90℃,把芍根淘洗好後從清水中撈出,放入鍋中放水量以浸沒芍根為度,每鍋放芍根15~25g。煮時上下不斷翻動使芍根受熱均勻,保持鍋水微沸。小芍根煮5~8分鐘,中等粗的根煮8~12分鐘,大的芍根煮12~15分鐘。煮製是芍根加工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煮過久,內部空心,分量減少;過生則內層中心變黑。

(2)去皮人工去皮:用竹刀、玻璃仔細颳去芍根外層栓皮,並把有蟲眼處挖凈。不可用鐵製刀刮皮,否則會使芍根變色。

機械去皮: 將芍根和粗河沙一同裝入滾筒機內(滾筒機直徑約1.2m,長約3m,內有撥齒,轉速約30/min),開動電源,芍根粗沙隨齒輪轉動上下翻滾,在粗沙的摩擦下將芍根的栓皮除去

(3)乾燥煮好的芍根薄攤暴曬1~2小時後,堆厚暴曬,使表皮慢慢收縮。這樣曬的芍根表皮皺紋細緻,顏色也好。曬時要不斷上下翻動。中午太陽過強,用竹席等物蓋好芍根,下午3~4點再攤開曬。曬3~5天后,能敲出清脆響聲後,把芍根在室內堆放2~3天,促使水分外滲「發汗」,然後繼續曬3~5天。重複3~4次,才能曬乾。9.赤芍

【採收】春秋二季採挖根。(以秋季產者為,此時漿汁飽滿,乾後粉質多。)【加工】除去根莖、鬚根及泥沙,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彎曲者用手理直,晾曬至半乾,打成小捆,以免乾後彎曲。余同上。10.黃連

【採收】秋季採挖根莖

傳統採收方法:野生品全年可採挖,以秋末採挖為佳;栽培黃連一般生長5~6年於9~11月採收。選晴天挖出全株,除去泥土,剪去鬚根、葉片,分別收集根莖、鬚根及葉片,運回加工。雲連在栽種後第4年亦可採收,但不全部挖起,隻挖取粗壯的根莖

【加工】除去鬚根和泥沙,乾燥,撞去殘留鬚根

傳統加工方法:運回的黃連依品種不同其乾燥方法有所不同,具體方法如下。(1)味連主要於烘房加溫烘乾。烘乾時火力不宜過大,應勤翻動,烘至半乾時,取大、中、小三級,重新上炕烘製時,大的放下層,中等的放中間,小的放上層,使上、中、下三層黃連乾燥一致,火力隨乾燥程度而減小。烘乾後,趁熱取出放在竹製槽籠裡來回推拉,或放在鐵質撞桶裡用力旋轉推撞,撞去殘存鬚根、粗皮、鱗芽及葉柄,再揀土粒,揚去灰渣,即成

(2)雅連在栽培地附近修建簡易土炕,上面橫鋪竹竿,疏密度以能漏下泥沙而不漏雅連為宜。將全株攤放土炕上,邊烘邊翻動,除去部分鬚根、葉、泥土,減少水分。再運回室內用火烘烤,烘至皮乾心濕,鬚根和葉片乾焦時取出,除去鬚根、葉片雜質後再烘至全乾。然後裝入竹編槽籠,撞去根須、泥沙,剪去殘餘連桿和過長的「過橋」,即成。

(3)雲連將黃連攤在竹席上曬乾或用火炕乾,而成毛連。將乾燥毛連裝入撞籠撞去鬚根、泥沙。亦可用麻袋,內裝雲連和碎石,抬起來回拉動,使雲連與碎石撞擊,撞凈鬚毛,即成。

11.升麻

【採收】秋季採挖根莖。

【加工】除去泥沙,曬至鬚根乾時,燎去或除去鬚根,曬乾。

12.防己

【採收】秋季採挖根部。

【加工】洗凈,除去粗皮,曬至半乾,切段,個大者再縱切,乾燥。

13.烏葯

【採收】全年均可採挖塊根。(夏初采者粉性大,質佳。)

【加工】除去細根,洗凈,趁鮮切片,曬乾,或直接曬乾(直接曬乾為「烏葯個」)。

14.延胡索

【採收】夏初莖葉枯萎時採挖塊莖。

傳統採收方法: 一般在5~7月,延胡索停生長,子葉枯萎時採收。此時延胡索飽滿、質堅、色黃、內色黃亮。方法是從的一端開始,用爪鉤順壟挖20cm深的土逐一將延胡索挖出。起挖時盡量小心,謹防傷破。採收宜選擇晴天進行,使土壤呈半乾燥狀態,以便延胡索塊莖和泥土分離,便於操作。

【加工】除去鬚根,洗凈,置沸水中煮至恰無白心時,取出,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 將收穫的鮮延胡索,按大、中、小分檔,同時挑出中間有肚臍的扁平的延胡索,揀出雜草和泥塊,分裝入籮筐,放在水裡或溪溝裡,洗凈並瀝乾,分別大小,放入開水中燙煮,大塊莖4~6分鐘,小莖3~4分鐘。煮時要隨時翻動,煮至藥材內部呈黃色,中心有一小白點時為度,撈出。再在陽光好且通風好的地方曬乾,晚上收回時攤放,不能堆放。第二天繼續曬。如此反覆至乾燥即成商品元胡。

如遇陰雨氣象,持續幾天不見陽光,應採用炭火或爐火烘乾,但溫度不要太高般應控制在35℃~60℃。在烘的過程中要微火、勤翻,力求乾燥均勻。如果在連綿的陰雨氣象任意堆放,會造成延胡索「蟹黃」,即手稍一用力,表皮即破,裡面即成粉末狀,而不能作為正常的商品延胡索出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延胡索在臨床用藥前還需要進一步加工,如醋炙、酒炙等。而延胡索前期加工的品質直接影響到飲片的品質,因此,延胡索在產地加工中應力求保質量,使其在臨床的應用中發揮出更好的治療效果。

15.苦參

【採收】春、秋二季均可採挖根。

【加工】挖取地下部分,切去根頭及小支根,除去細根、泥土。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

16.葛根

【採收】秋、冬二季採挖根。

傳統採收方法:葛根在栽種後2~3年即可采,一般於秋季落葉後到春季發芽前進行。將根全部挖起後,去除蔓藤,切下根頭作種,抖去泥土,運回加工。

【加工】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

17.黃芪

【採收】春、秋二季採挖根

傳統採收方法: 在生長3~4年秋季植株落葉時到霜降地上部分枯萎時,或春季土壤解凍以後至植株萌芽前採挖,運回加工。以生長6~7年者品質最好並以秋季採收為佳,此時水分小,粉性足,質堅實。黃芪根入土壤較深,採挖時應防止將根挖斷或折斷。

【加工】除去鬚根和根頭,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 原生芪藥材原條帶蘆頭生曬即可。關芪切下蘆頭,平鋪於曬場進行晾曬,待曬至六七成乾時,進行分等,並按照等別紮成小捆,再曬至乾透為度。

18.遠志

【採收】春、秋二季採挖根。(遠志栽種2年即可收穫,以3年生的產量最高。)【加工】除去鬚根和泥沙,曬乾。

傳統加工方法:將遠志鮮根抖去泥土,趁水分未乾時用木棒敲打,使其鬆軟,抽掉木心,曬乾即可。直徑0.3cm以上的可加工遠志筒,0.3cm以下的抽去木心加工成遠志肉,最細的根不去心,曬乾稱為遠志棍,三者均可作藥用。

19.白芷

【採收】夏、秋間葉黃時採挖根。

傳統採收方法:白芷因產地和播種時間不同,收穫期也不同。春播,在當年白露後(河北)或霜降前後收穫(河南)。秋播,在大暑至立秋(浙江)、大暑至白露(河南)、播種第2年小暑至大暑(四川)或在或處暑前後葉片變黃或莖葉枯萎時收穫(河北)。採收過早,植株尚在生長,根條粉質不足;採收過遲,易發新芽,影響藥材品質,根部粉性也差。另外採收宜選晴天進行,先割去地上部分,然後挖出全根,抖去泥土。【加工】除去鬚根和泥沙,曬乾或低溫乾燥。

傳統加工方法:四川產白芷,將白芷暴曬1~2天,除去泥土,剪去殘留葉基,去掉鬚根,按大、中、小分組堆、曬,切忌淋,晚上收回攤放。白芷含澱粉多,不易乾燥。如遇連續陰雨,不能及時乾燥,會引起腐爛。採用熏硫的方法,可以防止白芷腐爛。①收後遇陰雨天,應去泥即熏;②曬軟後遇陰雨或被雨淋濕,應立即熏;③大白芷應熏後再曬。通常用烘炕熏。入熏室,大根中間,中根裝周圍,鮮根放底層,已曬軟的放上層。用草席或麻袋蓋嚴。每1000kg鮮白芷,用硫黃7.8kg。熏時,要不斷加入硫黃,不能熄火斷煙,少跑煙,熏透為止。1晝夜後,取樣檢查,用小刀順切成兩塊,在切口斷面塗碘酒,凡呈藍色而很快消失的,表示硫已熏透,可熄火停熏,立即暴曬至乾。如遇雨天,可攤晾在通風乾燥處,待晴天曬乾或用無煙煤炕乾。小量用烘炕,大量用炕房,烘烤溫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炕焦炕枯。每天翻動1次,6~7天全乾。浙江產白芷,起收後,將白芷置於有水的缸內,洗去泥土及鬚根,撈出,用清水沖洗乾淨,然後放在木板或光滑水泥地面上,按鮮重加入5%左右的石灰,用鐵耙推擦攪拌,以石灰均勻黏附白芷表面為度,再分大小在竹匾或蘆席上暴曬

般小者8~9天,大者20天左右全乾。

20.當歸

【採收】秋末採挖根。

傳統採收方法: 甘肅當歸一般生長2年以上,於10月中下旬適時採收。雲南當歸一般栽培2年,在立冬前後採挖。當歸採收以10月中下旬為宜。採挖過早,根條不充實,產量低,品質差;採挖過遲,土壤凍結,根易斷。採挖前,應先將地上部分割除使土壤暴曬8~10日,既有助於土壤水分的蒸發以便採挖,又有助於物質的積累和轉化,使根更加飽滿充實。採挖時還應注意適當深挖,以保證根部完整無損。勿沾水受潮以免變黑腐爛。挖起後,翻曬半日,待水分稍蒸發後,抖凈泥土,揀除病株,運回加工。

【加工】除去鬚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後,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乾。

傳統加工方法:

(1)全當歸將運回的當歸選擇通風處及時攤開晾曬至側根失水變軟,殘留葉柄乾縮。理順側根,切除殘留葉柄,以每把鮮重約0.5kg左右紮成小把。架於棚頂上,或裝入長方形竹筐內,然後將竹筐整齊擺在架上。先以濕木材猛火烘上色,再以文火熏乾,經過翻棚,使色澤均勻,全部乾度達70%~80%時,停火。

(2)當歸頭將當歸剔除側根,根頭部分乾燥,用撞擦方法撞去表面浮皮,露出粉白肉色為度。

當歸加工不能陰乾或日曬。陰乾質輕,皮肉發青,日曬易乾枯如柴,皮色變紅走油。也不宜直接用煤火熏,否則色澤發黑影響品質。烘烤時室內溫度控制在30℃~70℃為宜。

喜歡這篇文章,就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您的打賞是對小編最好的鼓勵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