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錢遜先生:儒學與人生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錢遜教授因病於2019年8月22日凌晨去世,享年85歲。

儒學的真正本質

過去很多人大概都認為儒學是一種政治學說,是為2000年的封建統治服務的一種上層建築,今天我們就來弄清弄清儒學的真正本質在哪裡。

實際上儒學是關於人生的學問,是一種講人的學問,不是講做人的學問。當然說儒學也是一種政治學,因為儒學講治國平天下,但是儒家講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在修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是修身,從天子一直到普遍老百姓的根本都是修身。儒家有這樣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個社會的安定,一個國家的長治久安的基礎,在整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包括老百姓以及領導人,這是儒家治國的基本,所以為政以德,基礎的東西是講做人,做人的問題解決好了社會也就解決好了,國家也就太平了。

為什麽要提出做人,這裡就談到儒家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我們講到的基本的一個問題是要懂得人,先要懂得人和禽獸的區別。現在流行的一個觀點就是人和禽獸是一回事,人無非就是要生存,無非就是生存競爭,就是弱肉強食,食色性也等,說起來好象人和禽獸是一回事。聽起來很可笑,實際上很多人是這樣來看待人生的。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傳統儒學就不這樣看,而認為人首先要認識人和禽獸的區別。堂堂正正做一個人,要能夠擺脫禽獸的境界,要學會修養自己,所以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根本,這是儒學思想的基本出發點。懂得了這點以後再去研究儒學,就可以懂得很多東西。

不僅是儒家提出了這樣的思想,而且在中國文化的長期發展中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我們民族的文化傳統。講做人這個觀念在中國已成為一種民族意識,不一定是學者,不一定是秀才狀元,即使是老一輩的普遍老百姓,都教孩子要堂堂正正做人。現在我們青年人好像比較講究將來要做一個科學家,一個文學家,要拿諾貝爾獎還有當議員。真正的傳統首先不是講這個,首先是你要做人,要做事,先做人,而且這種思想深植在我們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京戲裡面講了多少做人的道理,四大名著裡面也講做人的問題。中國史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不僅記事,而且記人,記事一方面講治亂的經驗,還有一個人物的寶殿,大忠大奸在史書上都可以找到,一些小人物當時來講在道德上很有意義,我們史書上也有,並不一定是英雄人物。這是形成我們文化傳統的東西。

關於人生價值觀的問題

第一個談的是關於人生價值觀的問題。人的價值觀是我們考慮人的時候首先要思考的一個根本問題。價值觀這個詞在古代是沒有的,在古代講的是追求不朽,不朽就是一個價值問題。有一種提法叫“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們還有一個講法叫“雖久不廢”,立了德,立了功,立了言之後,能夠長久地不被人忘掉,長久地有影響,這才叫不朽。基本上可以說“三不朽”的思想後來成為中國傳統價值觀的主導思想。人的不朽不是在你自己身上,不是看你自己得到了什麽東西,而是要從歷史、社會對你的評價中體現你的人生價值。你的不朽存在於老百姓的心中,存在於長久的歷史中,這才能叫做一種真正的不朽。一個人生前在各方面有多少的滿足,多大的權利,多大的財富,一旦去世就沒有了,即使傳給子孫後代,現在看來能夠傳幾代就了不起了,但是立德、立功、立言這樣的不朽的含義是,即使人的身體不在了,但是精神卻可以長遠的不朽,確實可以做得雖久不廢,在子孫後代,在民族以至人類的發展中存在下去,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體驗到這一點,比如說嶽飛,他生前並不是一個成功者,他沒有完成他的志願,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判死,但是他被我們中華民族永遠記念,永遠繼承。杭州的嶽王墳、嶽王廟就是一個很生動、很典型的表現,一方面是祭祀嶽飛,一方面是秦檜被做成鐵人跪倒到牆角裡。這都體現了中國人對人生價值的一種看法。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價值,在我們民族發展中的價值很鮮明地體現了出來。這不在於他當年如何成功,而在於他能不能夠立德、立功、立言,雖久不廢。所以說,物質的東西比如人的壽命,物質財富、權利,都是短暫的,而真正的精神的東西才是可以永遠存在的。嶽飛那種精忠報國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存在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裡。

舉個例子: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大學生在城裡示威遊行,清華離北京太遠,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好的交通,沒有參加,到晚上才有人把這個消息帶到清華園,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就有反映了,大家早上去吃早餐的時候,發現在飯廳門口帖了一張小字報,當時叫揭帖,小字報的內容是什麽?沒有巴黎和會的具體內容,就抄了一首嶽飛的《滿江紅》,誰抄的?是聞一多,當時是清華學生。聞一多此時此地抄這麽一段嶽飛的《滿江紅》幹什麽?他是用嶽飛的《滿江紅》來抒發他當時的這樣一種愛國的情感,也就是說嶽飛的精神實實在在地存在於聞一多的身上。在這樣一種民族危亡關頭它表現出來,激勵一代青年來進行愛國活動,這叫做真的不朽,這真正是一個人的價值。這就是中國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傳統,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最基本的價值觀念。

中國人的觀念不是說只有現代,中國人講究歷史觀念,我繼承歷史的先輩們的這樣一種成就,繼承他們一些好的思想,同時我也要用我的所作所為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什麽?是歷史。這是中國人的觀念,不只看我自己,不只看我眼前,而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群體中間,把自己放在歷史中問,來尋找自己的價值。這個地方需要澄清兩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人講究“義”,把“義”作為第一位,所謂“義義為上”。很多人認為中國傳統就是重義輕利,不符合現代要求,這是一種誤解。實際上中國古代傳統講義利關係,講的是應該把利的取捨放在義的考量之下。還有一個要澄清的是,中國人講人生價值需要把個人放在一個群體中間,放在歷史裡邊,那麽是不是就不講個人?也不是這樣。實際上,一方面儒學強調個人對社會的奉獻,強調個人要自覺地承擔自己的社會義務,意識到自己的歷史責任,但同時也非常強調個人的獨立的人格。

待人處事的原則

第二個問題就涉及到一個待人處事的原則問題,因為做人就是要處理人和人的關係,但是這裡麵包括很多具體的規範。

比如“孝”就是一個具體的處理家庭關係規範,也是一個基本的道德規範。我在這裡不打算講這些具體的東西,隻講一個最一般的原則,我們處理人和人的關係的最一般、最根本原則是“推己及人”。這思想來自於孔子提出來的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兩句話,一句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句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個道理非常簡單,概括起來講就是“推己及人”,或者像老百姓講的要“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其基本精神就是為人處事心裡要想到別人,而不要只想到自己,這樣就可以平等地待人,對人表示一種尊重,一種關心和幫助。

這個簡單的道理講起來意義很大,儒學講仁,孔子講仁學,講仁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從自己做起。在《論語》裡孔子的弟子問過他,說什麽話是可以一輩子終生行之,是一輩子照著去做的,孔子就說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還有一段話是一以貫之,另一個學生問,一以貫之什麽意思,他回答,忠恕而已。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學,人的最基本的一個內涵叫愛人,那麽如何愛人呢?愛人的起點在哪裡呢?我說愛人的起點就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起點就在你心裡要有別人,如果你連這點都做不到,心裡只有你自己,你又怎麽談到愛別人呢?心裡總是有別人,總能夠為別人著想,總是能夠把別人當做和你一樣的人,你才能夠對人有愛。所以,孔子的仁學,從推己及人做起就可以了。這是儒學的一個特點,要講高深它可以有很高深的道理,要簡單它也有很簡單的道理。最普通的人,一點不學,聽一聽也可以明白很多道理。

拿現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來講,我們講社會功德,講文明乘車等,說到底最基本的問題是“推己及人”。乾一件事前,能想一想這個對別人會有什麽影響,能想一想別人是不是也有這種要求,很多問題就解決了。而往往我們就是沒有想到這一點。推廣來講,現在“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也被世界所注意。

近一些年來,國際宗教界和倫理學界都有一批人提出一個問題,想尋求一種全球的普遍的倫理,尋求大家都能接受的倫理原則,為什麽要形成這個,因為個人倫理原則、價值觀念不一致會引起很多衝突。如果我們能夠尋找到一些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原則,大家都按照這個要求行動,就可以減少由此引起的衝突。這件事情已經進行多少年了,國際宗教界、倫理學界都開過國際會議,也有一些成果,最明顯的成果之一就是在國際宗教會議和國際倫理學會議上,大家得出一個一致的認識,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個各種宗教、各種民族、各種文化都可以接受的基本原則。但是做起來又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我們校園裡常見的佔座現象,我們都知道佔座不對,但是不佔又覺得自己吃虧了,所以還是要佔。我們應該從最簡單的東西做起。

修養和教育

第三講修養。因為道德原則不是天生的,要修養和教育。儒家非常重視教育,雖然孟子講人性善,但他還講要教育人,不能完全靠自發。

在修養方面,中國傳統文化裡面有豐富的內容,有很系統的修養學說。據我所見,中國文化中關於修養的這套東西是最豐富、最系統的。今天講一下“為己”和“慎獨”。儒學也是為己之學,孔子講,“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但這個“為己”不是為自己,不是為自己的名利。這個“為己”指,學識修養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是為了自己的一種完善。“為人”是指做給別人看,沽名釣譽。儒學提倡的是為己之學。談到三年服喪的問題,孔子的學生問能不能減到一年,孔子說,如果你不服喪三年,服喪一年,你能不能心安?如果能夠心安理得,就那樣做好了。接著孔子又說,為什麽要三年服喪,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三年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父母死了以後,讓他不服喪,讓他吃好的,穿好的,讓他去聽音樂,去跳舞,他都沒有這個心情,他會於心不安的。孔子強調要心安,是為己,就是為了自己能夠心安。比如現在的見義勇為,老有人問,他怎麽想的,他圖什麽,他為什麽?其實很簡單,他覺得只要是人都應該這樣做,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夠心安,不這樣做會後悔一輩子。

中國人講修養就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東西,所以就提出所謂“慎獨”。“慎獨”就是沒有別人知道,或者就你一個人在那兒別人不知道,或者說你僅僅想了,沒有見諸行動,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也要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去做。這是慎獨,是修養非常重要的一個要求。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說明你真正是“為己”,如果你不是“為己”,你就是要做給別人看,“慎獨”這一點很重要,不光是道德上要注意,也包括一切的工作,一切的處事都要注意。

人生的態度

第四個問題,講人生的態度。我想,人生的態度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第一句話是中國人基本的世界觀:整個宇宙不斷地在發展變化,不停地運行。第二句的意思是,地很廣大,很厚重,能夠承載萬物,君子就應該象地這樣,能夠承擔大任,能做大事。能夠做大事,要有很好的德行。我們前面講要做人,講人生價值,講推己及人,講修養,講的都是“厚德”,最後講一條是要“自強不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上四個問題只是整個儒學中很少的一部分,講的很簡單,道理也很簡單,但是我們如果能夠認真的從這四個方面去做,我想我們會有一個很健康、很有意義的人生。

錢遜先生簡介:

1933年10月~2019年8月22日。籍貫江蘇無錫。著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之子,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清華園裡讀經典、清華百年樹人文化促進基金項目秘書處、河北清華發展研究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究中心總顧問,中華傳統文化的虔誠守護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