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功能檢查結果≠疾病?

肝臟是一個神奇的器官,其肝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如何定義?肝功能檢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項?肝功能結果正常就一定沒有肝臟病變嗎?如果檢查結果異常就一定是肝病嗎?今天為大家講解!

一、肝臟是一個神奇的器官!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主要位於右上腹,與胸腔右肺間隔著薄薄的橫隔膜相對。有人說肝臟就是個傻大個,性情憨厚,天天乾活都不知道累,這是因為肝臟是唯一沒有痛感神經的器官,所以無論它累成怎麼樣,它也從不呻吟叫苦,也不會喊痛,這也是人們經常忽略它健康狀況的根本原因。

而且肝臟是人體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即使切除一半,它也會不急不慢的長出來。

另外,肝臟也是最願意移位的器官,它會隨人的呼吸能上下挪動,活動範圍能達到二到三厘米,這也是為什麼大夫在為我們檢查肝臟的時候,讓我們不斷吸氣呼氣的原因了。

但有些醫生對如何進行選擇肝功能檢查項目和解讀肝功能報告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誤讀,為大家講解《兒童肝功能報告的解讀》,希望此次課程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肝功能檢查(LFT)是臨床的一種常規檢查手段,正確判讀LFT結果有助於明確診斷,評估預後及指導治療。

當進行體格檢查,或者臨床懷疑肝炎或已經確診為急性/慢性肝炎需要進一步了解病變的程度或預後,患兒出現黃疸時;既往有明確的肝病病史,定期複查肝功能,動態觀察和療效的判斷;手術前準備等都要進行肝功能檢查。

二、肝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如何定義?

異常肝功能檢查(LFT)結果的傳統定義是指以健康志願受試者的LFT結果為基礎,取其較高的2.5%界定為異常LFT結果。

由於很多肝病是隱匿性的,而且這些健康受試者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可能存在肝臟相關疾病,只是沒有被診斷出來,用他們的肝功能檢查結果來制定臨界值也不一定準確。因此用上述方法制定出的正常參考值可能會偏向病理水準,也就是說正常高值其實有可能是病理值!

三、肝功能檢查結果≠疾病?

曾經有一項大樣本研究顯示,對於肝功能檢查人群進行長期隨訪,結果顯示:與肝功能檢查結果處於正常低值的人群進行比較,肝功能檢查結果處於正常高值,表面上看起來健康的人群的肝病死亡率顯著增加。在臨床中也有很多人雖然肝功能檢查結果正常,但仍然患有重要的肝臟疾病(如丙型肝炎)。

由於肝臟代償能力很強,目前尚無特異性強、敏感度高、包括範圍廣的肝功能檢測方法,因此,即使是肝功能結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臟病變。而且由於現有的肝功能試驗,包括酶學和其他生化檢查,並非都能夠準確的反應肝臟功能,有些試驗的特異性也不強,因此肝功能檢查結果異常也不一定就是肝病。

因此臨床醫生也不能僅僅通過肝功能檢查結果來判斷肝功能受損程度,還需要結合其他臨床資料才能對肝臟功能進行綜合評價。要詳盡的詢問病史,並全面的檢查以及必要的其他輔助檢查有助於明確肝損害的病因。

四、肝功能檢查前注意事項

  • 肝功能檢查當天必須要空腹,對於成年人、青少年以及大齡兒童而言,空腹時間一般為8~12小時,而對於嬰兒或者新生兒,空腹時間最多是3~4個小時。

  • 肝功能檢查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吃太油膩、太辛辣的食物。

  • 盡量避免在靜脈點滴期間或在用藥4小時內做肝功能檢查;

  • 當天早上盡量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如果運動,應當到醫院後安靜休息20分鐘後再抽血化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