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腳後跟痛的幾大原因,需重視!

腳後跟時不時痛一下,雖然算不上什麼大病,但是因為病在腳上,而人每天走路又離不開腳,所以腳後跟痛對患者的生活還是會造成很大影響。腳後跟為什麼會疼呢?跟著畢節市二院專家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1、跟骨骨刺

多見於老年患者,當有足跟痛時,經過拍攝X光片,可以發現跟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症反應的輕重有關,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係。

2、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療失效,則應進行跟距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類風濕性脊椎炎,壓迫骶神經根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

3、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腳跟痛很常見。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足跟著地站立時,足跟出現疼痛。剛行走時疼痛加劇,走幾步後疼痛有所緩解,但隨著步行距離或站立時間的增加,疼痛又會加劇。

4、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於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癒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

5、跟骨後滑囊炎

一些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並有壓痛。

6、過度使用腳部

過度疲勞也會導致腳後跟痛,例如一些人逛街一逛就是一天,這樣過度使用腳部很容易引起腳後跟痛,況且還有一些鞋子不合適的,更會加重這種疼痛。

腳後跟痛的原因有很多,不過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炎症」,這裡的炎症指的是「無菌性炎症」。多見於慢性勞損、運動損傷等,有別於我們日常認識的細菌感染。

其實,腳後跟疼也是典型的經絡不通癥狀,而且腳後跟與膀胱經、腎經相關,所以腳後跟的疼痛也代表著免疫系統和腎功能的問題,大家需要引起重視。

腳後跟痛首先要到醫院去確診,沒有確診盲目的去處理肯定是不行的。做不到對症下藥,這樣的治療無異於緣木求魚,具體怎麼做,還是聽醫生的。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