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視創作開拓黨史教育生動課堂

影視劇和節目因具象的視聽語言和通俗的表達方式易於觀眾接受認同,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創作者仿佛聽到了一聲召喚,紛紛投入黨史題材創作中。從電影《1921》《懸崖之上》,到電視劇《覺醒年代》《山海情》,再到電視節目《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紀錄片《山河歲月》,這些影視佳作在觀眾中引發了強烈反響。有的情節進入了中小學試卷,有的人物出現在公司面試題中,有的片段變成了黨課的課件,有的話題成為大眾熱議的焦點,一時間,因黨史題材影視作品熱播掀起的一股股紅色潮流在社會上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為我國影視創作發展和黨史教育開展帶來諸多啟示。


百年黨史,銘刻著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崢嶸歲月,為影視作品提供了豐沃的藝術土壤。縱觀黨史題材的發展過程,創作者主要用三種不同方式回答“中國共產黨為什麽能”的問題:一是回望黨史上的重大時刻,表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到壯大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光榮與夢想,讓觀眾對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形成具象認識;二是以傳記體形式聚焦中國共產黨重要人物的人生經歷和非凡成就,由點及面描畫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三是展現平凡人物在逐夢與築夢過程中的生命體驗,在虛實之間重演不同時代黨員幹部努力拚搏、犧牲奉獻的記憶。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理念怎樣更新,這些黨史題材作品始終以“真實”為精神底色,堅持“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寫史原則。


幾十年來次第湧現的大量影視作品,已對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展現和梳理。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尋找新靈感、挖掘新內容,用新的藝術手段將“黨史”這一複雜而又有深度的主題潤物無聲地傳達給閱聽人,成為一直以來影視創作發展探索的題中應有之義。尤其是近年來,伴隨中國媒介環境發生深刻改變,影視市場發展日趨成熟,黨史題材創作者也與時俱進,在講述方式、內容表達、傳播形式等方面主動求新求變,為主流影視創作出新出彩積累了寶貴經驗。


這種創新首先表現在看待黨史的角度。拿對焦裕祿這位英模人物的人生經歷和其中蘊藏的焦裕祿精神為例,觀眾對這段故事耳熟能詳,此前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等不同藝術門類也對此進行了多樣詮釋。2021年上映的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又給人帶來新鮮的觀賞感受。創作者將主場景設置在家庭生活場域,采取焦裕祿女兒口述的方式,從“一名黨員”“一位幹部”“一個親人”三個不同維度回顧焦裕祿光輝的一生,讓人看到了他可愛可親的一面。電視劇《山海情》將易地搬遷、對口幫扶、科技扶貧、教育扶貧等宏大內容轉化成馬得福等基層黨員幹部帶領村民種蘑菇、修水渠、修膳學校操場等具象化劇情,讓觀眾在進程式追劇中切身感受發展和變革的力量。還有“以畫為體,以史為魂”的節目《美術經典中的黨史》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美術經典作品再現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從“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句話出發的節目《人民就是江山》,用感人的故事闡釋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理念;選取黨史上重大事件、關鍵場景、重要人物為表現內容的紀錄片《山河歲月》則以山河為經、以歲月為緯結構全篇,讓觀眾系統了解黨的偉大精神。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潛下心來重讀黨史,從中捕捉新的故事源和切入口,或填補某個領域的創作空白,或換個視角詮釋以往已呈現過的內容,為黨的歷史留下影像化的新注解。


融媒時代,短視頻崛起,閱聽人注意力呈現碎片化、移動化接收的特徵。一些創作者在對這種時代語境進行深入分析研判之下,開始探索適應網絡用戶群體的觀看方式與審美習慣,吸引更多人駐足觀賞的道路。有的人嘗試散點透視的手法,運用適合短視頻傳播的製片模式生產。電視劇領域,諸如《功勳》《我們的新時代》等采取短劇、單元劇模式,每個故事一集或幾集,一集20分鐘的體量。電影領域,“我和我的”系列以及《你是我的春天》《穿過寒冬擁抱你》等作品由多位導演圍繞某主題各拍一部短片,再匯聚成長片。還有微紀錄片《這十年》《百煉成鋼:中國共產黨的100年》等,每集只有幾分鐘,用微觀個體的經歷匯聚成宏觀意義上的“中國故事”。也有人探索類型雜糅之路,引入符合觀眾期待的講述模式、移情方式。比如《湄公河行動》《懸崖之上》《緊急救援》等引入戰爭、動作、科幻、諜戰、災難等類型元素,為未來主流影視創作打開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黨史題材影視作品已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近年來的黨史題材影視作品中汲取經驗,面向未來,百年黨史這一文藝創作的肥沃土壤仍有可以探索創新的潛力。隨著歷史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黨史中的細節被挖掘出來,並為人熟知。創作者應始終秉持敬畏歷史的態度,加強對黨史的學習積累,將最新的研究成果運用於創作之中。與此同時,還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讓創作粘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更加準確地找到主題表達與人民群眾需求之間的契合點,從而實現從“主流”向“頂流”的轉變。(作者:閆金紅,系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光明日報》(2022年09月21日 15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