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方劍喬:一根銀針見證的奇蹟 | 名中醫是這樣煉成的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鄭琪 通訊員 湯婕

中醫藥是祖國的瑰寶,名老中醫專家、教授是為數不多的寶貴財富,他們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與傳承,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方劍喬教授是我國針灸領域的領軍人物、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針灸學會會長。他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教育及科研工作35年,博學古今,兼收各家之長,諳熟針法,學驗俱豐,多年來潛心致力中醫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和疼痛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具有獨到的辨證思維及診療特色,成就卓著。

同時,作為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浙江名中醫館常務副館長,方教授將針灸學科的傳承與發展,視為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中醫人才的培養,要以院校教育為基礎,師承教育為補充,再加上繼續教育,這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針灸治療疼痛、失眠、焦慮和抑鬱有優勢

周二上午,浙江名中醫館五樓,方劍喬名中醫工作室內,人聲鼎沸。如同往常一般,病人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一位60出頭的大叔,捂著頭進了診室,連喊了幾聲「我要跳樓」。現場,許多人被嚇壞了。此時,方教授一邊親切地招手讓他坐下,一邊耐心地詢問「不要絕望,你先說說是什麼毛病」,立馬穩定住了大叔的情緒。

原來,患者得了三叉神經痛,這種痛號稱「天下第一痛」,比生孩子的痛還劇烈。「一年來,反覆發作,我每天像被雷劈、被火燒,吃不好、睡不著,比死還難受。」

方教授邊帶教一邊為患者治療

方教授很有經驗,隨後為他進行針灸治療。半小時之後,大叔自己都不相信,日夜糾纏著的疼痛居然被控制住了,人也輕鬆了很多。

而讓大叔受益的針灸療法叫「淺刺叢針法+電針」。這是方教授及學生多年科研、臨床的成果,專門針對三叉神經痛,並取得了多個國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中醫藥診療指南》中的這塊內容,也由方教授撰寫,現在是全國針灸醫師的指南。

針灸,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包含解剖生理學知識和方法,在世界上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方教授說,未來,針灸發展及具有治療優勢的病種主要有三類:一是各種急慢性疼痛,針灸具有起效快、疾病譜廣、整體調節效應好、副作用少等優勢;二是失眠、焦慮、抑鬱等疾病;三是疑難雜症。

方教授在為患者治療

目前,醫療界尚沒有能同時治療疼痛和抑鬱的藥物。在這方面,方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支撐計劃項目課題的資助下,已發現合理的針灸刺激能有效刺激大腦釋放5-羥色胺,獲得鎮痛與情緒調節的雙重治療效應,並在臨床用獨特方法進行治療。

培養現代中醫:科班、師承、繼續教育

作為名醫大家,除了自己有本事,還要帶領學科發展,並重視年輕一代的培養。對此,方教授有很強烈的責任感。

目前,方劍喬名中醫工作室成員共12人,其中博士9人、碩士3人。另外,他們之中有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6人,中級職稱4人,可謂人才濟濟。無論是門診,還是研究,方教授非常願意帶學生,手把手指導,鼓勵他們多思考、多實踐。成為他的弟子,往往要擠破頭,還有外國學生專門慕名前來。

「擁有一批既有理論知識、又有臨床經驗、醫德醫風又好的年輕醫生,才能把祖國醫學和我的經驗傳承下去,才能讓病人真正受益。」他說,中國並不缺醫生,缺的是好醫生。

那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好中醫呢?方教授總結,主要是8個字:科班、師承、繼續教育。培養中醫人才,不能遵循任何單一的教學方式,而應以院校教育為基礎,師承教育為補充,再加上長期的繼續教育。

他強調,教學相長,學生不僅要繼承學術經驗,更重要的是繼承學術思想。一代名醫孫思邈曾說,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這句話,講的就是理論聯繫實踐。

「如今對現代中醫的要求,與以往不一樣了,既要有紮實的中醫知識,又要具備較好的西醫理論,才能形成全面的認識。臨床實踐,經驗是『這個病怎麼看』,思想是『怎麼認識這個病』,只有繼承了思想,才可能進一步發展和創新中醫中藥體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