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祖宗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老祖宗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的節奏加快,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大都市都已經成了不夜城。

越來越多年輕人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從中醫理論上來說,這樣做是有害健康的。

農村有句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就是古人在人類養生方面做出的總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首先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五更」。

古人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更」是指晚上的時間。

晚上7點-9點為「一更」;9點-11點為「二更」;11點-凌晨1點為「三更」;凌晨1點-3點為「四更」;凌晨3點-5點為「五更」。

一、不貪三更色

古時候屬於農耕時代,晚上照明設備又極其匱乏。農民們第二天還要起早乾農活,在晚上「一更」天,大多數也就休息了。

到了「三更」天,也就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段,用中醫養生學來說,正是肝經最活躍的時候。

肝臟屬於排毒養血的器官,因此「三更天」適宜深度睡眠,這樣身體才更健康。

如果在這個時候行「魚水之歡」,一方面是不利於養血,另一方面是不利於排毒。

並因為進行「三更色」,還會影響夫妻兩人的睡眠,第二天還要起早乾農活,整個白天可能會因為身體疲勞,沒有力氣乾活。時間久了,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古人就用這句話告誡人們,不要在「三更」行「魚水之歡」。

現代人不注重養生,很多人在這個時間剛上床準備休息。尤其是年輕人,還要行「三更色」,這是對自己身體不負責任的表現。

很多年輕夫妻因為不注意身體,長期熬夜,引起氣血不足。女性懷孕後,孩子也氣血不足。所以孩子一出生就經常生病。

二、不戀一更食??

古人對一日三餐的時間都比較有講究,尤其是傳統佛教更是講究「過午不食」。

並且提倡「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認為晚上不能吃太多。因為晚上是睡眠時間,吃完飯稍微運動一會兒,讓體內的食物消化一下,有利於身體健康。

小編記得奶奶說過,過去人們最後一餐的時間,都是在太陽落山之前用完,冬季最晚不能超過下午五點。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記得小時候,一到吃完晚飯,爺爺奶奶就帶著我們在院子裡賞花。太陽一落山,夜來香花就全部開放了。等花骨朵開完了,天也就黑了。

大約在「一更」時,也就是現在晚上7點多鐘,大人們就喊孩子回房睡覺了。

現代人飲食不規律,很多人不僅晚餐吃得晚,而且還吃得過於油膩,大家都知道,人要是肥胖了,就會有很多疾病發生。

尤其「糖尿病、高血壓」等病,近年來越來越年輕化,一方面跟飲食過晚有很大關係,一方面跟飯後不鍛煉有關係。所以小編奉勸年輕人,切不可經常吃夜宵。


三、不動五更氣??

有句古詩叫「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過去的農村,「五更」時,天快亮了,雞開始叫啦,人們也就開始起床乾活了。

「五更」是指凌晨三點到五點之間,這時候正是心經活躍的時間。

人們經過觀察發現,很多心臟病患者,都是在這個時間段發病去世的。

更有很多中醫指出,有很多人不是病死的,而是「氣死的」。

如果要是在這個時間裡生氣,不僅傷害自己心臟,也會影響胃口。經常因為生氣不吃早飯就去乾活了,結果不僅心臟不好,也會胃腸不好,當然身體當然也就越來越不好了。

由此可見,「氣大傷身」一點兒也不假。「五更」起床後,活動活動筋骨,心情愉快地開始一天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非常有智慧,總結出了「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樣蘊含生活哲理的話。

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健康、養生方面也是十分有研究的,這些道理不僅在過去適用,就是在現代生活中依然值得借鑒。

(作者:遊龍公子,本文由「二十四橋明月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諒解!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