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監管要求大中型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至最低

  銀保監周末表態!從基建到居民消費,匡定這些信貸重點!1月內三次發文,寬貨幣正加速傳導寬信用

  摘要:一接近監管部門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監管部門對於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非常重視,要求一些大中型銀行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貸款利率降至最低,如已有大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至4.77%左右。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重新開始鼓勵銀行開展針對小微企業的無還本續貸業務。

  這個周末,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引重點關注。

  從通知主要內容來看,敦促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重新成為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銀保監會三次通過召開銀行座談會、發布政策檔案等方式要求銀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

  1、8月18日,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18】76號),對必須著力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作出進一步明確部署。

  會議強調,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和貨幣政策傳導,優化資源配置結構,必須加快提升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能力,堅定不移地做好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農戶在內的普惠金融工作。大中型銀行要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普惠型小微貸款價格,帶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實際貸款利率明顯下降。

  2、8月11日,銀保監會發文介紹近期銀保監會在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準的主要做法,包括一是指導銀行充分利用當前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有利條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二是調整貸款損失準備監管要求,鼓勵銀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核銷力度,騰出更多信貸投放太空;三是健全激勵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意願,優化小微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辦法,加強貸款成本和貸款投放監測考核,落實無還本續貸、盡職免責等監管政策,提高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

  3、7月17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帶隊赴中國銀行總行,就加大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力度情況進行調研督導,並主持召開座談會。

  從過去一年多時間中常提的去杠杆、治理市場亂象等,到當下不斷強調的加大信貸投放,可以說,當前的巨集觀政策目標已經發生重大轉變,政策基調由緊轉松,從過去的“穩貨幣+緊信用”向“寬貨幣+寬信用”轉變。

  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銀行信貸投放仍會保持高速增長,但所擔憂的是,大規模的信貸投放重啟後,究竟能有多少信貸資源流到實體經濟真正需要的的地方?小微企業能分到多少信貸規模?如何阻止不必要的信貸資金再次流向僵屍企業、房地產等領域?監管部門在敦促銀行加大信貸投放的同時,也應加強信貸投放監測和監管,避免信貸資源的無效投放。

  76號文對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作出總體要求

  76號文對銀行加大信貸投放作出的總體要求是,一方面,銀行應根據企業生產、建設、銷售的周期和行業特徵,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還款方式,適當提高中長期貸款比例,合理確定考核指標,避免貸款在同一時間特別是月末、季末集中到期而引發企業資金緊張。

  另一方面,對符合授信條件但遇到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予以資金支持,不應盲目抽貸、斷貸。對成長型先進製造業企業,要豐富合格押品種類,創新擔保和融資方式,合理確定抵質押率,在資金供給、貸款利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其中,涉及小微企業、“三農”、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仍是重頭戲。具體部署如下:

  1、降低融資成本:充分利用當前市場流動性寬裕等有利條件,堅持“保本微利”原則,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扶貧和民營企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

  2、降低貸款周轉成本:對於流動資金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要提前開展貸款調查與評審,符合標準和條件的,依照程式辦理續貸,縮短資金接續間隔。

  3、加大對龍頭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對於主業突出、公司治理良好、負債率較低、風控能力較強的龍頭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融資支持,充分發揮其行業帶動作用,穩定上下遊企業生產經營。

  一接近監管部門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目前監管部門對於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非常重視,要求一些大中型銀行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貸款利率降至最低,如已有大行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至4.77%左右。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重新開始鼓勵銀行開展針對小微企業的無還本續貸業務。

  然而,對於這種偏行政要求式的加大普惠金融投放,甚至刻意壓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做法,不少銀行業人士持不同意見。

  “不少銀行喜歡給小微企業發放短期的流動性貸款,這也是出於降低信貸風險的考慮,但其實並不能真正把小微企業融資做好。給小微企業放貸最好是契合企業資金使用周期的需求,實現貸款周期與企業用款項目的期限匹配,這種情況下根本無需使用無還本續貸,但更考驗銀行對小微企業的生產周期的了解程度和風險的把控能力。”華東一股份製銀行高管對券商中國記者說。

  在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看來,“加息減負”是解決小微信貸難題的有利方式,而不只是一味地敦促銀行放款。他認為,“加息”有助於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加息不是說要提高利率基準,而是只需要放開管制,讓銀行自行決定上浮比例,實現風險定價。”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強行要求銀行降低小微企業利率、限制收費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對銀行設定過多的小微金融利率、收費管制,只會進一步降低銀行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的積極性。解決小微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要先解決融資難,甚至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允許融資貴,允許銀行適當提高利率、增加收費來覆蓋小微。

  消費貸或再升溫

  相比於銀保監會前兩次作出的加大信貸投放部署,76號文對於銀行、保險機構如何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出了更為全面的要求,不僅涉及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也包括如何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消費金融、進出口企業等。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76號文是對前段時間來銀行業、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一些措施的總結和深化,既強調增加增量又強調盤活存量,既強調擴大內需又強調穩定外需,既強調服務企業又強調服務個人,是“寬信用”政策的具體體現。

  在支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方面,76號文要求,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大對資本金到位、運作規範的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的信貸投放。保險資金要發揮長期投資優勢,通過債權、股權、股債結合、基金等多種形式,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重點工程和重要項目。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對在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情況和融資需求進行調查分析,按照市場化原則滿足融資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與之前的政策措施相比,“積極發展消費金融”是比較值得注意的措施,消費貸未來或會再次升溫。76號文要求,適應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提供和改進差異化金融產品與服務。支持發展消費信貸,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更新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董希淼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的驅動力正由出口、投資轉向消費,消費對GDP的貢獻率不斷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時隔三年之後再次提出“擴大內需”,在外需受阻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成為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但近段時間來,消費增速有所回落。因此,應積極發展消費金融,發揮金融對消費的促進和提升作用,使消費成為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穩定器。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進出口企業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在未來會愈發顯現,這一點也引起了金融監管當局的注意。76號文要求,做好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發揮金融在穩外貿中的積極作用。聯合地方政府、行業協會調查摸底出口導向型企業情況,對受國際市場衝擊較大、遇到暫時困難但仍有發展前景的重點優質企業,在資金安排上予以適當傾斜。加強與外貿企業、信用保險機構、融資擔保機構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和出口退稅账戶質押融資。

  “寬貨幣”政策傳導至“寬信用”最長滯後半年

  儘管監管部門一再要求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但不少受訪的銀行業人士表示,銀行真正將資金投向有效的實體經濟領域的積極性並不高。

  “目前更多的資金還是流向了金融同業和央企,比如央企其實並不是最缺資金的企業,但有些央企財務公司可以從市場上拆借到不到2%的隔夜資金,然而轉手存到銀行做同業存款,利率就有2%以上,甚至是3%左右,以此賺取利息差。”北京一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部人士稱。

  董希淼表示,目前銀行增加信貸投放的意願並不強,主要是受風險和收益兩方面影響。一方面,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銀行的風險偏好也相應下降,這是銀行天然的自我保護;另一方面,實體經濟發展的收益在下降,銀行信貸投放的意願也會減弱。

  在經濟下行壓力大的環境下,如何加大銀行信貸投放意願?董希淼建議,可更多地采取正向激烈的措施,如提高對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充分發揮國家擔保基金的作用。同樣重要的是,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尤其是要讓信貸條線的員工放下思想包袱,優化信貸監管考核辦法。

  在提升銀行信貸收益方面,現在主要是從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的角度頒布措施,下一步可以進一步改進的是降低銀行體制性成本、監管合規成本,另外就是可以考慮進一步降低銀行的稅負成本。

  華創證券研報稱,從歷史經驗看,經濟下行階段,“寬貨幣”總是先行,但過去三次“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周期逐漸拉長。本輪擴大內需是短期內首要目標,尤其在中美貿易戰不確定因素的衝擊下,“穩增長”將走到“去杠杆”之前,擴大內需將是未來半年至一年中國經濟的首要支撐,但受製於不能再加的居民和企業杠杆,以及遏製房價上漲的政策約束,本輪周期的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只能趨嚴而不會放鬆。因此,最終的重任就落到了基建上。

  “基建擴內需的加速落地將促進寬信用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加快。預計8-10月社融和貸款餘額增速將回升,結合歷史經驗,“寬貨幣”政策傳導至“寬信用”通常沒有滯後或者最長滯後半年。”上述研報稱。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