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師輪崗又要開始了!過去試點如何、這次將會怎樣?

本刊記者/李明子 實習生/田然

北京市教委宣布“雙減”細則一周後,教師輪崗也要開始了。8月25日,北京教育“雙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新的學期,北京市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幹部教師輪崗。

千人輪崗,誰先誰後?

交流輪崗的對象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正、副校長和在編在崗教師。李奕說,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並且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6年的正、副校長原則上應進行交流輪崗。凡是距離退休時間超過5年,並且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師,原則上均應進行交流輪崗。

交流的主要形式包括區域內校長交流輪換、骨乾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三個維度。輪崗時間則“要以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周期為部門”,可能是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更長,比如,以3年為一個學段進行輪崗。目前,北京市已有東城區、密雲區兩個試點區,並計劃在2021年年底前啟動全市六個區的幹部教師輪崗交流試點。

根據北京市城區和遠郊兩種類型的學區,北京市教委提出了兩種輪崗類型。

一是城區完善學區(教育集團)改革,著力推進跨學區(教育集團)交流輪崗。從縮小區域內校際差距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推進學區(教育集團)內校際間師資均衡配置基礎上,重點推進全區範圍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交流輪換,區級以上骨乾教師均衡配置,普通教師派位輪崗。

東城區委教委主任高偉透露,東城區已啟動新一輪幹部教師交流輪崗,本學年度實現幹部教師交流輪崗不少於2000人。東城區輪崗將堅持“先教師後幹部、先小學後初中、先骨乾後普通”“跨校際,跨學區,跨層級”及“全覆蓋,全統籌,全學科”的原則。高偉表示,“東城將以天壇-永定門外學區為重點,進一步提升七個教育集團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優質品牌異塵餘生效能,探索區域內學區、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二是遠郊區全面推進交流輪崗。在常規推進校長、骨乾教師、普通教師的輪崗之外,還要在校際、集團之間,甚至區域之間,通過雙師課堂等方式將優秀的老師、學科課程和作業布置向薄弱學校和地區輸出,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密雲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張文亮表示,密雲今年已安排正校級幹部輪崗38人,副校級幹部輪崗12人,合計50人,佔符合輪崗交流條件人數的55%。已安排教師城鄉流動118人,下一步,再安排區級以上骨乾教師70人開展學科指導工作。

十五年前的一次輪崗試驗

北京並不是全國第一個施行教師輪崗的城市。

早在2006年,遼寧省省會沈陽就在市內5區進行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教師交流。據媒體報導,該市有2000名教師在一個學年內進行了輪崗。

當時,沈陽市提出了多項配套措施。如在評定職稱中對交流教師有傾斜政策,將有不低於60%的交流教師晉升上一級職稱,比例大大高於其他教師群體。沈陽市教育局還明確規定,實行區域教師結構工資標準化,使同一級別、同一水準的教師無論在任何學校工作,其結構工資、待遇基本相同。相同的政策還包括,從2007年起,教師晉升中學高級、小學高級職稱,必須具備在異校任教1年以上的經歷,評選特級教師以及市以上模範、優秀教師必須具備在薄弱學校工作3年以上的經歷。

《沈陽晚報》當時的報導稱:如此大規模的教師交流在全國也屬首次,引起了全國的關注。教育界普遍認為,這是通過縮小校際差距來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展、抑製“擇校熱”的一個好辦法。

然而,三年後,《中國教育學刊》發表的《教師輪崗政策實施問題檢視》一文總結指出,教師輪崗製是促進教育均衡的一項新舉措,但其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政策未得到有效執行以及輪崗教師存在後顧之憂兩大亟待解決的問題。原因包括,政策目標超出政策能力限度、政策相關者利益衝突、政策實施缺乏人文關懷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督查、糾偏不足等等。

該文是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馬煥靈在沈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任教時,對沈陽教師輪崗工作的調研總結。調查發現,政策未得到有效執行。例如,一些優質學校沒有將真正的骨乾教師交流出去,而是千方百計將“挑大梁”的教師留下,讓教學水準一般或富余的學科教師出去交流。另外,一些被選派的輪崗教師也並非真心想幫助薄弱學校發展,而僅僅借機將這一政策當作撈取金錢的手段;還有一些被選派的輪崗教師根本不達標、也不對口,這也迫使薄弱學校不得不在接收輪崗教師上持一種“謹慎歡迎”的態度。

另一篇刊登在《教師教育研究》上的文章《地方中小學教師輪崗製政策失真問題管窺》,則更為犀利地揭露了“政策被替代執行”的問題。雖然沈陽市各區、縣(市)基本上都達到了規定的人數,職稱結構、年齡結構都達到了當年的比例要求。但是,在這一“假象”的背後卻隱藏著不少政策替代執行行為,如有的學校根本不考慮教師的實際情況,採用抓鬮的方法選定交流教師,給部分教師的生活和教學帶來了許多麻煩。有的學校領導公報私仇,借此機會把平時不太“聽話”的教師交流出去。還有的學校為了完成任務,把一些自動離職、調入外區的教師報上去,算做交流了等等。

此外,針對沈陽市教師輪崗製對於政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當時還沒有一套及時、有效的反饋糾偏機制,因而造成部分教師抵觸情緒較為強烈。

馬煥靈在文中還分析,中小學教師輪崗製的最終目標是想通過教師輪崗政策來解決中小學教育非均衡發展問題,但是,教育的不均衡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改革開放初期,為了盡快扭轉專門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在教育投資有限的情況下,中國建設了一批“重點學校”“精英型教育”,經過20多年的“馬太效應”式發展,最終造成了我國中小學教育的非均衡現狀。因此,想僅僅依靠教師輪崗這個單一政策來遏製“擇校熱”、實現教育均衡發展,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佐之以其他政策及保障措施。

“十五年前的教師輪崗試點,還只是教育領域內部的一次嘗試,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背景下嘗試輪崗,還很蒼白,很多配套措施跟不上。現在經濟發展、教育質量提高,管控學區房、人口政策等一系列治理都在進行,教育領域內,‘雙減’等一系列政策從多方面規範校內教學和校外培訓,防止義務教育階段‘掐尖’,教師輪崗的配套保障越來越健全,深度執行教師輪崗是可行的。”馬煥靈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

“雙減”政策下加速推進輪崗

2014年8月,國家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縣(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意見》,提出“力爭用3至5年時間實現縣(市、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化、常態化”。

更多省市參與到“教師交流輪崗”的試點中。河北省發文推進河北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校長交流工作,要求在2014年內在各縣(市、區)開展試點,力爭三年內在全省全面實施。

江西省也於當年秋季開學開始實施試點,計劃在第二年全省推開,逐步進入制度化、常態化階段,還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省城鄉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基本均衡”的目標。

試點過程中,各地也反映出教師對輪崗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認可。2019年,《教學與管理》雜誌刊文《中小學教師跨校交流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一文,作者對浙江杭州、溫州、台州、麗水等4個代表性城市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後發現,有13.97%的普通教師和13.95%的學校領導認為教師交流對實現教育公平產生重要作用,但有21.79%的普通教師和8.14%的學校領導認為跨校交流“純屬瞎折騰”。

此外,文章稱,根據調查,教師參加交流的功利性目的明顯,35.2%的教師是為了“評職稱或職務晉升”,27.93%的教師是為了“促進自身專業發展”,僅有 5.59%的教師是為了“盡份社會責任”。這說明教師對跨校交流的目標定位出現認知偏差,以功利性導向為主,忽視了其公益性和公平性。

武漢也在試點過程中不斷完善輪崗制度。2007年起,武漢市教育局在礄口、漢陽兩區試點基礎上,制定了《關於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交流工作的意見》,開始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

據武漢市教育局統計,2015~2020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人數達到1.5萬人,佔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4%,其中初級中學具備高級職稱、小學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達到交流總數的50%,區級以上骨乾教師的比例達到交流總數的20%以上。

此輪“雙減”政策頒布後,各地先後發布了教師輪崗制度的相關文件。

7月31日,《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建設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網站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針對各界關注的教育公平問題,明確提出推行大學區招生和辦學管理模式,建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交流制度,以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結構。

8月2日,江蘇常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開展2021年常州市教育局直屬義務教育學校專任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通知》,指出在流動範圍之內的專任教師每6年須交流輪崗或支教一次,參加交流輪崗的專任教師分別為本次應交流輪崗對象的15%,其中:骨乾教師(具有市新秀及以上專業榮譽的專任教師)不低於本次交流輪崗對象總數的20%。

“教師的輪崗周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周期而定,按學期、學年或學段輪崗,校長的輪崗周期要更長,以5~10年為宜。”馬煥靈分析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管理從多年前的“人治”過渡到“法治”,也就是說,從依靠校長個人資源到有一套完善的運行機制。在此基礎上,再想提高學校管理層次,打造文化引導、價值觀引領的名校,則需要有教育理想的管理者深耕一所學校至少5~10年。

教師輪崗後,如何保證教育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李奕表示,教育幹部、教師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周期為部門,至少是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最好是一個成長周期。比如,3年一個學段,小學也分成1到3年級的低年級以及4到6年級的高年級學段。在這樣的學段中,保持教育供給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達到將教育資源流轉、固化到學生身上最起碼的要求。

在做好教師工作保障的問題上,李奕介紹,將切實保障參加交流輪崗校長教師的工資待遇,在績效工資分配中予以適當傾斜。“我們將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參與交流輪崗和工作績效作為校長職級晉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晉升,區級及以上骨乾教師評選、評優評先等方面工作條件之一。”李奕說,同時將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納入市區教育工作督導評價範圍,作為各區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推進義務教育高水準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督導評價重要指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