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谷歌搜索近10年被引用最多的思想著作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國際發展系副教授Elliott D. Green對從Google Scholar中收集的引用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出了社會科學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25本書籍。

春節快到了,這個假期不妨給身體放個假,給頭腦充個電,看看下面這些書。

1. 《科學革命的結構》(托馬斯·庫恩)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by Thomas S. Kuhn

本書作者從科學史的視角探討常規科學和科學革命的本質,第一次提出了範式理論以及不可通約性、學術共同體、常態、危機等概念,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觀的轉變”等觀點,深刻揭示了科學革命的結構,開創了科學哲學的新時期。

2.《被壓迫者教育學》保羅·弗萊雷著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by Paulo Freire

本書介紹發展中國家的著名教育家弗萊雷的解放教育理論與實踐。該理論以培養批判意識為目的,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闡明了教育與覺悟的關係,指導了發展中國家的成人掃盲教育,提出了情景對話式的教學方法,注重教育與現實的結合。弗萊雷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在世界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尤其對發展中國家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影響更大。

3.《想象的共同體》(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Imagined Communities, by Benedict Anderson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的《想象的共同體》是一部在20世紀末探討“民族主義”的經典著作。作者以“哥白尼精神”獨辟蹊徑,從民族情感與文化根源來探討不同民族屬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體”,認為這些“想象的共同體”的崛起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領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時間觀念的改變,資本主義與印刷術之間的互動作用,國家方言的發展等。

《想象的共同體》影響所及幾乎橫貫所有人文與社會學科,是在理解人類社會諸多現象時不可或缺的指引。自本書1983年在英語世界問世,到2007年年底為止,已經在33個國家和地區中,以29種語言出版。

4.《社會中的心理》(維果茨基)

Mind in Society, by L.S.Vygotsky

維果茨基是蘇俄著名心理學派——文化歷史學派的奠基人。《社會中的心理》於1978年問世後,維果茨基思想在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產生了極大影響。維果茨基認為,人是使用工具來改變自己內心世界以及周圍世界的唯一動物。從手帕打結到符號語言的複雜性,社會提供了可用於塑造頭腦的技術介質。知覺、注意力、記憶、語言和遊戲在這一理論框架內發展。

5.《規訓與懲罰》(米歇爾·福柯)

Discipline and Punish, by Michel Foucault

《規訓與懲罰》是法國著名思想家、結構主義大師米歇爾·福柯(1926~1984)的代表作之一,於1975年問世。福柯視其為“我的第一部著作”,包括他自己對此都重視有加。

本書論述關於現代靈魂與一種新的審判權力之間相互關係的歷史,論述現行的“科學—法律”綜合體的系譜。在這種綜合體中,懲罰權力獲得了自身的基礎、證明和規則,擴大了自己的效應,並且用這種綜合體掩飾自己超常的獨特性。在對時代進行診斷的哲學家圈子裡,福柯對時代精神的影響是最持久的。

6.《正義論》(約翰·羅爾斯)

A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is

《正義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與倫理著作,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政治哲學、法學和道德哲學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該書試圖用經過改良的社會契約論來處理分配公正的問題,並將由此產生的理論稱為“作為公平的正義”。書中的正義原則源於兩點:一是所謂平等的自由原則,二是差別原則與機會平等原則。該書打破了西方政治哲學萬馬齊喑的冷清局面,以其獨特性和思辨性令人耳目一新。

7.《思想和行為的社會基礎》(阿爾伯特·班杜拉)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by Albert Bandura

本書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堪稱是“學習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標誌著學習理論的參照點由行為、認知、情感或環境等單一方面向三者綜合的轉變,改變了傳統學習理論重個體輕社會、重直接經驗輕間接經驗、強調單向決定作用而忽視人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互動作用的思想傾向。在該書的序言中,班杜拉開宗明義地指出,他的理論“冠以‘社會’一詞,意指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的諸多社會根源;冠以‘認知’一詞,是認識到思維對人的動機、情感和行為的因果歸因影響”。

8.《文化的解釋》(克利福德·格爾茨)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by Clifford Geertz

20世紀後期是一個“文化泛濫”的時代,也是一個探索的時代,其間充滿了衝突,但也不乏有益的試驗和真知灼見。《文化的解釋》便是其中極富洞見的一本。它是克利福德·格爾茨關於象徵人類學的重要著作,直接影響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新歷史主義”思潮的出現。這本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側重修辭,常以比喻例證闡釋其說,很少平鋪直敘,既有理論的深度,又能融氣勢、激情、學識和智性於一體。

本書作者克利福德·格爾茨,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具原創力和刺激力的文化人類學家,也是致力於複興文化象徵體系研究‘知識運動’的前沿人物”。

9.《性經驗史》(米歇爾·福柯)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by Michel Foucault

《性經驗史》一共分三卷,其主題是最近兩個世紀性在權力統治中所起的作用。對於弗洛伊德等提出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壓抑,福柯提出置疑,指出性在17世紀並沒有壓抑,相反得到了激勵和支持。社會構建了各種機制去強調和引誘人們談論性。性與權力和話語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10.《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道格拉斯·G.諾思)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y Douglass North

當全世界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正處於改革和轉型之時,所有的社會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都應該細讀諾恩的這本《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道格拉斯·G.諾思在本書中基於經濟制度形成的相關文獻,提出了有關不同時空的經濟體存在差異的重大問題。這部激動人心、富有啟發的著作在經濟史學家的研究中佔有重要位置,對於政治學家和其他社會學家了解非主流經濟學的主要思想也相當重要。

道格拉斯·G.諾思通過建立一個完整的分析制度及制度變遷的理論框架,《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揭示了制度在經濟績效中的作用,指出制度是一個社會的博弈規則,由正式的規則、非正式的約束以及它們的實施特徵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制度是理解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種相互關係對經濟增長(或停滯、衰退)影響的關鍵,制度變遷決定了人類歷史中的社會演化方式,因而是理解歷史變遷的關鍵。

11.《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歐文·戈夫曼)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in Everyday Life, by Erving Goffman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國社會學家,符號互動論的代表人物,擬劇論的倡導人。1945—1951年間曾在設得蘭群島從事實地研究。他以個人經驗觀察的結果為主要資料來源,對社會互動、邂逅、聚集、小群體和異常行為進行了大量研究。

他首創了“擬劇論”,認為人賦予社會秩序或特定行為以意義。社會行為就是社會表演,社會成員在社會舞台上扮演多種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務於欲達目的。他還提出“汙記說”,認為先賦的或自致的汙記貶低了個人或群體的價值,限定了他們的社會地位。人們一旦給異常行為者標上汙記,他們就走入了“越軌生涯”,結果是異常行為被強化。

12.《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皮埃爾·布迪厄)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by Pierre Bourdieu

《區分》通過各種社會統計調查和時尚采樣,揭示出各種所謂文化品位、生活趣味等文化消費其實是各階級內部各階層相互鬥爭的場域,反映的是社會的區分與差異,而這種種文化消費又再生產了這種區分與差異。本書告訴我們,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純粹的,都是習性、資本和場域相互作用的產物。趣味是一種對人的階級分類,而這一分類的構成、標示和維持,掩蓋了社會不平等的根源,使不平等具有了某種合法的外衣。

本書是布爾迪厄這位二十世紀極具影響力的法國思想家對社會的最深刻的批判,他的洞察顛覆了人們的日常觀念,極具穿透力。

13.《現實的社會構建》(彼得·伯格、托馬斯·盧克曼)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by Peter Berger and Thomas Luckmann

本書出版於1967年,是社會學領域的一本經典,是一本與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塗爾乾的《自殺論》齊名的社會學經典。本書的問世,開啟了社會科學領域一個跨學科的學派——社會建構主義。書中考察了知識是怎樣形成的、怎樣得到代表它的制度和擁護它的人的維持和修正;現實是怎樣通過社會互動形成的,人與其共同體之間的符號/象徵關係。

14.《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喬治·萊考夫、馬克·約翰遜)

Metaphors We Live By, by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on

《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作為當代語言學經典著作,是公認的認知語言學隱喻系統研究的開始,在國外隱喻研究中具有很大影響。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在書中指出隱喻不僅是語言中詞匯的問題,還是人類思維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參與人類的認知過程,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還從認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conceptual metaphor)。

15.《壓力、評價與應對》(理查德·拉扎勒斯、蘇珊·福克曼)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by Richard Lazarus and Susan Folkman

拉扎勒斯帶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團隊進行了壓力、應對研究,從而成為了整個壓力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這本書,既對壓力的整個研究背景進行了總結,又歸納了他們團隊的所有研究,並提出了壓力評價理論,並認為應對是過程的,而非特質的。

同時,書中還對研究方法等進行了描述和反思,對於壓力研究的設計非常有價值。拉扎勒斯是美國應激理論的現代代表人物之一,對情緒和適應作了大量的研究。關於應激反應的對付過程,他提出了認知評價的重要性,認為生活過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認知評價為轉移的。198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16.《動機與人格》(亞伯拉罕·馬斯洛)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by Abraham Maslow

《動機與人格》是“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的代表作,奠定了馬斯洛的學術地位。本書中,馬斯洛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其中需要層次理論、自我實現理論、高峰體驗理論最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本書自1954年初版後,對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書是一部經典的、解讀“人性”的著作。

17.《依戀理論》(約翰·鮑比)

Attachment, by John Bowlby

“依戀理論”首先由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鮑比提出,1944年他進行了一項關於 44名少年小偷的研究,首次激發了他研究母子關係的興趣。隨後,他開展了一系列“母親剝奪”的研究並指出:在個人生活的最初幾年裡,延長在公共機構內照料的時間或經常變換主要養育者,對人格發展有不良影響。1969年,Bowlby的關於依戀的三部重要著作的第一部問世,它闡述了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聯繫,該觀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依戀並非來自母親的餵食行為及人性的驅力,它是生命系統的一部分,雖然它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存在,但在兒童早期最明顯,兒童只有把父母作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圍環境。假如嬰兒不尋求並維持與照顧者的親近,無助的嬰兒就會死亡。

原載哈佛商業評論,有刪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