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聊聊2018年區塊鏈的崛起與墜落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ICO元年”、“TokenFund元年”、“互聯網進軍區塊鏈元年”等等,2017年被認為是各種區塊鏈相關的元年。

這一年,全球所有數字貨幣的總市值來到了6470億美元,但依然不到全球實物黃金市值的10%,更不到全球股票總值0.01%。

到了2018年,區塊鏈依然是最熱門的話題。

2018上半年(1至6月),據相關統計,區塊鏈相關的網絡文章共計97417篇,其中:微信56197篇,佔比58%;新聞41220篇,佔比42%。

圖片轉載自:縱數橫談(微信公眾號)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這句話從圈內到圈外,口耳相傳。

春節期間,“幣本位”信仰者爭相進入3點鍾社群的場景仍歷歷在目,但今時今日,“XX財經”的好友申請,和半死不活只有廣告和鏈接的社群狀況,讓人甚至有些厭煩。

項目方圈錢跑路的新聞不斷,“山寨幣”、“空氣幣”割韭菜的玩法大行其道,也讓維權事件層出不窮,“圈內明星”的撕逼事件持續更新,大有娛樂圈的風范。

國內三大交易所,一時風光無限,“94”之後反應最快的幣安一舉成為第一,隨後的千所大戰中,FCoin率先玩出了花樣。

而在區塊鏈的另一極,互聯網和傳統巨頭進軍區塊鏈的消息不斷,百度上線區塊鏈開放平台BaaS,騰訊發布區塊鏈遊戲《一起來捉妖》,螞蟻金服推出區塊鏈跨境匯款服務,菜鳥啟用區塊鏈技術溯源,美圖的區塊鏈錢包產品Bec,還有蘇寧、迅雷、360等等。

甚至馬雲也親自出席了,螞蟻金服在香港區塊鏈技術的發布現場。

嘉楠耘智赴港上市,比特大陸也不甘落後。

傳統VC或明或暗,都有了自己的Token Fund,捧起了新人,玩起了IP,數字投行和孵化器逐漸興起。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截止到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業務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數量達456家,現在這個數量恐怕早已翻翻。

圖片轉載自:縱數橫談(微信公眾號)

究竟是“龐氏騙局”,還是中國的平行世界,把區塊鏈技術也分了層級。

“顛覆”、“革命”、“解放”,被寄予厚望的區塊鏈,讓幾乎每個領域都無法袖手旁觀。但我們認為,如今區塊鏈行業仍然處在早期,基礎尚未成熟,談生態還太早。

過去一年,我們和區塊鏈行業各個領域的從業者進行交流,其中包括imToken創始人兼CEO何斌(Ben)、星球日報創始人&主編王夢蝶(Mandy)、BTCMedia亞太區CTO古千峰、Ankr CTO吳樑楠、NOVA CEO白炳文以及創世資本CEO豐馳等等。

通過和他們的交流,為大家呈現區塊鏈行業的真實現狀。

1

基礎設施和Dapp,誰能挑起這個膽子

轉載自網絡:區塊鏈層疊結構

何斌(Ben)

目前區塊鏈還沒有出現殺手級的去中心化應用場景,場景分兩塊,一塊是用戶需求;一塊是能夠給用戶方便使用的平台,這裡又包括用戶體驗等等,所以其實基礎設施和DApp類應用都很缺。

王夢蝶 (Mandy)

雖然很多行業痛點在邏輯上能夠被區塊鏈技術解決,實際情況卻是真正談得上落地的應用寥寥無幾,作為行業基礎設施和底層作業系統的公鏈面臨重重挑戰,去中心化、安全、性能的不可能三角依然沒有最佳解決方案。技術和產業連接還有距離,行業缺乏增量流量和真正的“用戶”,從業者都任重道遠。

古千峰

我個人偏向DApp類的應用。老實說,基礎設施已經做了好幾年,至今尚未有重大突破。即使如EOS等在社區治理結構和效率上有了新的突破,但也遭到巨大詬病。短期內,我對基礎設施並不期望有太大突破。已經有很多公鏈做的不錯,為什麽不用呢?太關注基礎設施,只會把焦點仍綁定在炒幣和題材上。

要談落地,只有在應用上尋求新的突破。現在的熊市正是應用落地的機會。

吳樑楠

現在很多區塊鏈項目是在蹭區塊鏈的熱度,其實從技術角度上看,並不一定非得用區塊鏈技術,比如用DATA Base、前端甚至是moble端的exposure。

我個人覺得,區塊鏈的技術更適合企業級應用,尤其是內部的一些應用,一方面作為私鏈,物理節點可以得到保護,另外一方面,公鏈和財富的相關性太強,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豐馳

第一,基礎設施不夠成熟,性能上不能滿足項目和行業發展。

第二,很多的DApp沒有結合區塊鏈的優勢,一個好的經濟體系可以提高DApp的獲客能力和留存,但很多項目只是急於發幣,沒有把整個體系跑通。

白炳文

1.技術一直是製約區塊鏈應用產品設計的關鍵因素。

2.缺乏運營區塊鏈產品的方法論,所有人都在嘗試,但是現有技術下如何用區塊鏈邏輯顛覆,這個事目前沒有方法論。

3.運營方法論的缺失會二次體現在產品設計上。

2

公鏈發布年or公鏈破發年

轉載自網絡:區塊鏈未來資訊基礎設施

王夢蝶 (Mandy)

今年確實是許多公鏈主網上線的關鍵時期,還是“公鏈破發年”。競爭是多維度的,早期做公鏈的“品牌紅利期”已經差不多過去了,現在對底層設計和技術實現的要求水漲船高。

同時,要做的事也是多維度的,生態和社區建設,開發者人才的吸納,安全的審計和維護,都是持久戰。同時我也認為公鏈之間未來不是簡單的競爭關係,存在很多開放合作的可能。

吳樑楠

好用、穩定是公鏈最重要的兩個評價角度,也是公鏈的競爭點。總不能系統跑著跑著,突然智能合約,無法按照你預想的方式跑。

目前來看,以太坊還是最火,也是技術上最穩定的。各個公鏈,基於以太坊性能的增加和功能的豐富,這些的基礎,都是公鏈需要達到類似以太坊的能力,不然光說大樓,平地的基礎不好,是沒有意義的。

豐馳

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確實是公鏈的競爭時間點。我們觀察到,很多DApp準備好了,並且開始驗證自己的經濟體系了,但是仍然有很多好的團隊和項目還沒有入場。

從品牌維度來講,好的DApp肯定希望能夠跑在一線品牌的公鏈上。

所以未來,從源頭上看,哪些公鏈對這些DApp更友好,就更有可能勝出。

古千峰

肯定會成為公鏈項目競爭的一年,但不期待有什麽實質性的技術突破。

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不會是公鏈的興起,而是會成為很多公鏈的墳墓。但肯定會是區塊鏈應用的元年。

最近行業內出現了“反區塊鏈”技術走向,即把區塊鏈技術更多的用於實現“世界性的電腦”,為實體經濟和計算需求服務,而不是通過消耗大量資源和資金搞“世界性的共識電腦”。這個新動向很值得關注。

3

期待、展望和關注

轉載自網絡:2017年全球數字貨幣市場的募資情況

王夢蝶

我非常看好行業的“下一批人”。希望區塊鏈能為互聯網領域的“優質資產”和創業企業賦能。星球日報一直踏踏實實做內容,最關注的是技術落地與行業發展,而不是故事軼聞,我希望我們能夠成為增量流量的入口。

古千峰

對於應用類型,我個人看好遊戲。帶資產屬性的遊戲除了現在流行的擊鼓傳花,還可以有很多類型;

對於應用人才,我認為經濟模型設計比技術更重要,希望有懂經濟、懂金融、懂社會學、心理學、傳媒學的人進入這個行業;

對於政策,我認為一定要規避政策紅線;

對於目前比較流行的幣改,我很看好,但模式上我不認可目前的融資型幣改模式,而更偏向於挖礦型幣改模式。

白炳文

大浪淘沙,讓劣質項目的錢和資源(人才、注意力)逐漸流轉集中到優質項目上。

隨著投機情緒的逐漸減少(永不消失),價值項目會逐漸形成價值窪地,市場上的資源分配會趨於合理。

何斌(Ben)

我非常希望今年能夠出現殺手級應用場景,我們在今年成立了imToken Venture,投資邏輯很清晰,那就是專注投資區塊鏈的基礎設施項目,發掘更豐富&體驗更好的 DApp ,鼓勵更多開發者借助 imToken open api及百萬用戶的龐大基礎,去打造真正創新、有落地應用場景的區塊鏈服務。

除了財務投資外,我們會通過workshop、hackathon、accelerator的形式去教育和培訓開發者,發掘好項目,通過資本和資源的注入來加速區塊鏈項目發展。

豐馳

一級市場看,錢會更加集中,好項目的資源會堆積上去,而差的項目可能就根本融不到錢了;二級市場,大盤的流動性很差,大家對這個市場看衰,可能有撿煙頭的機會。

交易所,除非有顛覆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會再出現新的,而交易所可能對用戶有不同的,細分的體驗;從項目來講,創業成本越來越高,創新的門檻越來越高,但好的項目會越來越多;從產業看,股權方向會是個好的機會,像媒體評測、行銷公司、送水公司,從前都是不專業的,但現在期待有更多流量進來,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4

方向、計劃和動作

轉載:創業邦《2018區塊鏈發展報告》

王夢蝶

有兩個跟大家分享的計劃,雖然市場中“幣圈媒體”叢生,我對星球日報的定位一直是“區塊鏈行業媒體”,希望與真正做事的人站一起,幫助他們發出聲音。

近期有兩個動作跟大家分享。一是我們的APP會發布“生態”頻道,聚合呈現不同公鏈、領域的新聞資訊、活動、行情,並會上線開發者指數、輿情指數、DApp的評測等板塊。

另一個是我們與國內多個開發者平台、技術社區合作,9月5號將在北京舉辦旨在連接公鏈生態和開發者的P.O.D大會,並會有安全分論壇、通證經濟學分論壇、DApp分論壇等板塊,會請到全球最重量級的嘉賓,誠邀各位朋友關注。

何斌(Ben)

imToken已經構建起自己的生態系統,從2.0開始,我們支持一個身份管理多個區塊鏈账號,未來我們還會持續支持社區更多的promising public blockchains;與社區眾多的DEX協定合作,內置Tokenlon DEX,為用戶提供方便的即時幣幣兌換;通過DApp 合作夥伴,為用戶提供更多區塊鏈應用場景。

imToken將會支持跨鏈協定,完成不同鏈協定的互動,提供給用戶更抽象簡單的互動系統。我們使用IPFS這樣的去中心化存儲服務來保存用戶的個人數據,讓數據更安全。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但我們不會從零開始,重複造輪子,我們會開發者、生態夥伴合作,發揮社區的力量,產生synergy作用。

豐馳

我們對基金的業務做了拆分,主要三塊:投資、投行、孵化。顧問式投資,走進項目幫助他;投行業務,幫助項目解決1-2級市場的路徑問題,很多項目的基本面很好,但對行業不了解,我們提供策略和資源,讓他們少走彎路;“親媽式”的孵化,一年會深度孵化3-4個項目,包括1-2級的市場策略都會幫助他。

今年的核心圍繞創業者,對行業起到一些推到的作用,能夠改變或者改善,之前的行業亂象。當我們能夠拿出一個優秀的作品,無論品牌,還是收益,都超過行業預期的時候,就會有更多專業機構進場,和我們一起做這個市場。

轉載:工信部發布《2018年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白皮書》

文章 ∣ 啟明

責編 ∣ 冉遺

攝影 ∣ 黃碩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