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區塊鏈技術能終結電子合約造假嗎?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區塊鏈已被捧至神壇。

被包裝得神乎其神的區塊鏈,到底在哪個場景落地了?

一本君將從今日開始,遍訪區塊鏈項目,探訪實際落地情況,並展望未來。

作為金融基礎服務的電子合約行業,在今年出現了新的生機。

新的公司出現,和簽、簽悅等,紛紛進場;新的產品出現,易保全、法大大等,推出了網絡仲裁服務;新的投融資出現,e簽寶,獲得了1.5億融資。

但行業欣欣向榮的另一面,卻是“洗牌”的悄悄開始。

據業內人士爆料,雲簽在去年7月,已經出現員工工資發放難的問題;一批前期行銷凶猛的公司,也面臨無錢可燒的窘境;更多小平台,已經開始轉型、被收購,甚至離場。

即使緊跟電子商務的發展浪潮,即使被譽為百億級別市場,電子合約領域的廝殺,也異常激烈。

多家平台開始主動更新,而區塊鏈,是一個重要方向。

01?電子合約的挑戰

因為市場教育不足、行業競爭激烈,“2013年火熱的一批,有些已經成為了先烈。”電子合約業內人士齊偉表示。

電子合約領域,最大的挑戰就是市場教育。

一方面,C端的客戶契約精神不夠。

“中國人簽合約的習慣並沒有完全養成,大多數還是口頭協定。”簽悅CEO劉強表示。

因此,往往是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合約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B端的公司缺少主動接電子合約的動力。

“目前只有有剛需的、行業靠前的、主動意識強的企業才會去接入電子合約。很多企業抱有僥幸心理。”劉強認為。

不過,隨著2015年的e租寶事件,和去年的現金貸風波,讓不少用戶、互聯網金融企業認識到了電子合約的重要性。

“如果出現突發事件,是教育市場最好的時機,也是電子合約發展的機會。”劉強認為。

行業另一個問題,是技術實力。

“我們當時不接電子合約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省一些成本,另一方面,是怕接了合約,多了確認的步驟,影響我們放款的速度。”某現金貸平台負責人稱。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易保全副總裁任可解釋,但有時候處理慢,並不是合約公司的問題,而是CA機構發證速度慢的問題。

CA,就是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是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發證機構”,承擔了簽發數字證書、確認用戶身份等工作。

可以簡單理解為,必須有CA的證書,才使數字簽名不能偽造或篡改,使電子合約具有法律效益。

“我們的處理方式,是多對接幾家CA機構。”任可表示。

但也有電子合約公司,會把來不及處理的合約囤著,等到谷底時段再集中處理。不過,這樣簽訂的電子合約,實際上是有“瑕疵”的。

而客戶最擔心的,是自身數據的安全。

“有能力自己布局伺服器的電子合約公司並不多。”任可稱,“大多數會存儲在阿里雲、華為雲等公有雲上,沒有自己的獨立存儲太空。”

如果客戶擔心自己的合約數據外泄,電子合約公司會採用“本地部署的方式”,但這種妥協方式,有時候也會遇到數據篡改的糾紛。

另一方面,部分電子合約公司也屬於九死一生的“創業公司”範疇,一旦他們撲倒,他們對接的電子合約數據將如何處理?

尤其是,電子合約創業公司還面臨最大的挑戰——實力背景強悍的國家隊。

比如,CFCA和北京CA,把持著銀行和醫院兩大場景。有最好的場景、用最強的技術,CFCA一年利潤9億。

這是一場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比賽。

02?區塊鏈+電子合約

雖然遭遇挑戰頗多,但電子合約確實具有優勢。

和傳統紙質合約相比,電子合約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速度快。

“有些公司,比如租房公司,合約多,需要專門租場地,甚至要安排兩個工作人員推著小車拉合約,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齊偉對一本區塊鏈表示。

“傳統紙質的電子合約,也會存在欺詐問題。”?恆生雲融首席行銷官、電子合約前從業者李旭恆稱,比如蘿卜章事件、騎縫章造假等。

在某種程度上,電子合約更加的安全可靠。

目前,電子合約被CA掣肘,行業天花板比較低。“但電子簽名並不是證明電子合約有效的唯一技術。” 李旭恆指出,比如最近大熱的區塊鏈技術,也可以做到防偽溯源。

“實際上,目前的電子簽名技術,主要解決電子合約四個問題:一實名認證(身份可確認),二真實意願的表達,三身份不能被篡改,四內容不能被篡改。”李旭恆解釋。

而區塊鏈作為信任的機器,本身具有去中心、防篡改、可溯源等優點,特別適合應用在電子合約存證領域。

具體怎麽做?

比如,某家公司和客戶簽訂了一份電子合約,這份合約的Hash值,會在鏈上“全網廣播”,鏈上的節點,會同時收到並記錄下來。

“目前,電子合約的區塊鏈多是聯盟鏈。”易保全創始人劉剛對一本區塊鏈表示,“聯盟有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等加入,還計劃定向邀請銀行、保險經紀公司等,會擴展到十幾個節點。”

實際上,類似分布式存儲的技術,早已經有電子合約公司在研究,但區塊鏈最大的優勢是,“能證明電子簽名公司也無法篡改數據”。

“證據最關鍵的就是‘真實性’。”劉剛解釋道,“之前,如果客戶問我們會不會篡改數據,我們會解釋自己有‘專利’,或者強調自己‘獨立第三方’的身份;現在只需要向客戶表明我們使用了區塊鏈技術。”

在聯盟鏈裡,各個節點都有完整的“數據账本”,一個節點篡改數據,其他節點就能發現。

除非出現51%攻擊,整個聯盟鏈節點集體篡改數據——如此,造假成本會大大提高。

03?數據保全

實際上,電子合約存證的背後,是電子數據的存證。

“無論是聊天記錄、發表在網絡的文章、還是你畫的畫,存證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劉剛解釋,這些數據都可以先在“黑箱子”中,算出不可逆的Hash值,而這個Hash值,就可以作為聊天記錄等電子數據的唯一數字ID。

因此,數據存證是一個更大更基礎的市場,電子合約、版權、專利保護等,都屬於數據存證衍生出的產品。

而區塊鏈可應用的領域,也可以擴散到整個電子數據存證中。

不過,雖然前景廣大,但目前區塊鏈和電子合約的結合依然存在挑戰。

首先,雖然區塊鏈底層技術開源,但“開源的技術是很粗放的”,最後能不能落地,還需要電子合約平台進一步開發。

對於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的電子合約市場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技術挑戰。

另一個技術挑戰是,區塊鏈本身有“重複記账”的特性,即使是聯盟鏈,面對每天一百多萬單的簽約量,每月數據量就近1T,如何存儲這些數據,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我們做了一個壓縮,存儲的數據量已經降到了原先的10%以下。”劉剛表示。

其次,是區塊鏈的法律效力問題。

比如電子合約,如果有電子簽章,有CA證書,是可以直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你說合約保存在“區塊鏈”上,除非對方不抗辯,否則不能直接作為證據。

劉剛解釋,這也是為什麽聯盟鏈需要加入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實際上是讓他們作為背書,“給上鏈的電子合約,直接出具公證證書”。

“可能隨著技術的發展,某一天法院會直接認定區塊鏈上的資訊可以直接作為證據。”劉剛認為,即便如此,還需要證明“你使用的鏈就是區塊鏈”的問題。

因此,雖然區塊鏈在追求“有紀律無組織”的狀態,尤其是智能合約,在追求完全拋棄第三方的自動執行狀態,但在現實中,目前還是需要一個公信的力量在背後支撐。

最後,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火熱,但並不意味著這項新技術不會被取代。

“區塊鏈本質上一個就是個技術,不過被很多人神化了。”劉剛認為,“在數據保全領域,區塊鏈在防篡改方面,提升了一個很大的台階,但技術還是要回歸具體場景。”

場景沒有搭建,區塊鏈技術只是空中樓閣,落地困難。

而在數據保全領域,Token如何產生價值,也是一個問題。

“去年6、7月份,有人就建議我們發個幣。”劉剛回憶,“但這個幣就好像我們推出了一個積分一樣,到底能帶來什麽作用?”

因此,在數據保全領域,建立公有鏈難度大,如何找到價值點,讓普通參與者也能主動提供服務?

和區塊鏈的結合,是電子合約公司的更新方向之一。

但區塊鏈技術,更多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只有深耕在場景中的技術,才有真正的價值。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