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前亞馬遜員工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不靠譜(ID:iambukaopu),作者為不靠譜的YK

YK曾是《第一財經周刊》(《第一財經YiMagazine》前身)的辦公室專欄作者。從2012年起至2016年,YK在亞馬遜中國工作,擔任過Kindle電子書高級市場經理。

即便在業內,“亞馬遜關閉中國境內電商業務”也並不算一個震撼性的新聞。

作為一個前亞馬遜員工,我的朋友圈裡不免有人議論這個事。但聲量其實並不算大。還沒有亞馬遜股價超過蘋果的時候刷屏多。員工的歸屬感和情懷還是跟經濟利益更掛鉤——對於手裡多少有點股票的員工來說,股價飆升,就是錢包鼓脹。

發聲的大多是離職員工。現任員工可能被下了封口令,都比較沉默。何況亞馬遜這次只是關閉部分業務,跟我相熟的同事都不受影響,也不方便說什麽。

至於跟亞馬遜沒關係的普通人,關注這件事就更少了。畢竟亞馬遜中國在中國電商市場隻佔0.6%。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亞馬遜是什麽,有的人不關心,有的人要經提醒才能恍然大悟:你是說卓越嗎?

即便是這樣,輿論還是打算把這件事包裝成一個時代的終結。亞馬遜一個勁兒地解釋我們沒退出中國,我們還有跨境購還有Kindle還有AWS呢。不管,誰讓你們是中國境內最後一個外資電商,誰讓你們是中國境內碩果僅存的幾個互聯網外企。

有人說,對電商這種接地氣的行業,外企終究水土不服;有人說,中國互聯網這種野蠻生長的惡劣環境,循規蹈矩不作惡的外國公司怎麽可能存活。

人們總是容易感念情懷,但理智地分析下來,可能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任何公司的死因,都是經營不當,其他因素通通不致命。就好比一個人心情不好,只是活得沒那麽愉快,但不會死。

中國市場之複雜、特殊、不按常理出牌,哪個行業不是呢?一個公司進入中國15年,還說水土不服就有點呵呵了。

外企真的不作惡嗎?

跟多數中國本土公司相比,跨國公司的制度規則和道德底線普遍要高一些。但是你說外企就沒有貪汙受賄麽?也有吧。大到為機械工程賄賂政府官員,小到給客戶送禮送卡送大姑娘,都沒少抓出外國公司;

外企真的都那麽人性化嗎?未必。規則本身就更不近人情。有些外企冗長複雜的報銷流程,能把低級員工搞得臨時性破產。中國員工早上6點爬起來開電話會,也不過是為了讓外國同事不耽誤回家跟老婆孩子共進晚餐。

開公司做生意,誰不得糊弄糊弄消費者,剝削剝削員工?但是外企在乾這些事的時候,好歹都要披著一塊遮羞布。公司原則是一套成熟完整的價值觀,長時間潛移默化讓員工不知不覺產生歸屬感;制度和流程讓一切有據可依,彬彬有禮、盜亦有道,哪怕想佔你便宜,也不能讓你得了理。

舉兩個特別明顯的例子。

外企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沒有這總那總,一人起個英文名,湯姆傑瑞的亂叫。但是你不會真以為互相直呼姓名就不分高低貴賤了吧?你也一百多斤的人了能不能成熟點。

該有的等級之差,一樣也不會少。出差、補助、辦公條件,規定得滴水不漏,秘書直呼老闆名字,還不是一樣畢恭畢敬端茶倒水接電話訂會議室。但是人家就是喜歡平易近人這一套,開工送個小禮物,迎面碰上跟你點個頭,就讓你美一天。

我們以前有個美國老闆,中文流利得能當網紅了。平時也變著花樣讓人給他準備午飯和飲料。可有的時候偏喜歡自己端著杯子去茶水間,對保潔工人微微一笑:怎麽樣小李?春節回家看你媽了嗎?激動得保潔小工滿臉通紅抹布差點攥不住。

公司跟人一樣,成熟、圓滑,有教養,是進化表現。即便虛偽,也讓人舒服。

再說最近特別熱的加班話題。

在BAT等國內IT大公司沒有崛起之前,試問哪一個在本土公司工作的人有在外企加班多呢?就算是互聯網鼎盛時期的程序員,也沒有超過廣告公司的美工、谘詢公司的會計師、快消公司的品牌經理吧。

是的你們周六還要上班。而我們外企是輕易不會讓你周末到公司開會的,因為你們除了員工,首先是人,你們有自己的生活。更因為,勞動法規定周末加班要付給員工雙倍工錢,節假日X3。

所以你們周末不要來,抱著筆電回家就好了。什麽996,不存在的。眾神之父奧丁說:阿斯加德不是地方,是人民。外企說:工作也不是辦公室...有網線的地方就有工作。

這讓我想起一個有趣的現象。筆電電腦還賣老貴的時候,在本土公司大家一般都使用台式機,只有老總才有個筆電電腦。而我們外企就洋氣了,同學們都羨慕我們,剛進公司就發一個筆電。然而你知道為什麽嗎?加班方便。我們這兒只有老總屋裡才擺著大顯示器的台式機。

即便是出差到外地開會,也一定要在周五晚上結束會議,周五夜裡的候機大廳,擠滿了往返北京上海通勤的外企白領。如果你怕辛苦改成周六上午的班機,那是你自己的選擇。多花的一天酒店錢我就不跟你計較了。

如果實在有展會/培訓/調研/路演不得不佔用周末的時間,按勞動法規定你原則上可以調班。你得選一天沒有會、沒有重大任務的日子去調班。調班幹什麽呢?在家裡寫報告趕死線。

你們不要整天喊加班了。要知道外企經理級以上的員工是沒有“加班”這個概念的。管理職位是“責任工作製”和“彈性工作製”。

責任工作製意味著你需要把所有職責內的工作完成,乾幾個小時請隨意,並沒有加班費。

彈性工作製的意思是上班必須9點到,至於下班....幾點乾完幾點走唄。把會議安排在放工之後是要被人譴責的,一天8個小時不都是給你開會用的嗎?下班以後是我們回郵件寫PPT的時間,不要隨便打擾。當然如果會議5點半開始是可以的,開到晚上10點並非我本意。

剛上班的時候職位低,還領過傳說中的加班費,不過領到手也真是不容易。

每天要填加班申請單,每周要填加班費申請單。老闆簽字後,單子先過人事部,才到財務部。按勞動法規定,員工每天加班不得超過3小時。一旦超過這個數,人事部就把單子打回來,或者找領導談話:你這個下屬怎麽天天加班?是不是工作安排不合理?老闆為了證明自己沒問題,就來找你談話:是不是你工作效率有問題(難道是我虐待你了嗎昂)?

你當然不想承認自己工作方式有問題,所以只好按勞動法規定改單子。違法的事情公司不能乾,所以超過3小時的加班不能付錢。

所以你們這些公司搞996,在我們看來就像是拳王泰森有名有利的找誰上床人家不答應非得去搞強姦。

亞馬遜為什麽“敗走”中國

凡是在亞馬遜工作過的人,對亞馬遜今天的雨打風吹去都難免有點感慨。離職員工看待這件事心情複雜。一方面覺得可惜,畢竟再過幾年簡歷上的這段工作經歷都不太好跟人解釋了;另一方面又都不吃驚,今天的凋零早有端倪,身在公司內部,職位再低也不可能看不到問題。

在一個地方待長了,尤其是外國大企業這種擅長用完整價值觀體系影響人的地方,總會有點感情。當年UBER中國被滴滴收購的時候,離職員工寫的抒情文可以集結成好幾本書。亞馬遜人低調慣了,我看到的懷念文不多,但也都充滿了雖敗猶榮一路走好的感情。

理解他們。而我呢,我是一個沒有感情的亞馬遜員工。

我不是不喜歡亞馬遜。一個我不喜歡的公司,我最多待3個月就走了,幹嘛還待4年,我是變態嗎?

有一個電影叫“CIVIL ACTION”,尊屈伏塔演一個專打人身傷害官司的律師,我特別讚成他在劇中說的一句話,“說我對被告沒有同情心?我不需要同情心,同情心影響判斷力。有同情心的律師就象暈血的大夫一樣,應當被吊銷執照。”

我是這種論調的擁護者,我喜歡一份工作,認同一個公司,但不會對它生出多少感情。

我喜歡我曾經工作過的團隊,認同公司的一些原則和價值觀,尤為欣賞亞馬遜獨特科學的識人招聘流程。但是實話實說,亞馬遜這十幾年在中國這盤棋真是下得爛透了。

不肯作惡?算是吧。任何內部人都能摸著良心告訴你,亞馬遜網站上沒刷過一條評論。有個部門專門監管這件事,不許刷好評,不許刪差評。這在國內沒幾家電商能做得到吧。對生意有沒有影響?有。但是乾不過京東天貓是因為這個嗎?

水土不服?中國市場需要什麽,亞馬遜人心裡有數。中國人明白,各種各樣的報告累計寫得比《冰與火之歌》還長,一遍一遍跟總部匯報,於是外國人也都知道了。晚上不睡覺,那是不困;有病不肯治,那就是不想好。

亞馬遜中國能不能做好,從來都是貝索斯一個人的決定。

敗原因之一: 從來沒有在中國取勝的決心

是否足夠了解一個公司,不取決於你在公司待了多少年,而取決於你的職位。我跟貝索斯之間隔著那麽多層,當然沒法知道他心裡到底想什麽。在亞馬遜工作的那幾年,我最想不明白的就是,貝索斯究竟是想不想在中國做生意。

按理說中國這個大市場,是跨國公司必爭之地。但是對比蘋果、奔馳那些公司,你真的看不出亞馬遜對中國有多上心。這裡說的還不止是資金的投入。所有中國用戶覺得亞馬遜別扭的地方,亞馬遜員工也覺得別扭。但是大到一個付款流程,小到一個用戶界面,都要美國總部才能改。而美國總部沒人幫你改。

總部的工程師像是跨國包工隊,為哪個國家做項目要看銷量說話。一碗水端平,誰也別搞特殊。大家都有的功能,中國都要排到最後才上線,更別提那些定製功能了。對比蘋果、奔馳這些公司,你就能知道,亞馬遜對中國是有多麽不上心。

也許你會說,可是人家奔馳中國的銷量也在全球排第一啊。那在這之前的許多年呢?如今在中國賺得巨大利益的跨國公司,誰不是賠了20年的錢才打出了這片江山。你就是想讓孩子將來考常青藤,也得先出錢給他上學而思啊!

所以我老是覺得,中國市場前期投入這麽大,貝索斯滿心不捨得,但是這個前瞻性市場,真撤出去也是輸不起。只好這麽拉著弓箭步糾結著。

失敗原因之二:水土不服,是真的“不服”

這個不服,不是不適應;是“瞅啥瞅,不服啊”那種傲慢。

前面說過,外企的洗腦功力一流。在這公司工作時間長了,多少都被它的價值觀影響。亞馬遜中國雖然不牛,但是亞馬遜美國牛啊。員工們在中國做業務處處掣肘,煩躁心灰之際,到美國開會交流,赫然覺得精神一震,我工作的怕不是個假亞馬遜?

看到美國這邊的新技術新手段,業務蒸蒸日上,還不時開辟新疆土。蘋果和谷歌拍馬都追不上的雲服務、智能音箱ECHO,無人超市...科技版時不時有亞馬遜的新聞,咱們聽著也與有榮焉,不由得生出一種“這公司還有救”的信心。

明明知道競爭對手們都是怎麽做的,但覺得他們土、沒道德,野蠻,不代表先進的用戶使用習慣。反正改起來也挺困難,要不就別改了吧....說不定有一天用戶能回頭是岸,終於體會出我們的好兒來。

你以為這是虐戀小說麽!用戶的需求你不理,自然有人變著法兒地100倍地滿足他們。

貝索斯提倡的“用戶至上”,在亞馬遜有時候變成了一種傲慢主觀想當然的用戶至上。

舉個例子,亞馬遜某個APP更新非常慢,而且沒有提示。用戶幾個月不用,想更新一下,都找不到入口。跟總部提,國內的APP都恨不能倆星期出一個新版本,除了推出新功能,目的還在於刺激用戶的活躍度。我們能不能快點更新,更新的時候推送一下。

對方回答:我們故意的不給用戶推送,是為了他們有舒適的體驗,不給他們造成困擾。

貝索斯為之驕傲了一輩子的專利“一鍵下單”功能,在中國做調研的時候發現,引起了用戶的極度不舒適。用戶說我點兩下怎麽了,我是下單了,但付款前也要讓我再確認一下吧不然心裡不踏實。這個發現讓大家哭笑不得,有一種“有好東西你不要”的委屈。

我在快速消費品行業的經驗教給我兩件事:

用戶可能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他們要的可能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適合他們的。沒有對,沒有錯,你要做的是滿足他們;

能知道用戶想什麽已經很不錯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企圖教育他們。當然寶潔公司會不停在廣告中暗示你每次刷牙擠出超出實際需要兩倍的牙膏,奧利奧教你掰開餅乾後扭一扭蘸點牛奶再吃。

但他們畢竟沒有說不蘸牛奶不許吃。而且你算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消費者教育累計需要多少廣告費麽?恕我直言,你教育不起。

說到傲慢和自以為是,還有一個更好的例子:亞馬遜你能不能告訴我,Kindle和Prime的中文是什麽?

也許現在中國人洋氣到了小賣部售貨員都每人起個英文名字,但是外國產品在中國連個中文商標都沒有,那就是不想乾的態度。

失敗原因之三:對中方的極度不信任

每個外企機構都不簡單,比亞馬遜官僚的公司多的是。有時候惡性公關事件還得越洋請示,外國人該休假休假,該下班下班,把一件小事活活拖成了災難。

但是亞馬遜人真的很努力,總部同事跟中國同事一樣忙,郵件、IM一般都回復及時,各種電話會議更是每天不斷,溝通不可謂不順暢,只是溝通得再順暢也沒有用,許多業務部門在中國沒有技術團隊,溝通得再清楚也沒人給你乾。

中央統一管理可以理解,畢竟又安全又節省成本。但你現在是要在中國做生意,該雇人就雇人,該找合作夥伴就找合作夥伴,遠程遙控就想得天下可真是有點托大了。

逆襲?還是分步撤退

事實告訴貝索斯,在接近飽和的市場和殘酷的競爭下,沒有巨大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回報。所以現在放棄了跟傳統電商的競爭,留下了三塊最具亞馬遜特色的業務專注發展。是現階段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了。

亞馬遜說對這三塊業務會持續並且加大投入。會增加多大投入呢?讓我們看看這三塊業務的前景:

跨境購:依托國外亞馬遜的渠道,真實貨源,比其他電商的海外購更有權威性——但就不知道消費者買不買账。用戶當然想要真貨,但是流暢簡單的購買流程也很重要。畢竟代購也挺方便的。從歷史數據看,這可並不是亞馬遜的風格。

Kindle:這個沒有中文名字的閱讀器在小眾市場有一批忠實擁躉,且在中國市場沒有直接競爭對手。但閱讀器從來都不是一個硬體生意,而中國數字閱讀的重頭市場是網絡文學,這又是一個亞馬遜不擅長的領域;

雲服務:這個業務在中國的落地難度就不用說了.....我就請問你聽說過AWS嗎?

這三個業務板塊,比起傳統電商,確實具有更多的競爭優勢,但也更需要本土的開發。這一點以亞馬遜現在的架構,不是能不能支持的問題,是它想不想支持的問題。

別忘了還有傳統電商業務關閉後,余下這三塊業務(尤其是跨境購和Kindle)急劇增加的運營成本。

關閉傳統電商業務,對亞馬遜來說不是一個保守的決策,實際上是一個更加大膽的決策,如果沒有強大決心、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投入,那這一步棋,最後也就淪為全面撤退前的一個步驟了。

已經離開了亞馬遜,我就更不知道貝索斯是怎麽想的了...我只知道順其自然是沒戲的。毛主席說了,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行跑掉。

祝福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