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翻拍困局:有多少劇,可以重來?

衣不如新,劇不如舊。一到寒假,不少電視台又開始重播老劇。雖然老劇經典永流傳,但是老劇翻拍就不一定了。不久前,藝恩發布《翻拍劇市場研究報告》,其中的一張附錄:“待播翻拍劇盤點”在微博上引發熱議。

回看這個新劇榜單,金庸老先生和瓊瑤阿姨的經典劇目尚在其中。但也有類似首播不過一年的《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在榜單之內,卻即將又要迎來翻拍,也讓觀眾有些摸不著頭腦。

近幾年,翻拍劇已經從某部劇變成了一大門類,但翻拍劇卻也面臨著“費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新白娘子傳奇”、“新笑傲江湖”、“新還珠格格”、“新東北一家人”……打著“新”的旗號,拍著熟悉的故事,看似是較為“取巧”的一件事,可一些翻拍劇甚至在沒拍之前就已經被列入了觀眾的觀劇黑名單,觀眾對於翻拍劇也漸漸產生了排斥心理。

由於翻拍劇佔據了不少比重,觀眾對於國產劇質疑的聲音也越來越大。從“回憶殺”變成“毀童年”,這幾年的翻拍劇究竟經歷了什麽?

一翻再翻的經典

一跌再跌的口碑

從這個翻拍劇目盤點中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將有一大波翻拍劇來襲,主要還是分為國產老劇和海外IP兩大類別。

國產老劇以金庸劇為代表,《倚天屠龍記》《神雕俠侶》《鹿鼎記》《雪山飛狐》《天龍八部》等叫得上名字的經典作品都名列其內。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甚至已經不是第一次翻拍,而是“一翻再翻”,版本眾多。雖被多次翻拍,但大體上來說,之前的金庸系列翻拍劇還是保住了品質,留下了經典。

第二梯隊是曾經風靡90年代的台灣偶像劇《說謊的星星》《轉角遇到愛》《王子變青蛙》《天國的嫁衣》等。儘管台灣偶像劇影響了一代人的青春,但若把當時的劇情和台詞放到現在,卻也不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情境,顯得有些“尬”。

去年的新版《流星花園》豆瓣評分3.2分,之前的《泡沫之夏》也沒能如願大火。台灣偶像劇翻拍效果顯然不如當年,也證明了此類翻拍劇需要在改編上有更多的調整和思考。

第三梯隊應該稱作經典合家歡系列,《東北一家人》《粉紅女郎》《紅蘋果樂園》等劇也將面臨重啟。這類劇在當年話題度頗高,是男女老少不分年齡段都喜歡的劇,劇中的台詞、情節,觀眾早已爛熟於心。

但同樣,這類劇已難以超越,如今的翻拍已無法再現當年的“那人、那事、那景”,再加上《東北一家人》《粉紅女郎》中的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換了角色重新演繹,總會讓觀眾覺得不是那個故事,不對那個“味兒”。

日韓熱劇《非自然死亡》《信號》等名氣和口碑雙收的大火劇目,自然也在翻拍的路上。《非自然死亡》《信號》講述的皆為懸疑推理故事,與近幾年大火的懸疑題材相符合。只是前有《深夜食堂》這個翻拍失敗的案例,《非自然死亡》和《信號》的成功,是否也能在中國適用卻未可知。

《柒個我》和《北京女子圖鑒》起用了張一山和戚薇,雖然兩人的演技在線,但是兩部劇的境遇並不相同。

《北京女子圖鑒》嵌入了北漂和女性勵志的主題,是現實題材網劇的小爆款;而《柒個我》“多重人格”的高概念並沒有打響,劇情逃不了空洞、略浮誇的評價。

日韓劇給觀眾的印象就是較為“真情實感”,無論是懸疑題材還是職場題材,平實扎心的台詞和飽滿的劇情總能吊足觀眾的胃口,並且也能做到在主題上深扎內容。而國產劇的翻拍總是本末倒置,在職場劇中,愛情線總是大於主線,含有很多“套路”成分,這讓很多觀眾不滿。

因此,縱觀近幾年的翻拍劇,數量增多了,可品質卻明顯下降了。《流行花園》3.2分、《尋秦記》2.3分、《新笑傲江湖》2.6分……翻拍沒能“更上一層樓”,反而成了“爛劇專業戶”。

的確,比起原創,老劇翻拍不僅省了宣發費用“自帶流量”,還能在劇前打上“情懷”的標簽,能在劇本上減輕負擔,照貓畫虎,也能在政策方面比其他劇集先行一步。

而所有看過原版的觀眾也會對新版有好奇或期待,無形中也形成了一波基礎用戶。這樣看來,翻拍劇確實“有利可圖”。但同時,經典老劇帶來的影響卻也仿佛一種“甜蜜”的負擔,雖然借了經典劇的名聲,但翻拍劇難免會被放在一起做比較,觀眾的要求自然也會更加苛刻。

還沒播就已被拒的翻拍劇

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近幾年的翻拍劇總是打著“為年輕人翻拍”、“讓90、00後能欣賞”的旗號,但在年輕人常用的幾個網絡社群上則會看到,最常為翻拍劇打低分的恰恰是這些年輕人們。

在豆瓣評論下方,有些劇還沒有播出,就已經被觀眾排斥。“不會看”、“實力拒絕”等評論也佔據著大半頁面。

相反,在b站,經典老劇不僅收獲了可觀的播放量,反而有了再度翻紅的趨勢。每一年的暑假寒假檔,當年的經典老劇都會在電視台重新播出,卻仍能收獲不錯的收視率。觀眾也漸漸習慣了寒暑假期間的那幾張熟悉面孔,習慣在每年的這個時段回味一番經典。

年輕人不喜歡看“新劇”反而追捧“老劇”,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第一是因為觀眾對原版的認同感佔據了先入為主的地位。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能“一劇永流傳”。

提起白娘子,我們就會想到92年趙雅芝的那一版。提起《紅樓夢》,我們就會自然地想到陳曉旭版的“林妹妹”。因此,翻拍劇無論從選角、製作、台詞等各個方面都會被放大比較。再加上近幾年一些翻拍劇確實存在著“粗製濫造”的嫌疑,也讓觀眾對翻拍劇有了“偏見”,認為翻拍劇普遍都是“低分作品”。

在翻拍劇對原作及經典版本的影視作品有改動、調整的情況下,觀眾認為翻拍劇不僅破壞了原本的故事美感,演員的演技也和人物“對不上”。觀眾覺得“毀原著”,自然從一開始就對翻拍劇是拒絕的。

第二是因為大眾對於一成不變的“老IP”審美疲勞。已經是9012年了,但無論是電視還是院線,仍然被“齊天大聖”、“白蛇”、“還珠格格”所承包。無論再怎麽翻拍,故事的基調和動向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觀眾也沒有那麽大的興趣去了解一個已知的故事。

第三也是當下觀眾對整個電視劇市場環境的擔憂。一邊罵著編劇不乾活,對接二連三的翻拍劇感到失望。但另一邊,大眾對於新類型、新題材的劇是抱有強烈期待的。

IP熱逐漸降溫,天價IP在資本熱退去後不再受歡迎,大牌演員即使限薪,也不如新演員劃算。花了大價錢投資的劇不一定會大火,因此,風險較小、網台皆認的老劇翻拍也成了當下的不二選擇。

實際上,大眾的娛樂消費需求並沒有得到滿足,觀眾想要的永遠是新的驚喜和好的故事。近幾年大火的劇,無論是《白夜追凶》還是《人民的名義》,都恰好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觀眾想要吃更多不同口味的菜,而不是老菜翻炒。炒的次數多了,自然也就糊了。

除此之外,翻拍劇在製作上也應苦下功夫。當下的觀眾早已不是當年的觀眾,對於劇情、細節的細究也使得現在的觀眾不好糊弄。去年的一些翻拍劇沒能造出什麽聲響,今年的翻拍劇混戰,會否能在多組“情懷碰撞”下,機甲狂潮出新的火花?

【文/谷歌】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製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