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探秘歷史中的王安石變法真相

北宋是變革的王朝,一百六十七年間發生了三次大改革:太祖主導的宋初政治軍事改革;仁宗朝的慶歷新政;神宗熙寧、元豐年間施行的王安石變法,又稱“熙豐變法”。

宋初的改革,以分權製衡為要,輔之以右文抑武之策,抬高文臣,壓製武將,目的是為汲取晚唐五代教訓,防亂興治。通過一系列的軍事政治改革,亂的問題解決了,但卻無形之中埋下了軍事積弱的種子。

北宋由軍人集團創建,宋太祖趙匡胤發於卒伍,軍中不乏優秀將領和敢戰之士,建國不到二十年便基本完成華夏地區的一統。但自太宗朝開始,軍事積弱的種子悄然萌發,對外用兵屢遭失敗。

太宗兩次興兵伐遼,均大敗。真宗時,遼軍兵臨澶州城下,兵鋒直指北宋京師開封,真宗禦駕親征,扭轉戰局,但宋廷還是以輸歲幣為代價,與遼朝締結澶淵之盟。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仁宗時,黨項元昊在西北稱帝建國,隨即與北宋展開大戰,宋軍一敗再敗,損失慘重。遼朝乘機漁利。為應對西夏與遼朝的進逼,宋廷大規模擴軍,軍費陡漲,財政捉襟見肘,百姓負擔加重,兵變、民變四起,統治危機日甚一日。

窮則思變,弱則圖強。

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春秋管仲,戰國李悝、商鞅,西漢桑弘羊等通過實施變法,實現了富國強兵目標。在多方因素作用下,仁宗慶歷年間,以及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宋廷亦先後兩次施行改革。

但搞改革談何容易。歷史上不乏失敗的改革,輕者,如唐朝中期的永貞革新,改革的發動者——“二王八司馬”全部遭到貶逐;重者,如兩漢之間的王莽改製,國家覆亡,王莽落得身首異處。

宋初的政治軍事改革並非是一次典型意義的改革,原因在於,這次改革主要是革前朝之弊,而撥亂興治幾乎是任何一個新王朝改朝換代的常態工作。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則不同,它們發生的時段正值王朝中期,均針對自身積弊,統治階層有推動改革的意願,改革家設定了明確的改革目標,實行了涉及面較廣的改革舉措。只可惜,慶歷新政一年後草草收場,王安石變法亦功敗垂成。

王安石變法更具雄心,前後持續十六年之久,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改革之一,同時也是爭議最大的改革。爭議在於,王安石變法四十年後,北宋就被金人革了命,王安石變法是否應當為國家覆亡承擔責任?九百餘年來,人們的觀點尖銳地對立。《宋史》的官方定論是,王安石變法變亂國家,激化黨爭,是北宋滅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派則認為,新法均是良法,王安石變法初步實現了富國強兵目標,與北宋亡國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孰是孰非?

王安石變法具備諸多有利條件,神宗是勵精圖治之君,力主變法,王安石本人具有非凡的膽識與才乾,但變法何以最終失敗?

王安石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爭議的改革家。

王安石寫過一首意味深長的詩——《讀史》,詩曰:“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黯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其大意是:自古功成名就者都歷經了千辛萬苦,他們的事跡會由誰記載呢?當時的人尚且難以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世更是眾說紛紜,看不清真相了。史書上流傳下來的並非都是精華,就如同最難畫的是人的精神。可歎總有人死守典籍,不肯醒悟。

王安石的這首詩寫於熙寧初年,此時,新法剛剛推出,但很快便遭到保守勢力的圍攻。王安石道出了這樣的深意:所謂歷史,其實有兩部,一部是記錄在史書中的歷史,一部是歷史本身。他暗示了自己不屈的立場,並向後人設問:當歷史烽煙散盡,那些深埋於“千秋紙上塵”中的事實與真相,能夠水落石出嗎?

文:陳勝利

圖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祁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