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提醒,堅果富含脂肪,吃太多小心血脂與血糖攀升

一名中年男子狂吃瓜子、堅果類零食從早吃到晚,結果腹痛就醫時,血糖飆高,就連血液也變成乳白色的「牛奶血」。瓜子、堅果類幾乎是居家必備零食,許多民眾卻不忌口,導致本身慢性疾病複發,尤其是高膽固醇疾病。

每天堅果攝取不超過1份約等於腰果5顆

專家提醒,堅果富含脂肪,易讓人不小心吃太多,導致血脂與血糖攀升,嚴重時可能血糖過高而導致酮酸中毒。專家建議,每天堅果種子類攝取量為1份,約是大顆的堅果(腰果、杏仁果)5顆或是小顆的堅果(花生)10顆。

特別是糖尿病要非常注意,糖尿病患者由於常有飢餓感,故多以花生和瓜子作為解饞的充饑食物。因為花生和瓜子味道鮮美,含糖少,吃上一點就有飽的感覺。雖然花生和瓜子含糖量低,但含有較多的脂肪,屬於高熱量食品。如果糖尿病腎病患者隨意吃,不按照食物交換份方法減去相應的主食量或者進食過多,都會導致血糖、血脂的增高。

每100克花生(去皮)含589千卡熱量,每100克瓜子(去皮)(包括葵花子、西瓜子)所含熱量大於570千卡,均比同等重量的米飯、豬肉、羊肉、雞鴨肉所含熱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加限制地食用花生和瓜子會增加熱量和脂肪攝入,使體重增加、血脂升高,不利於血糖和血壓的控制。

有人說南瓜子有降糖作用,市場上還有用南瓜製的保健食品,專用於糖尿病患者。其實南瓜子有降糖功效的觀點是錯誤的。南瓜子雖含有較少的糖及膳食纖維,但含有較高的脂肪和蛋白質,每100克南瓜子含46.7克脂肪,多食同樣不利於控制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情。

對於堅果類的花生、瓜子,少吃則有利,多吃就有害。一般每日進食不帶殼的堅果15-20克為宜。無論進食多少,都要嚴格將其熱量計算入全天食物量中。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過多時會沉積在動脈血管壁上,使動脈硬化狹窄,長久累積就可能形成各種心血管疾病,被稱為「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HDL-C,被認為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被稱為「好」膽固醇。根據衛生部數據顯示總膽固醇數值,是由HDL、LDL與三酸甘油脂所計算而成,正常值為200 mg/dl 以下,若超過240mg/dl即為高膽固醇血症。

改善高膽固醇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若想要降低膽固醇問題,應更注意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建議可適當攝取蔬果中水溶性膳食纖維幫助控制血中膽固醇濃度,水溶性膳食纖維的來源以瓜果類、蕈菇類蔬菜和水果為主,如蘋果、橙子、柑橘、花椰菜、胡蘿蔔等,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除了了解食物中哪些可以降低膽固醇,你還必須知道如何選擇食物,才不會不知不覺間,又讓膽固醇升高。

選擇肉類時,選擇瘦肉、雞肉要去皮。建議每天吃5兩肉,1兩約是2根手指大。另外培根、火腿、香腸這些食物的油脂很高,都是飽和脂肪,會增加膽固醇的量,盡量避免。盡量使用橄欖油烹調,避免動物油及奶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