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對鬱證的認識

中醫對鬱證的認識

鬱證,中醫病名。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致,以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胸脅脹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根據鬱證的臨床表現及其以情志內傷為致病原因的特點,主要見於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症及焦慮症等。

歷史沿革

1.《內經》有關五氣之鬱的論述。

2.《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3.《金匱要略》記載了屬於鬱證的臟燥及梅核氣兩種病證,並觀察到這兩種病證多發於女性,所提出的治療方葯沿用至今。

4.《丹溪心法》將鬱證列為一個專篇,提出了氣、血、火、食、濕、痰六鬱之說,創立了六鬱湯、越鞠丸等相應的治療方劑。

5.明代《醫學正傳》首先採用鬱證這一病證名稱。

6.《景嶽全書》將情志之鬱稱為因鬱而病,著重論述了怒鬱、思鬱、憂鬱三種鬱證的證治。

7.《臨證指南醫案》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療對鬱證具有重要的意義,認為"鬱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鬱證主要見於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症及焦慮症等。另外,也見於更年期綜合征及反應性精神病。

病因

情志失調,體質因素。

病機

鬱證的基本病機為:氣機鬱滯導致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臟腑陰陽氣血失調。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腎。病理性質初起屬實,日久屬虛或見虛實夾雜。鬱證初起,病變以氣滯為主,常兼血瘀、化火、痰結、食滯等,多屬實證。病久則易由實轉虛,隨其影響的臟腑及損耗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形成氣血陰陽的不同,而形成心、脾、肝、腎虧虛的不同病變。

診斷依據

1. 以憂鬱不暢,情緒不寧,胸脅脹滿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或有易怒易哭,或有咽中如有炙臠,吞之不下,咯之不出的特殊癥狀。

2. 患者大多數有憂愁、焦慮、悲哀、恐懼、憤懣等情志內傷的病史。並且鬱證病情的反覆常與情志因素密切相關。

3. 多發於青中年女性。無其他病症的癥狀及體征。

證治分類

1.肝氣鬱結證

證候:精神抑鬱,情緒不寧,胸部滿悶,胸脅脹痛,痛無定處,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苔薄膩,脈弦。

治法:疏肝解鬱,理氣暢中。

方葯:柴胡舒肝散加減。

2.氣鬱化火證

證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而乾,或頭痛,目赤,耳鳴,或嘈雜吞酸,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解鬱,清肝瀉火。

方葯:丹梔逍遙散加減。

3.痰氣鬱結證

證候:精神抑鬱,胸部悶塞,脅肋脹滿,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膩,脈弦滑。

治法:行氣開鬱,化痰散結。

方葯:半夏厚樸東加減。

4.心神失養證

證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疑易驚,悲憂善哭,喜怒無常,或時時欠伸,或手舞足蹈,罵詈喊叫,舌質淡,脈弦。

治法:甘潤緩急,養心安神。

方葯:甘麥大棗東加減。

5.心脾兩虛證

證候:多思善疑,頭暈神疲,心悸膽怯,失眠,健忘,納差,面色不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健脾養心,補益心血。

方葯:歸脾東加減。

6.心腎陰虛證

證候:情緒不寧,心悸,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口咽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滋養心腎。

方葯:天王補心丹合六味地黃丸加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